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思维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首先注意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阅读为基础,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理解才会思考,思考促进理解。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是要使他们阅读时能思考,思考时能阅读。让他们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读物,处于一种“半自动化”的境界,质疑,就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最佳途径。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它可以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索,而提出疑  相似文献   

2.
正《学记》中有言:"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该论述明确地提出了教学不是等待,而是要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疑为源,以思为根,着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一、贴近学情,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吃准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积极地研究生活现象,学习从生活原型中获得启  相似文献   

3.
<正>统编版语文教材在选篇上突出四个标准:经典、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文本大多具有典范性,美感十足,充满诗情画意,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有自带的良好平台。“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列入了教学总目标。当前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体会美、鉴赏美、思考美,进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美育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语文阅读多思教学法过程中,我们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要思”、“会思”、“善思”,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要思要学生思考,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杜绝妨碍学生思考的种种弊端出现,把指导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做为首要问题来研究、备课。其次要让学生懂得思考的意义、价值,“学成于思”,“思”是开启知识闸门和开发智力、走向成功的钥匙。让学生知道,要学好语文,就要学会思考。再次,鼓励学生增强信心。“你对课文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学了本课,你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导致不少学生认为语文难学。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则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多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庆祝 《广西教育》2010,(10):53-53,58
思考源于疑问,有疑问才有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融合阅读、思考和表达三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在建构良好阅读认知的同时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文章首先探寻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然后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论述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实现“读·思·达”教学法的价值,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善于表现的机会。学会质疑,并能把自己的疑问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新课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新标准》在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和途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随之形成,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1.
廖丹云 《新教师》2022,(11):73-74
<正>近年来,学校大力倡导“读思达”教学法,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该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等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以该教学方法打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策略。一、阅读先行,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学生学习语文,如果不能经历阅读、思考、表达这种循序渐进的接受—吸收转化—运用的过程,往往会得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学习兴趣也会降低。此外,习作教学是难点,不少学生看到写作就心惊胆战。究其原因,在当前娱乐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12.
《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古人都有这样的见解,我们现代人则更应具有创新的意识。于是,我在六年级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大胆开放课堂,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学习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点必须要抓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加强人文关怀,使学生做一个懂得思考与同感的人,这需要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思考。还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有赖于大量的阅读训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阅读理解中技巧性内容的磨炼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关乎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能力。主要围绕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主要探讨综合提升的办法以及对日后语文学习的作用等。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如何提升阅读能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阅读技巧的训练;第三部分则讨论阅读能力和技巧对日后语文学习的意义。最后为结论部分,提出作者观点,收束全文。  相似文献   

14.
质疑探究培养阅读能力朱克萍,倪建忠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教学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体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基础,思考是关键,而精心设疑及质疑探究则是激发学生思考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善于捕捉课文的...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责任。学生语文能力中重要的一项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分不开。教学大纲里面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途径,让每一个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通讯》1980年第1期《探索教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几点体会》一文提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解决能力培养的首要问题。”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经验。本文打算结合目前非重点学校多数学生的状况,谈点粗浅体会。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必备条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自学,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阅读,则是一种最重要的自学方式。学生在校学习,老师教,是外因;自己学,是内因。一个学生,如果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就能比较有效地利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从问题意识入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教材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学生没有充分地阅读,没有在阅读上的思考,问题意识的培养完全是无本之木。只有课文读得充分了,问题意识的培养才有可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运用声情并茂的导语,直观的材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问”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一书,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指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显然,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知识、事件)进行意义的追问,以便使其意义完全地显现出来。而本文所论的“审问意识”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寻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审问性心理的促发下,阅读者就能顺利进入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的思维链中,充分体现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  相似文献   

19.
“审问”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一书,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指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显然,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知识、事件)进行意义的追问,以便使其意义完全地显现出来,而本文所论的“审问意识”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寻探究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听、说、读、写的训练 ,虽各有要求和渠道 ,但一个共有凭借便是阅读教学。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首先必须着眼于阅读教学的改革 ,力求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三性”——即主体性、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在阅读教学中突出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 ,学生是阅读行为的操作者 ,自始至终学生决定着阅读目标的认定、阅读方法的选择和阅读效果的达成 ,因此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深化阅读的主体性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