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晋书法的特征是:书法象征人格,彰显创造本质,崇尚潇洒蕴藉,不断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精妙绝伦,整个园林充满诗情画意,文人气息浓郁。苏州园林实为个中翘楚。因此要真正欣赏到苏州园林艺术的美妙,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素养,因为古典园林是文学艺术的栽体,是空间的诗,立体的画。  相似文献   

3.
书法欣赏是整个书法创作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欣赏者面对书法作品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感受活动.相对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欣赏来说,书法欣赏又表现出自身的审美特点,具有再创造与再评价、抽象性、情感性、模糊性、共同美等重要特征.只有把握了这些艺术特征,欣赏主体的创造性才能在书法作品欣赏过程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理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4.
书法文化论     
中国书法集各种艺术的美学特性于一身,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书法艺术的三要素是:笔法、结体和笔意。书法审美讲求“以力为美”、“力由功来”。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外游客了解苏州的一个窗口。本文以语用失误理论为基础,通过典型案例,从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方面,对苏州古典园林标志牌英译中的多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感悟力、鉴赏力,提升其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的终极意境,它在这块壶中天地中获得了更加多元的意义与更加宽广的表现空间。它强调天人相通、天人相融、天人相齐,使园林从物质空间上升为精神空间,成为万千欲求独善其身的文人墨客精神和情思的栖息之所,使得他们的精神生命在这块纳天地于一壶的灵境中得以自由地呼吸。此外,其中蕴涵的"纯任自然"的价值观及其天才般的环保思想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古典园林艺术造景设计中,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长窗、漏窗等形式各样的窗的运用中达到了观景、借景效果,同时特色的窗花艺术也成为古典园林建筑的一个别样景色。传统窗花艺术的运用创新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笔者通过对江南古典园林的考察收集了一些窗花素材,对窗花艺术的运用和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本文从考察的目的和意义、窗及窗花艺术在江南园林设计中的展现、窗及窗花艺术的作用、窗花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进一步体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室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误读”接受,就是读者根据自身先在的审美期待视野,对不定性诗作进行填充完形,从而作出有别于诗作本文本事本义的一种悖离性理解。通过这种极富创意的读解,不仅使诗作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意蕴,而且还使作品获得了流布于世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叶的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热势头异常强劲,显示出群体审美生命汇聚成的大格局,大气象,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缺憾:鉴赏阵容宏观上的波澜壮阔,挟裹着鉴赏个体微观上的勉强平庸;趋于成熟的老辣硬朗的鉴赏风格,也若淡若浓地染了些秋老叶黄的暮气;似乎造得圆熟精美、辞采翩翩的鉴赏文本,总是激荡不起强悍的审美冲击力。面对烟花爆竹一般骤然响彻又归于沉寂的鉴赏热,值得追问的是:如何才能造出无愧于中国诗词鉴赏史的名赏和大赏?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释了意境的含义 ,论述了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有意境的三种美感类型 ,进而指出鉴赏诗词时应首先把握意境的三种美感类型、分析意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学术视角剖析《园冶》,从构园总格、择址立意、造景之法、哲学取向等四个主要方面阐释《园冶》中所折射出的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自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它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作为园林艺术所根植的物质基础,园林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生物等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差别使几大园林体系在诞生时,就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从中国园林与意大利园林的对比中即可看出中西方园林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屈原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和高洁的人格,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学习的典范。辛弃疾用自己的方式继承和发展着屈原精神及其创作上的艺术手法,屈原及其骚赋已深入到辛词内部,成为辛词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一切都源于辛弃疾对屈原更深层意义上的相承关系,即辛弃疾身上浓厚的屈原情结:两人都有着执迷求索的悲剧人生,有着功名与诗名之间的理想困惑,都有依附与独立的矛盾人格。  相似文献   

15.
刘涛 《美育学刊》2023,(4):37-45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其《德国古典美学》是我国首部对西方美学断代史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西方美学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蒋孔阳把德国古典美学视为开启西方美学史大门的一把“钥匙”,德国古典美学家的艺术观对蒋孔阳“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古典美学》的经典性和学术价值体现在该著在蒋孔阳学术研究和美学体系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历久弥新的学术魅力以及其中的关系论思想对形而上学思维的突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古典诗词创作中最基本的艺术元素;在登高的生命体验中,文人士子将所见之景与所抒之情密切结合,构成具有情感内涵和审美内涵的文学意象;登高意象体现了多重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意蕴丰满的审美特色。其审美内涵或是怀古,或是抒怀,或是怀远,它既是文人士子寻找心灵自由的阶梯,又是文人士子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7.
书法这门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传承过程中与中国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书画同源"暗示着这一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力图从书画艺术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的渊源;书画艺术各立门户,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诸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成了比较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无论是"以文为主"的文人群还是"以文为辅"的书写者,都与书法文化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墨迹和心迹之间,发现延安文人的个性世界。延安人包括延安文人不仅将政治文化引向新的境界,而且也将书法文化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文化追求、文化创造对延安文艺及书法文化的贡献堪称巨大,其所创造的红色书法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得”说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它高度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论对审美接受主体性的认知,昭示了诗之接受的审美特征,即读者依据自身业已形成的“审美期待视野”对不定性诗作进行完形填空,通过极富创意的阐释,从而使诗作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的意义,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阴阳"是古代学者对宇宙万物的两种相反相成性质的概括。书法的传承和创作深受阴阳理论的影响,书法中蕴含着大量一擫一拓、一正一反、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应在掌握书法与阴阳关联的基础上,明确碑帖结合、临创结合的阴阳辩证关系,以形成个人书法创作创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