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6,(1):31-32
《神树》黑泽清的长镜头好像继承了小津的固定风格,但是这种固定的镜头却充满了一种压抑的气氛,这种气氛就算是在青春题材的《光明的未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人物的沉默和背景音乐的缺少则又让人想到蔡明亮,但阴暗的题材则是在更加极端的情景下逼问人性的善恶。黑泽清的电影中也有一种突发的暴力镜头,让我想到了同为日本导演的北野武,但黑泽清的暴力来得更加冷静,在突发的情况下,再减慢暴力持续的时间,让人感到无比凝重。再看过《Cure》,《Bright Fu-ture》之后,终于拿到了这部黑泽清的杰作《Charisma》,也叫做《神树》。但是从影…  相似文献   

2.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7):24-25
特吕弗的《日以继夜》和费里尼的(《八部半》有些相似,都是描写导演创作过程中的混乱状态。但是两的不同点在于,《日以继夜》通过展现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从外部世界的混乱对比导演内心世界对电影的热爱,而《八部半》则直接透视导演的内心世界,不仅仅表现了导演的精神苦闷,而且透露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厌烦和矛盾情绪。  相似文献   

3.
马真读谍     
马真 《世界文化》2006,(7):35-36
《A History of Violence》,从名字看,我在看这个电影之前有一个错误的预计,我以为这个电影试图将书写关于暴力的历史,或是暴力的来源和发展。但是从内容上来看,history并不是“历史”的意思,而是“过去”的意思。“暴力史”是讲述男主角过去暴力的性格和行为。那么,电影的主体并不是暴力的张扬,而是暴力如何能够平息。  相似文献   

4.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7,(1):31-32
或许13对于金基德并不是一个幸运的数字,《时间》并没有为我们展现一个原汁原味的金基德。电影对于韩国“整容”的现状进行的声嘶力竭的批判使得电影本身丧失了导演原有的东方式的神秘主义气质,因此《时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7,(5):24-25
只有黑暗穿过了玻璃——《犹在镜中》 在伯格曼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结婚之后,其电影风格走向了室内化。在我看来,这种电影风格的变化,混合早期的学化对白,由此形成了最典型的伯格曼风格(有些评论家称之为“室内心理剧”)。在这种风格最大的转折期,伯格曼拍摄了震惊世界的“上帝沉默三部曲”——《犹在镜中》、《冬之光》、《沉默》。这三部曲真正体现了导演对于神学的怀疑态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7,(3):29-30
格林纳威选用了1000年前的日本日记体文学《枕草子》为蓝本,配合现代情节讲述了一个女性主义的故事。就影片而言,《枕草子》成为了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历史印证,而此印证经过千年之后,在邬君梅身上得到了升华,并展现了邬君梅从一个被书写者的身份慢慢变成一个书写者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6,(11):27-28
在观看这部美国独立制作影片之前,我还是建议大家可能的话先去看看波兰斯基的作品《死神与少女》,两部电影都是在封闭空间内,依靠人物关系建立强大的情节张力,此外两部影片都涉及到“复仇和性侵犯”这一话题。《水果硬糖》中的小演员用富有冲击力的成熟表演塑造了一个外在和内在巨大反差的“索命女孩”,这种定位不仅符合电影关于“未成年人性侵犯”的主题,而且角色的设置在同类型电影中具有新意。一个成熟,甚至有些“汉尼伯尔”的女孩,利用智慧赢得一场复仇的胜利,这条线索足以吸引观众坚持将影片看完。因此,从电影的兴奋点来看,导演应该更…  相似文献   

8.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9):19-20
一.马丁·西科塞斯<恐怖角> 这些天一直在看马丁·西科塞斯的电影,一个热衷于表现黑帮和暴力的小个子导演的作品.尽管有些人对于<好家伙>之后的马丁的创造力开始表示怀疑,认为现在的他过于注重好莱坞的奢华和奥斯卡的态度.但在我看来,马丁后期的电影<恐怖角>却有着导演独特的视角、一贯的主题和强烈的黑色风格.  相似文献   

9.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11):24-26
《夏夜的微笑》是伯格曼早期电影中的重要作品,也是我所有的伯格曼的电影中最早的一个.电影是一部室内喜剧片,节奏明快,语言幽默,镜头爽朗,和中期的玄学、后期的压抑相比,这部电影缺少伯格曼的众多特点.但从片尾的处理、戏剧化的深富哲理性的对白和独白,仍可以看到伯格曼深受传统戏剧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6,(5):24-25
卑微而无畏的生活——观电影《孩子》 凭心而论,达旦兄弟这部电影有些重复了先前那部同获金棕榈的《罗塞塔》,甚至比其杰出的艺术表达力来说,这部2005新作,并没有超越前,但仍不失为一部佳作。和很多欧洲电影类似,电影情节一句话便可以说清楚: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  相似文献   

11.
After dramatic fantasy of his martial art epics Hero (2003) and The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2004), Zhang Yimou returns' to what he does best-with Riding Alone for Thousands of Miles.  相似文献   

12.
马真 《世界文化》2005,(5):35-36
刚刚看完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一个关于青春、成长、爱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这部影片讲的其实不是父子关系,而是超越了地域、国别甚至生死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告诉人们,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本来是可以这样单纯,友善,美好的,即孔夫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境界。[编按]  相似文献   

14.
王彬 《世界文化》2006,(1):26-26,27
悠扬平和的钢琴曲,流畅而艺术的字符,碧绿的田野为背景,再加上如白絮般缥缈的朦胧,就是如此简单地带你走入了这个秋天的童话。画面忧郁的蓝,纯洁的;广袤的绿野,蜿蜒的小路;骑着脚踏车的恩熙和俊熙。他和她在路旁的农舍下躲雨,在清澈的河里嬉戏,在山中的台阶上猜拳,在海边的沙滩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在韩国电影低迷的2005年,有一部电影挽救了韩国的电影市场,这就是《马拉松》。该片是继《JSA安全地带》、《实尾岛》、《太极旗飘扬》等之后,韩国电影史上第9个入场人次逾500万的影片。  相似文献   

16.
许琦 《世界文化》2005,(1):32-33
“……未能找到别的世界,只找到了这个世界,于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用眼中所见的事物,经由感官再到默许,来抚慰心灵;而不是用徒劳的忧虑,追随事物应当如何,去迷惑心灵。”  相似文献   

17.
松林 《世界文化》2006,(2):18-19
2005年九月初在美国上映的影片《驱魔》,是一个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8.
《十面埋伏》在故事上不是《英雄》的 续集,但在商业上却是《英雄》的续写。 自其公映以来,虽奚落、骂声从未远离, 但不妨碍一波又一波的观众涌入影院,在 做好心理准备的失望中扔出60元钱。 自传出张艺谋筹拍此片的消息,关于《十面埋伏》的新闻从未间断,待观众的 好奇心被吊至最高处,这部电影赚钱最多 的时机也已成熟。导演张艺谋和制片人张 伟平对《十面埋伏》的营销运作,再次凸 显“张氏营销”商业模式的威力,成为业 界的一则新的经典营销案例。 娱乐新闻的惯常炒作对“二张”而言, 早已驾轻就熟。《十面埋伏》开拍时,被 媒体以《英雄2…  相似文献   

19.
面对父亲     
《爸爸》,一部老电影,1966年,匈牙利,黑白片。看这个片子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导演伊斯特万·萨伯,另一方面就是看着封面上那对父子阳光灿烂的笑容时,有些怀疑——记得几年前在那部由15位世界著名导演合作的《10分钟年华老去》(Ten Minutes Older)中,萨伯的那10分钟可是出奇的现实而残酷,短短几分钟,他就完成了一个生活中你无法否认,甚至也可能无法回避的悲剧,导演也平静到了冰冷的地步———难道早期的萨伯会是这么轻松而乐观的吗?小男孩儿对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去世的父亲做种种的猜想,不管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细节,都会激发他的想象。父亲是…  相似文献   

20.
《小强历险记》充满民间的娱乐趣味,其最大特点就是“玩”。只用一台4000元的DV和一台电脑完成,讲一个名叫小强的人被警察误当曾志伟抓来,其问又被误认为姜、乐评人颜峻,最终只是一场荒诞的误会。其中,张艺谋、陈凯歌、姜、冯小刚、王志、超女都成了被调侃的对象,如说姜在《寻枪》中从来不抢戏,如说崔健的专辑不好,因为他不会海豚音。[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