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折射出的是写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写作教学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作文教学中,多一点人文关怀,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然而,我们痛心地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丢失了个性,由此导致了人和文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键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写“生活作文”。  相似文献   

5.
梁传旺 《广西教育》2010,(16):53-5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学生作文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品德养成、审美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充分的体现,即:真实、自由、个性地作文。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质的体现.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因此,让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是当前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沐浴,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人文性的要求来看,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生长服务;作文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贴近时代生活,接受人文熏陶的过程。卢梭说:“教育要回归自然”,为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让学生抒写心灵,展示生命,表现原生态的自我;要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深入生活、爱护生命的赤诚爱心;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追求做人的真谛,把作文…  相似文献   

10.
程云 《学语文》2006,(3):55-56
说起现在学生作文的毛病,我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酸文假情,真情实感退隐了,逃离了。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学生都能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地“写出”一篇作文。这样的习作,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但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造出来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领导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程中,认真探索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探索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正是为了理顺人们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开道。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探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了一种对系统知识依赖程度极高的"知识型实践"。与这种实践形态对应的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一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发现并确认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监控并调整方案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促进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过程应同实际生活情境密切沟通,以达到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双向建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培养,要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组织等,均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日本长期以来依靠法律保护农业、依赖政策促进农业、依托农协支持农业。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一要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以法保农;二要实施制度创新,加强反哺保障;三要推进新型工业,增强反哺实力。  相似文献   

14.
在恢复性司法模式下,犯罪人、被害人以及社区等各方参与司法过程,尊重各方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首先,可以让犯罪被害人倾诉感受,找到平衡,以求抚平创伤,为犯罪被害人提供具体帮助。其次,有利于犯罪者深刻认识犯罪性质及后果,明确罪责,便于其内心的平衡与真正服罪,利于其悔过自新。再次,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在发生刑事案件时,可以有更多的人出来制止和抵抗犯罪,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受害人和犯罪者,从而减少和预防新的犯罪和重新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健美操的教学能力需要培养 ,其内容包括制订编写教学文件能力、示范讲解能力、口令指挥能力、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掌握理论及讲授能力、课外活动及训练能力、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重动句补语语义指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丰富,表现在三大类九小类。三大类为他指、自指和兼指,其中,以他指的情况最为常见。他指包括了七个小类,即补语指向主语、动词、动核结构、受事宾语、工具宾语、伴随宾语和旁及宾语;自指包括一个小类,即补语自身;兼指包括一个小类,指补语既指向主语,也指向前一个动核结构。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表现为多样性、层级性和宾语成分突出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论医疗行为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和隐私权在公民接受医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疗行为中要保障患的知情权,同时也要兼顾医生的知情权。在医疗行为中,要充分保护患的隐私权,包括基因隐私权,要正确处理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最大限度地保护患。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如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给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挑战,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说服主要应运用好认知说服、情感说服和榜样说服三种方式。首先要注意认知说服,重视理胜,并找到接受的适度点、最佳时机和接受说服的适合人选,提高说理效果。其次要利用情感说服,既要注意围绕职工合理需要的正向情感激发,也要充分发挥负面情感刺激的反向转化作用。再次,要充分发挥榜样的行为意向引导功能和行为动力激发功能,注意榜样行为引导和榜样的树立,并进行榜样认知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创设基于数学情境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积极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有效数学理解和高层次思维的产生,生成有效的活动经验,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引领学生数学地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达成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