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那么,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从浅显到深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教科书的知识,学生必须经由不知到知、由知列会、由会到能用的多步转化过程,教师指导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些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因而它应该遵循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即列宁所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它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配合,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不但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知识。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用“四用四会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教科书的知识,学生必须经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会、由会到能用的多步转化过程,教师指导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些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教科书的知识,学生必须经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会、由会到能用的多步转化过程,教师指导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些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认知就不可能顺利向前发展。但学生是主体,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归根到底要靠他们自己,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所以,数学课堂中首先要让学生经历"愤悱"状态,在学生思维堵塞的时候,教师进行启发诱导,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诸般矛盾的转化,必须是学生在长期、反复、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自我转化。教师的职责是按照学习的客观规律,给学生创造矛盾转化的条件。由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渐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为主体的学习服务。课堂穴教学雪学习活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不能游离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独立存在,更不能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转移。基于此观点,我认为,教学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等为基础,通过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自学———探究———修正”中得到发展。课前自学是教学的起点。学生课外的学习是散漫而广泛的,是无意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获取知识的角度是多方位的。而…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相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落实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思考本节课让学生学什么,要形成什么样的物理观念,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科学态度与责任;什么样的方式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如何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去指导。基于以上思考,以“变压器”教学为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课堂前的准备学生的兴趣来自于对自我的认识,学生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而不是配角。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开发与启发上,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开发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能力,解决问题。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13.
张昌瑞 《考试周刊》2013,(72):138-138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物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并且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水平,实现了物理教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初中作文教学,就是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时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学习作文的一种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语文导读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导读的指导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丁龙 《学子》2013,(8):23-24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就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交流,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愿望,提高学习主体自主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强调学生自主,不是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推卸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辅助工具.我在探索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写字的笔是物理实验中最简易、最方便的器材,它可以提供给学生随时随地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引导学生从发现到合作解决问题的历程来完成教学任务。问题教学法不仅仅是体现新课改对学生学习的和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还体现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引起思考之后,产生学习知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意识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则说明教师指导得越合理得法。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外部的学习逐步转化成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所谓“参与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学主体论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学主体论的浅见江苏省沐阳师范学校华玉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问题的论争已历时很久,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共识。《"学生主体论"质疑》(《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10期)一文指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现实客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