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譯名小議     
正一近見《文匯報》周君克希一文,言翻譯中有"約定俗成"一規,如Holmes本當譯"霍爾姆斯",而林琴南依其閩音譯爲"福爾摩斯",遂至約定俗成。屬此例者,周君又舉及《聖經》人物之譯名。夫謂林氏譯音之"福"爲鄕音,是矣;而云當譯爲"霍爾姆斯",則可謂止知其一,不知其二者,蓋不明詞中1實不發音也。至《聖經》譯名,周氏胥歸入鄕音之訛,則未免一言以爲不智矣。耶穌(Jusus)、約翰(John)、約瑟(Joseph)之類,  相似文献   

2.
中國最早的文學翻譯作品當屬《越人歌》,是一位越族的榜枻人為楚國的鄂君子唱的歌,由翻譯人將越語翻譯成楚語,後經記錄傳世,成為公認的中國最早的文學翻譯作品。《越人歌》分為記音直譯與意譯兩種。 最早記錄《越人歌》的文獻是西漢劉向的《說苑》①。本文直接引用《龍溪精舍叢書》第五函《說苑》卷十一《善說》第十三則,關于《越人歌》一節載:襄城君始封之日,立于游水岸上,想渡河。楚國大夫莊幸走過來對他說:  相似文献   

3.
正已出的《老子》注譯極多,任繼愈先生《老子繹讀》(2006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和陳鼓應敎授《老子注譯及評介》(修改增補本)(商務印書館2009年出版)兩書爲《老子》注譯提供了基礎。但新作還是續有出版。因《老子》之體裁是詩。"詩無達詁"。這爲新的注譯提供了空間。"詩"特重意境:一個"字"表達一個意境,而非僅僅意義;多言外之意;語法特別靈活。以往的注則多用直譯法,以致有時意境全失,解讀也就  相似文献   

4.
童元方 《中国文化》2010,(2):229-231
<正>最早见到霍克思的大名David Hawkes是在他所译的楚辞(Ch'u Tz'u:the Songs of the South,1959)上,在他所译的杜诗(A Little Primer of TuFu,1967)上,最后才是企鹅版《红楼梦》译本,陈先生从香港寄到美国给我的。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企鹅版的《红楼梦》选译了这本小说原来的名字,The Story of the Stone,即《石头记》。共五册。换言之,书名依脂本,内容却是一百二十回。不过,霍克思只译了曹雪芹的前八十回,高鹗所补的后四十回由闵福德(John Minford)续译而成。霍氏译文在一九七三、一九七七、一九八○年分三册出版,  相似文献   

5.
踏莎行 送殿兒赴英倫 絕崤分携,危樓獨佇.萋萋草綠王孫去. 老來别易見應難,臨歧忍作傷心語.病掩孤檠,夢回疏杵.千山萬水愁風雨.東西南北總天涯,離魂隨汝知何處! 這是香港詞人番禺劉景堂(1887-1963)一九六○年所作,時年七十四歲.  相似文献   

6.
一 從内典看梵唄進入中國的基本情况引用《中國佛教術語詞典》②的定義,梵唄是"宗教儀式中用來約束外在與平息内心的佛教唱頌③;也用於對佛陀的贊美."梵唄的第一個要素"梵",是"梵覽摩(Brahma)"的音譯,與印度術語語源相關;梵唄的第二個要素"唄",是對"唄匿"(pā tha,意為"咏唱")的漢語音譯.梵唄這種佛教咏唱(實際上是一種拉長的調子)發展成熟以後,在唐代傳人日本,日語發音為Bonbai④(譯者注:平假名為ばんばぃ).根據佛教傳説,詩人曹植(192-232)是中國的首位梵唄制作者.  相似文献   

7.
一 去年(2011)春天到美國,先是與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研究南美的教授Jeremy Adelman見面,他談到他們集體撰寫的全球史教科書Worlds together worlds apart:A history of the world:from the beginnings of Humankind to the present.  相似文献   

8.
本文整理并考釋1903年間嚴復致夏曾佑的數件信函。這些信函圍繞19世紀著名東方學家繆勒所著《韋陀講義》一書的閲讀與翻譯展開,再現了嚴復從發現價值到選定翻譯,求索參考書并確定翻譯原則,最後却因故暫緩翻譯的一個完整的閲讀與翻譯流程。在考證嚴復所讀的具體書目以及夏曾佑所提供的西文與日文參考書目基礎上,本文揭示出嚴復與夏曾佑因各自不同的學術興趣與閲讀偏好,在尋找吠陀經典的過程中殊途同歸,其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在"西學"中尋找中國救亡圖存的出路。本文爲了解嚴復的翻譯理念與流程、嚴復與夏曾佑之間的學誼交往、清末民初梵學在西學東漸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等問題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相似文献   

9.
Pluck the string and beat with poetic rhythms.With freedom, you fly over the sky of melodies,Transcend the order of seasons,And touch the windstorm of antiquity with your plump feathers.Pluck the string and sing with amorous sentiments.With ideal, you sail through the boundless sea of arts,Embrace centuries of colorfulness,And pursue tides of passions.Artistic Profile:Cui Jia, graduating from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is currentlyYangqin (Chinese dulcimer) performer in the ensemble o…  相似文献   

10.
王邦維 《中国文化》2023,(1):119-128
《方廣大莊嚴經》是“佛傳”中一部有名的經典。其中的《示書品》,講釋迦牟尼初次上學,老師教他寫字,但他無師自通,早已認識了六十四種“字書”。《示書品》列出了這些“字書”。這些“字書”,多數出於神話性的渲染,但有些也真實存在。《方廣大莊嚴經》最早在西晋時譯出,其後唐代又有一個譯本,隋代則有一個内容相近,但并非同一系統的文本的漢譯本。比較梵本與幾種漢譯本中譯者對這六十四種文字名稱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的翻譯,可以看到《方廣大莊嚴經》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流傳的複雜情形。尤其是漢譯中的“支那書”、“匈奴書”、“佉沙書”以及“大秦書”幾個名稱,究竟來源何處,怎么來的,研究者過去或少有注意,或意見不一。有關的分析希望能有助於今天理解這部經典的性質和相關的一些問題,爲了解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與互動的歷史增加一點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