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喜欢写写诗,所以喜欢钱谷融先生写的一篇题为《节奏》的散文。钱先生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始就说到卡莱尔。他说,卡莱尔在他那篇精博而雄辩的论但丁与莎士比亚的讲演里。极力强调诗的音乐性之重要。我书读得少,所以开始不知卡莱尔是谁。先生一直批评我读书少,并且关照我要多读名著。后来知道卡莱尔是一个英国的历史学家,非常知名的。可见我的浅薄。我想读卡莱尔,但找不到卡莱尔的书。  相似文献   

2.
近读余德予先生的著作《诗歌写作入门》,书中的一种新诗鉴赏方法引起了我的注意:和诗.新诗应该怎样"和诗"?余先生解释道:"在原诗的启发下,有新意要说,或不同意原诗立意,或有同感,可以自己试着另写一首诗.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沈先生是个大家,这我早知道,但却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书。一日买书时,看到有《边城》,便将它买下,准备回家看个究竟。 泡上一杯不加糖的咖啡,翻开小说,清新脱俗之风扑面而来…… 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华美而不加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陆精康先生《说说“托物言志”诗》[见《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5年第4期]一文关于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解读,有些想法就教于陆精康先生。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对"书话"的兴趣日渐浓郁,翻箱倒柜找出久违的《晦庵书话》(唐著,三联书店1980年9月版),读之痴迷,一卷在手,轻松翻览,其乐无穷,深为此等好书被我束之高阁而羞惭。《晦庵书话》包括《书话》、《读余书杂》、《诗海一勺》、《译书过眼录》、《书城八记》。其中《书话》于1962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印行。内容多是谈论新文学时期的书人书事,重在对于材料的记录和掌故的追忆。唐发表书话,最早是在1945年6月号的《万象》杂志上,署名"晦庵"。之所以用这个笔名,是因为他曾在上海化名"王晦庵"。李广宇先生撰文称:"如果说阿英是书话的…  相似文献   

7.
对沈祖棻初稿本《唐人七绝诗抄》与整理本《唐人七绝诗浅释》作了对读,以见沈先生治学的严谨,分析了她的学术意识与理论自觉、评论与考证结合的方法,以及同部不如独胜.诗法与词法沟通等主张。  相似文献   

8.
一、早自习让学生抄读名家诗词。开头见好诗词就抄,比较零散,后来要求按诗的内容和风格组成诗组,把鲁迅先生《自题小象》、《自嘲》,周总理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组成献身诗组,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组成田园诗组。我还编写了边塞诗、送别诗、豪放诗、朴素诗等等不同类型的诗组,在抄读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不同风格、流派等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桑文彬 《现代语文》2006,(11):112-112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11.
博精深新实雅俗共欣赏──读《中国古典诗艺品鉴》黎林览华周金声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诗艺品鉴》一书(以下简称《品鉴》),自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是一部十分难得的、雅俗共赏的好书!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平时经常注意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赏鉴的书籍,诸如各种鉴赏辞典...  相似文献   

12.
沈祖棻先生《唐人七绝诗浅释》认为如果把相近的作品取而合读,对于培养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很有作用,并且把入选的诗分成正文和附录两类,在分析时先正后附,连类而及。“这原是前人诗话中常用的老办法,不过,他们都是兴之所至,随手记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免零碎,此书则是有意识地使用这个办法而已。”(《唐人七绝诗浅释·引言》)今仿此书之例,先行归纳出“最是”式和“纵使”式,扩充至50首。其中《台城》、《山行留客》、《江村即事》、《北陂杏花》四首的分析,即依据沈著。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一种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核心方法论和教学法. 本文拟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的教学为例,来阐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运用. 一、轻"拢"慢"捻",读懂跳动的雨 1.个性朗读,激趣. 课前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交流搜集有关诗人苏轼的资料,相机引出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读读诗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有的学生抓住时间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质疑:六月二十七日是怎样的一天?诗人为什么在这一天写下这首诗? 有的学生关注地点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质疑:望湖楼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儿有什么让诗人诗兴大发?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春望》一诗出现不很久,就蜚声诗坛,誉满天下。千百年来,它脍炙人口,众口皆碑。对于《春望》的诗句的内容,历代的文人有许多精辟独到的阐述,而少有理解上的歧义;尽管历代的学者对《春望》的推崇程度不一,但对它的主题,看法倒是比较一致,都认为是杜甫爱国忧民、恨别思家之作。前段时间,读了社诗专家傅庚生先生于去年出版的《杜诗析疑》一书,我得益非浅,的确释去不少多年一直存在的疑窦;但对其《春望》一诗主题的论述,却不敢赞同。现将我自己的粗浅看法提出来与傅  相似文献   

15.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6.
《法国现代化》一书洋洋81.4万言,图文并茂,封面设计典雅,学术气息浓厚,为马生祥先生所著。读此书,使我了解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认清了如何为改革开放作贡献。《法国现代化》一书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臧克家 ,山东诸城人。诗人。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 ,开始接触新文艺。喜欢读新诗 ,经常吟诵郭沫若、冰心、冯至等诗人的作品 ,“也读泰戈尔的诗和日本的俳句。”(《我与新诗》)1930年入青岛大学中文系 ,又读了闻一多和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尤其是读闻一多的《死水》 ,“改变了我在中学时代对新诗形式问题的看法。”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诗创造》、《文汇月刊》。1949年后 ,先后任华北大学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一生“爱读书 ,爱买书” ,与书为邻 ,与古人为友。认为读书于创作十分…  相似文献   

18.
我和蔡宗周老师认识不到3年,却读了不少他的书,从《都市闲话》、《五彩的花束》、《微笑的城》,到《台湾诗旅》、《飞驰南中国》、《人间温情》,每读一本他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无论诗集还是散文随笔集,都让人获益匪浅。散文集《人间温情》在带给读者亲情文化品味同时,让人不自觉地想守住“人间温情”的一角。  相似文献   

19.
岁月,是一本书我用整个身心在读一年又一年我读得很幸福也很辛苦有一天妹妹对我说这样生活你会很快老的我反驳她说不,这不叫衰老——叫成熟(汪国真《岁月,是一本书》)汪国真的人生哲理诗别具一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1902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地区一个偏僻的穷山村。家门前一带都是山,乡里根本没有学校,十来个孩子请了一位没考上秀才的先生教他们《论语》。苏步青除了读先生教的书外,还抓紧一切时间读其他古书。平时放牛,他就在牛背上念《千家诗》。稍大一些的时候,他就背诵《唐诗》《宋词》等。《唐诗三百首》他篇篇能背出来。再大一些,随着对古文兴趣的增加,就阅读《左传》《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等名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