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英国两位曾宣布发现“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例的科学家最近承认,所谓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死于1959年的25岁的英国海员根本没有患艾滋病。 1988年安德鲁·贝利和杰拉尔德·科比特与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位老科学家乔治·威廉斯博士一同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在1987年的  相似文献   

2.
翻开《世界科技史》,读者就不难发现:电话是美国著名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1847—1922)于1876年发明的。亚历山大·贝尔,原是苏格兰人。1847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与伦敦大学,曾获得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伊利诺学院、阿默斯特大学、安德鲁斯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870年到加拿大,1871年在美国定居,1882年加入美国籍。1873年任波士顿大学语音生理学教授,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促进会、地理学会会员(1896—1904年间任会长)。1950年被选入美国伟人纪念…  相似文献   

3.
院士施雅风     
·姓名:施雅风·名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出生年月:1919年3月21日·籍贯:江苏海门·教育状况:大学·业余爱好(举例说明):历史、地学书刊、旅游访问·什么促使您走上科研的道路? 爱好地理知识与野外考察,老师教育影响·您最欣赏的人是谁?他(她)对您有影响吗?  相似文献   

4.
“大风险”、“大收益”,甚至有“一日暴富”,“一夜赤贫”的现象,这对于入市炒股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生。例如,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股王”的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1956年他以100美元开始进入股市,经过40年后,他获得了超过120亿美元的财富;又如乔治·索罗斯(George·solose)1992年在证券所的交易中  相似文献   

5.
1980年7月20~25日,由世界未来学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等组织联合举办的全球未来研究托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世界未来学会是世界最大的未来研究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拥有80多个国家的4万多名会员。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是加拿大的未来研究全国性组织。这次多伦多大会也是世界未来学会的第三届大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的第五届大会。世界未来学会第二届大会1975年7月在华盛顿举行。华盛顿会议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名代表。会上,包括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阿尔文·托夫勒、赫尔曼·廉里、丹尼尔·贝尔、威利斯·哈尔曼、莱斯特·布朗在内的200多著名未来学家发表了论文。  相似文献   

6.
总类为我国科学界的新成就而欢呼······……邵怡棠(49)庆祝罗焉尼亚人足共和国成立十周年(529) 封面、封二、封三、封底迎接19游年在全国第一次职工科普工作积诬分子大会上从艳付零度到恒星的温度我国的珍青花木川黔跌路凉夙要隧道工程(李解作)机器人古代和现代在北趣浮冰上全国农巢展霓会的壁画(王角糟)电磁波世界你知道这些物理现象嘱,征服海洋大速造船厂光的世界电是怎徉来的,热带观宣焦迎接缸五月,努力增产节豹l大大小小你懂得弹力性喝,水上自行事数学家华罗庚同志时简稀奇的自然现象光谱分析国际地球物理年(王永杰糟)费动机超真…  相似文献   

7.
塞万提斯文学奖是西班牙语世界(西班牙本土和讲西班牙语的美洲国家)声誉最高的国际性文学奖项。它创办于1976年,奖额为12万美元。第一位幸运者是西班牙已故著名诗人豪尔赫·纪廉。此后历届的获奖者大多是那个世界的文学巨子,如古巴阿莱霍·卡彭铁尔、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和埃内斯托·萨巴托、  相似文献   

8.
地球仪史话     
谁发明了地球仪?希腊人可能制作了地球仪和天文仪,可惜如今无从寻觅。查理大帝甚至拥有一座银制地球仪。但是名副其实的地球仪是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托勒密发明的,他把世界分成了160块。托勒密的工作其实并不周全,因为他估计的赤道周长是32000公里。但是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后来的地图都是在托勒密地图的基础之上绘制的,这个传统一直沿袭到14世纪。到了中世纪,人们几乎忘却了托勒密的杰作。后来,进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座地球仪诞生于15世纪。德国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于1492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座有记载的…  相似文献   

9.
威廉·比尔·H·盖茨现任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是当今全球公认的个人及商用电脑、软件、服务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在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的财政年度中,微件公司的年收入高达253亿美元。其麾下4万余名员工广泛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他和他的两个姐妹在西雅图度过了他们的童年时光。其父威廉·H·盖茨二世是西雅图的一名律师。母亲玛丽·盖茨是一位教师,曾任华盛顿大学董事、国际联合会主席等职。 比尔·盖茨少儿时代曾先后就读于美国的公立小…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世界科技史册,人们不难发现有一位数学天才,只活了27岁就夭折了。其实,他是被当时数学权威们冷酷的嫉妒、无情的压制所扼杀的,他的名字叫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1802—1829)是挪威著名青年数学家,出生于芬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生活异常艰难。他从小聪慧非凡,勤奋好学,尤其酷爱数学,上中学时期被同学们称为“数学迷”,从他对数学独特的见解中,就显示出其非凡的数学天才。1821年以优异成绩公费考入奥斯陆的克里斯蒂安大学,1825年公费出国留学。1827年回国,在克里斯蒂安大学任教。不久患肺结核病,1829年被聘为德…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以保守稳健著称的《纽约时报》在头版首要位置报道说,再过两年,美国科学家朱达·福克曼博士若干年前发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也许就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消息一传出,美国几大电视台都争先恐后地邀请福克曼接受专访,前来要求采访他的世界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史家宋正海先生曾两次撰文讨论如果郑和航海到达欧洲,历史将怎样发展演进这个问题。一文题曰《科学历史在这里沉思——郑和航海与近代世界》,另一文题曰《如果郑和航海到欧洲……》。后一篇文章实际上只是前一篇论文的缩写。这两篇论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涵已由两文的小标题表达得非常清楚:一、郑和船队有充分实力绕过好望角到达西欧;二、郑和船队与亨利船队可能相遇在马德拉群岛;三、郑和必将(取代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英雄;四、将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崛起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殖民地化;五、美洲的发现要晚,但印第…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夸克粒子的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2月20日,当代杰出的天文学家、科普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邓肯天文及太空科学协会教授卡尔·萨根博士,在与骨髓炎抗争了两年之后,在福莱德·胡钦斯癌症研究中心与世长辞,享年62岁。 美国的科学界和世界各国了解和熟悉他的人们为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而悲痛,广大公众和青少年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能源·电力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望未来,再用50年的时间,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使人民享有更高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一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电力在未来50年稳健的发展。 一、在提高能效的基础上提高能源·电力消费水平 世界在发展,人口在增加,要求能源·电力有相适应的增长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要,尤其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快速发展的后进国家,经济增长对能源·电力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这一历史性规律短期内不会逆转。 世界人口 1950年只有25亿,1999年增加到了60亿,是19…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怪异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出版了许多奇谈怪论的书,它们披着科学的外衣,实际上是在宣传神灵、迷信与伪科学。……其主要内容不外是外星人已经访问过地球、上帝是宇航员、百慕大三角、飞碟、天外来客、通灵人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一批著名学者,如乔治·O·阿贝尔、艾萨克·阿西奠夫、卡尔·萨根和马丁·加德纳等,为广大读者编写了这本《科学与怪异》。他们在书中首次就一些超自然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越南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控制非典疫情的国家。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疾病的是意大利流行病专家卡洛·乌尔巴尼博士。46岁的乌尔巴尼博士是世界卫生组织驻河内传染病专家。他最先发现了“非典”2003年2月28日,乌尔巴  相似文献   

18.
赵长根 《科技广场》2002,(11):25-26
改革背景1.大研究中心概况原德国西部12大研究中心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核研究、环境与健康和数据处理为主,1979年12大研究中心组成了大研究中心工作联合会(AGF)。1992年结合原东德科研机构的重组改造,新成立了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地学中心和环境技术中心,并且也加入到大研究中心工作联合会中。1995年,联合会易名为德国研究中心海尔曼·冯·海姆霍茨联合会(HGF),同时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评议会。2001年成立了注册登记的HGF。 海尔曼·冯·海姆霍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如何透过微妙的化学反应,分解正确的蛋白质,来进行细胞分裂或者修补DNA.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看来,将来能够超过他的只有两人:迈克尔·戴尔和杨致远。的确,未近不惑之年的戴尔不仅使40开外的盖茨大有“廉颇老矣”的慨叹,并且戴尔公司连续三年45%的利润增速也着实让微软瞠目,而《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戴尔公司位居第210名的耀眼席位则更使微软自叹弗如。戴尔奇迹的背后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戴尔直销”。营销直通车迈克尔·戴尔,1965年出生于美国休斯顿,父亲是集邮迷,母亲是股票经纪人,这使戴尔从小对价格就很敏感。有人用弗洛伊德的方法来分析戴尔的童年,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比如小学三年级时,戴尔在杂志上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