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漠魅影     
《百科知识》2010,(23):66-68
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沙漠地域大多由沙滩、沙丘或沙下岩石组成。由于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就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一般人会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然而,沙漠的风景有时候也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2.
“绝对沙漠”地带 难以想象一次干旱竟延续了400年之久,但这的确曾发生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自16世纪末以来,于1971年首次下了雨。而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端的阿里卡竟然从来不下雨,被气候学家们称为“绝对沙漠”。它现在已成为一个闻名的度假地,靠引安第斯山脉的管道水来供水。 阿塔卡马沙漠大概形成于1500万年前,海拔高达1000米,全长1100公里,从秘鲁南部边境一直延伸到智利北部,主要由一连串盐碱盆地组成,几乎没有任何植物。阿塔卡马沙漠的干旱举世闻名,素有“世界旱极”之称。科学家们在对阿塔卡马沙漠进行考察之时作了…  相似文献   

3.
刘建 《发明与创新》2009,(12):50-51
近日,有国外媒体对地球的十大极限之地进行了盘点: 1.最热的地方:伊朗卢特沙漠 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当属伊朗境内的卢特沙漠,这里的最高气温可达71℃。  相似文献   

4.
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表明,地球上的沙漠面积达510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经常受到沙漠威胁的人口达8.5亿之多。除了南极洲和欧洲,地球上的其他各州都有大片沙漠。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地球上的沙漠还在扩大,每年吞没着大批良田和村庄。比如,近半个世纪以来,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已经有65万平方千米的农田和牧场被吞没。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是兰州沙漠研究所主持的一项长期研究项目。该项研究针对以往对风沙地貌和沙漠化研究较多,而沙漠形成演化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自1978年起,从沙漠活动的地层证据——古风成砂出发,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主要沙区的古风成砂沉积特征、形成时代、沙漠性质和演化模式、古气候和古环境及与全球变化对比、沙漠成因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1本,参编专著2本;论文被SCI收录12篇、CSCI收录66篇;有39篇论文被SC…  相似文献   

6.
沙丘探奇     
"那是个黄黄的世界,那是个使我忘食废寝的世界……沿途如同女人酮体的绵延沙丘,落日余辉,干燥的风……"三毛描绘沙漠情境的文字我们耳熟能详。沙漠的独特景观对我们来说的确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沙漠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地球上陆地的三分之一都是沙漠,而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3,(15):27-27
浩瀚星空,究竟有多少颗星星?澳大刊亚天文学家说,整个可见宇宙空间大约至少有700万亿亿颗恒星,比地球上所有沙漠和海滩上的沙粒总和还要多,而且这一数据是“目前为止最为精确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异常气象大量增加。特别是1988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刷新了观测史上气温最高的记录,世界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也多于往年。大众舆论对此给予极大关注,美、日和欧洲一些国家围绕地球环境问题已召开了好几次国际会议。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的元凶是二氧化碳和氟利昂等气体。对这些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已经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议题。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2010,(11):12-15
进入2010年以来,在人类寓居的这颗星球上,极端气候频发,地震、火山异常活跃,大的自然灾害不断——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1月14日,美国加州东部一天内发生9次地震;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大地震:3月4日,我国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处发生6.7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10(4):337-339
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的主要特征是东太平洋赤道带海域的海水温度出现非周期性、年际(几年)时间尺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它是赤道带东、西太平洋间大尺度范围内海洋、大气物质迁移和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El Nino事件的出现将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变化,诱发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酿成巨大的经济和生命损失。例如 1982-1983年的El Nino事件,造成80  相似文献   

11.
李勉 《青海科技》2014,(1):90-91
<正>1986年,美国石油大亨爱德华·巴斯为了扩展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区动工兴建了仿真地球生态环境实验室——"生物圈2号"工程。之所以取名"生物圈2号",是把地球作为"生物圈1号"。后来因为空气恶化,最初原定两年的生态实验被迫提前结束,"生物圈2号"工程以失败告终。"生物圈2号"计划的目的"生物圈2号"计划的目的是想研究人类和约四千种动植物,在密封且与外界隔绝的人造系统中,是否可以经由系统内的空气、水、营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美国科学家对全球的气候、自然灾害和陆地表面变化的观测能力正在逐渐减弱。原因之一是那些老化的卫星设备的更新速度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3.
颜士州 《知识窗》2010,(5):28-29
水是生命之源.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地方(比如沙漠)水源缺乏.因而一毛不长.无人生息:而地球上的淡水有4/5冰冻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冠之中。冰冠积冰的压力很大.所以沿着冰冠的边缘.  相似文献   

14.
沈冰教授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原陕西机械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黄土坡面降雨漫流实验与数学模拟的研究”。1993年5月~1994年8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作博士后研究,题为“河流入湖水域污染物传播扩散有限元数值模拟”。 沈冰教授现任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水电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水利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顾问,陕西省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自然灾害防御协会减灾委员会委员;西安水利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水利动力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南极在何处     
那是一片遥远孤独、洪荒陌生、轻撩面纱的冰雪世界; 那是一处探索地球、通向宇宙、奥妙无穷的科学对殿; 那是一方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公园; 那是一座变幻莫测、瑰宝深藏、未被开发的资源宝库; 那就是被喻为“地球冰库、世界冷极、暴风故乡、白色沙漠、最后净地”的地球底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公路自身的特点以及公路行业内部的特别要求,依据公路内部系统分析法对国内的公路自然灾害进行了划分,可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再依据公路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自然灾害规模的大小、自然灾害对公路的破坏形式等,将公路上经常发生的个别自然灾害进行了详细划分。经过分析研究表明,对公路自然灾害的分析研究为公路自然灾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13,(24):10-10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就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一般.始终威胁和困扰着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尽管随着科学的昌明,人们早已不再将天灾视作“神的惩罚”.同时对于干旱、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也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科学认识.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预报和防范措施。但迄今为止.全世界的科学界对于地震成因及发生规律的认识仍停留在相当模糊和肤浅的阶段。近年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及海啸。  相似文献   

18.
卢特沙漠(伊朗)关于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有不少争议,很多人认为,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利比亚的阿济济耶,这里的最高气温曾达到创纪录的57.8℃,第二个最热的地方是在美国加州的死亡谷,1913年记录的这里的温度曾达到56.7℃。此外,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曾记录伊朗卢特沙漠的表面温度高达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7)
巴丹吉林沙漠内分布有100多个湖泊,许多湖泊中心、湖岸分布钙华,其形成机理与古气候意义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为研究沙漠钙华的成因及其反映的沙漠古气候演化规律,本文通过钻取车日格勒湖泊北岸钙华岩芯,对样品进行沉积形貌与测年分析,探究了钙华沉积的地质历史时期及其沉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干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钙华颜色、碳酸钙含量不同,深色、高碳酸钙的钙华沉积于干旱期,反之沉积于湿润期;钙华主要沉积于中晚全新世,生长模式为自下向上与后期充填;钙华沉积平均速率为0.664mm/a,干旱期沉积速率大于湿润期。研究结果增加了对沙漠湖泊钙华基础形貌特征的了解,对其沉积时代进行了确定,为沙漠区水化学特征演化、古气候重建等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沙漠地区公路选线环境气象参数研究”项目是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沙漠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之一。研究区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毛乌素沙地三大沙漠,项目组在对我国三大沙漠新建公路和高速公路沙害成因、危害方式以及国内外现有公路沙害防止技术的实用性、局限性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应用气候学理论]、公路工程学、风沙物理学]、流体力学、统计学]相结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