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刘满凤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126-128,130
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一方面科技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又给科技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存在着怎样的匹配关系,这些匹配关系又怎样影响各地的经济状况和科技发展状况,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然后通过建立各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投入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定量地反映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对经济的带动效应;最后,总结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强匹配、弱匹配、不匹配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资源科学》2010,32(8):1592-1600
中国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地了解全国各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全国各地区自2003年-2007年以来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畜牧业发展不平衡,生产结构的区域化特征明显。通过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后发现,各地区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其社会经济状况、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更深层次的解释是由于市场分割、各地区消费习惯差异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目标收益的不一致引发的区域之间对其自身优势利用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由于造成畜牧业生产结构区域差异的原因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也是轻重有别,这就导致了各地区畜牧业发展分属综合优势区、竞争优势区、结构优势区、优势缺乏区这4个不同的区域类型。最后,在基于资源禀赋与粮食安全的视域下,进一步指出我国区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特征以及畜禽生产条件进行优势区域布局,继续加大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草食畜的生产比重,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地了解全国各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全国各地区自2003年-2007年以来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畜牧业发展不平衡,生产结构的区域化特征明显。通过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后发现,各地区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其社会经济状况、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更深层次的解释是由于市场分割、各地区消费习惯差异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目标收益的不一致引发的区域之间对其自身优势利用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由于造成畜牧业生产结构区域差异的原因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也是轻重有别,这就导致了各地区畜牧业发展分属综合优势区、竞争优势区、结构优势区、优势缺乏区这4个不同的区域类型。最后,在基于资源禀赋与粮食安全的视域下,进一步指出我国区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特征以及畜禽生产条件进行优势区域布局,继续加大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草食畜的生产比重,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王春法 《中国软科学》2003,19(5):99-104
本文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产生、学术传统、最新进展以及国内的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是由郎德威尔、弗里曼和纳尔逊等学者共同创立的,因而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学术传统。从学术界的研究趋势来看,目前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区域创新体系或部门创新体系、科技全球化、公司创新体系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专业化等四个方面。比较而言,中国学者大都沿着弗里曼和纳尔逊的学术传统开展研究,尽管在研究深度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建筑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长期存在和过分扩大不仅会影响到建筑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据此,本研究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与σ趋同检验方法结合,探索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动的区域差异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各地区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性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由东到西依次呈现出梯次发展趋势,区域科技投入状况、建筑市场开放度、市场的所有权结构和产业发达程度四个控制变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建筑业人力资本和区域金融业发展状况两个控制变量对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了负面效应。区域间与区域内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化程度均存在着严重的"拉大"趋势。最后,从有效遏制地方保护、规范竞争秩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吸引外资企业和完善创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经过分析发现,各地区不同的市场化程度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缺陷,所以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上来。  相似文献   

7.
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斯坦佛工业园区的建立,是现代意义上硅谷的开始;工业研究园的建立,是128公路的发端;二者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定的计划性、与研究性大学为邻、风险投资、气候与生活质量是硅谷与128公路的共同点,但二者在企业集群、社会结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与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并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3-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区域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OFDI与国内区域创新能力关系中的"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发展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低于门限值时,OFDI对国内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当金融发展高于门限值时,OFDI对国内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还发现,总体上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处于相对较低水平,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影响;只有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区的金融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在推进OFDI时会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现有区域科技合作实证研究出发,研究经济距离以及其他变量因素对区域内学术科技合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不发达区域之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存在明显差异,然而,这两类区域中的学术合作强度是相同的,区域之间科技资源(用R&D衡量)的差异可以用来解释区域间的学术合作,而区域间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的差异对区域间学术合作没有显示出积极的作用;此外,地理距离、专业化以及文化因素都出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色经济的内涵进行实证分析,构建绿色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三个公因子,并计算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将因子得分作为分析变量,利用系统聚类法对各地区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东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区域差异,且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短板的结论,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期刊发展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推动着高度发达的期刊文化。从我国主要期刊区域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期刊结构优化的态势,认为我国期刊在品种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刊期结构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5,(9):24-28
在继承和集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非收敛性且随着时间演进逐渐加剧,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存在差异性,企业与大学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企业创新竞争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其原因归结为创新资源分布、产业关联、校企合作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十一五”期间省级区域科技产出为研究对象,从专利、论文、技术市场、高技术产业四个方面分析科技产出的区域分布及类型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产出两极化严重,科技产出的外观设计专利的不均衡程度高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SCI收录论文数量分布趋于均衡;大部分省区的技术市场无法满足本地区的技术需求;新产品研发能力整体偏弱.省级区域科技产出划分为6类,应当根据产出类型的不同对各地区科技发展予以不同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5.
游婉萍  马诗怡 《科技广场》2012,(11):163-167
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区域文化的发展和被认同程度,区域文化对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西区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江西文化产业彰显魅力.因此,构建区域文化识别系统,加速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江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文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配性要素。文化力与经济力共同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化资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地域文化塑造着区域特色经济;文化产业将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创新则是区域创新的先导;文化彰显与交流搭建起区际联系的平台。试图以改进东北地域文化,重塑东北区域形象,构筑东北地域文化力,以实现东北地区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具体体现为两种模式:经济先导模式和文化先导模式.在经济先导模式下,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在文化先导模式下,区域文化通过潜移默化地规范或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因此,思考如何以加强文化建设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虑到各省产学研三大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科研交流与合作,因此将超效率DEA模型与网络DEA模型结合起来研究各省产学研之间协同创新效率,打开了区域共生系统协同创新的"黑箱"。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共生系统下各地区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三大主体的创新效率极其不均衡;②不考虑共生关系时得出的结果存在偏误,而从区域共生系统下各地区协同创新耦合度得分的结果来看,得分偏高的地区都处在经济发达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地区,西北地区的耦合度得分偏低;③目前区域共生模式中暂时还不存在一体化共生模式,大部分城市都处在点、线共生模式中,并且各地区会沿着点、线、面、一体化的"正金字塔型"方向转化,最终发展成为"倒金字塔型"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在激发和实现创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限制了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与区域的支撑密切相关。理想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学习型区域的拓展和延伸,学习型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做出重要贡献。为了优化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战略、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建构学习型区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科技差距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旨在揭示中国区域科技差距状况及其内在成因。通过集中度、变差系数、基尼系数等指标,文章分析了中国区域科技差距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区域科技差距的成因:科技差距由“国家队”区域分布和“地方军”共同决定;“地方军”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而“国家队”区域分布取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国家队”与“地方军”虽然相互独立,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