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生、女大学生、有生理疾患和容貌不佳学生等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存在焦虑、自卑、迷茫、消极等心理,应该就此分析此类特殊群体的就业压力,对他们进行自信心和择业观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特殊群体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推进特殊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
陈少婴 《文教资料》2009,(30):206-208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确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问题。大学毕业生作为承栽社会、家长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新形势下,女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局面,她们常常出现自卑自负、依赖、攀比等心理障碍,这样影响了知识女性人才潜力的充分发挥。转变观念,开展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可以调整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提高就业能力,从而成功就业。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女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焦虑凸显和依赖心理明显等就业心理问题。为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困扰,本文从政府、高校、家庭、学生四个层面对调整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望为高校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心理非常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因势利导,采取建立完备的资助体系、营造平等自由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成立贫困生社团等方式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节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深入,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高期望和就业现实之间存在明显落差,使硕士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劳动市场存在的性别歧视更使女研究生群体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她们的就业心理呈现种种困扰,分析她们的就业心理现状.需求、期望对干准确引导其就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女大学生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对这一问题予以正确分析和认识.各高校应充分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引导她们克服自卑心理,摒弃依赖和等待心理,转变随意和攀高的就业态度,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选择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文章就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帮助调整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面对这转折点,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枢纽和桥梁.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从"新"开始,全"程"服务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成熟的就业心理,迈出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工科大学女大学生关于就业目标、就业能力和心理以及学校帮助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她们在就业方面的心理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努力构建女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体系、建立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其思想和心理较为复杂。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社会心理失调的表现和这一群体的思想状态,为研究和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如何帮助她们进行就业心理调适从而走出这一困境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作者认为,性别正义包括家庭正义、文化环境正义、国家制度正义等,其基本要求一是机会平等;二是通过对生产手段的社会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导致的焦虑心理、社会偏见导致的自卑或失落心理、性别图式导致的低成就动机心理、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矛盾心理、社会人才需求畸形导致的恐慌心理等心理困惑,作者提出加强国家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其就业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从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入手,借助SWOT分析法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等进行全面剖析,并通过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贫困生自身的"五位一体"的就业框架体系对其进行调适和应对,从而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市场早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面临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各方面压力之时,走进不同的就业心理误区,致使她们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严重障碍,因此帮助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正逐渐失去原有的光环,加之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以一种怎样的心理去面对就业成为值得调查和分析的问题。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调查情况,对如何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高校就业专职人员的任务,更是工作在一线的大学辅导员工作内容中的重点之一.掌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心理,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办公软件和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及的通讯方式和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就业过程当中如何正确应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从一名大学普通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作出了分析,并提出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成长环境与就业心理偏差——以理工专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理工专业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就业心理偏差等方面分析了她们就业难的现实,以期找到相应的对策,促进理工专业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极大地改变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外部环境,高校毕业生成为了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毕业生普遍存在焦虑、恐慌、逃避、自卑以及自傲、从众等不良心理状态.本文分析了毕业生消极心理的具体表现,在探讨就业教育和心理教育关系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就业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90后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力军。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90后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定式,尤其是在工科院校的女大学生。工科女大学生在大部分工科院校都属于少数群体。由于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专业特点等等,90后的工科女大学生在面对学习、恋爱、就业以及生存时都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缺乏自信,容易脆弱、抑郁、偏执,甚至自卑等。为了满足大环境的需求,她们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性格、行为上改变着自己。但是,女工科类学生在面对就业的压力时,表现出来的各种强烈的心理冲突,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个处于异性占主导的群体。因此,通过心理健康调控,帮助工科女大学生增强成就动机,发展她们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对于她们的成长成才和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由于大学生各自的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家庭状况、个人经历、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个人的就业期望值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文章对大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在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乡村女大学生无疑是就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本课题组对厦门市辖区的四所高校294名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乡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心理落差较大、依赖与逃避、自负与自卑存、焦虑夹杂恐惧等心理。这是由于学业发展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社会资源压力、父母期望压力、性别歧视压力及户籍制度压力所造成的。要从自身自强自立、高校就业指导和政府政策保障等三个层面来调整她们的就业心理,使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