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望岔口     
人来到世上一遭,好比什么?就好比独身走夜路。路呢,并不好好地一条到底,有许多岔口,上错一条岔路,就会走到完全不同的地方。走了一夜,天亮了,朝四周一看,一切都清楚了:走的是哪一条路;到的是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岔口;如果不是走这条岔路,而是走那条岔路,路就好走得多,目的地也光明得多。什么都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不可以回头。那么,有没有什么窍门呢?窍门没有,倒有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吟唱     
不是所有的树都要成材,不是所有的路都有岔口. 风轻轻一吹,就把我从一个路口吹到了另一个路口. 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样,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什么色彩了,那些喧闹与纷繁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他们眼里只剩下一些天空的颜色.  相似文献   

3.
古代教育专著《学记》在讲到教学方法时说:“导而弗牵”。意思是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新的知识,不要生拉硬拽,强迫他们学。好比走路。假如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再往前走,选择哪条路呢?必须找一个识途的人给指引一下才行。没有人指引,我们就会迷路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当老师的就是学生的“向导”。这个“向导”怎么当,大有学问。有的老师,往往不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指点,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硬拖着学生走,你想学也得学,不想学也得学。好比牵着“鼻子”走,那个难受劲就甭提了。  相似文献   

4.
不怕你不是什么,就怕你什么也不是。其实许多人总在害怕自己不是什么,并为此忙碌一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大家都想当官时拼命于仕途,大家都捞文凭时拼命于书海,大家都下海挣钱时就以孔方兄(注:古代铜钱外圆,内有方孔。因此古人将钱称做“孔方兄”。)为上。正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跷跷脚”。忙忙碌碌,却没走好属于自己的路。一位哲人说过,这世上总有一条是只属于你而别人无法走通的路。人生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你该全身心地寻找这条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只要走下去、坚持走下去,你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盲从的人。凡…  相似文献   

5.
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者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生活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师上班路线图)学校公园老师家国贸大厦321师:老师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班有三条路可以走,你认为老师走哪条路近呢?生1:我认为老师走第二条路近,因为第一条和第三条路都是弯的,只有第二条路是直的。生2:我也认为老师走第二条路近。师:是啊,弯来弯去的线总是比直的线要长。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连接老师家、公园和学校三个地方,接近一个什么图形?连接老师家、国贸大厦和学校这三个地方,又接近一个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老师走一、三两条路就好比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而走第二条路好比走了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者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一分钟,多走一步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比赛尔是西属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想看看到底是…  相似文献   

9.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肯·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一直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只得雇请一个比塞尔人,…  相似文献   

11.
比赛尔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人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了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在一块绿洲旁。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是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为了证实无法走出大漠的说法的真伪,他做了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但他们都没能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个试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社会是个大舞台,人生好比一个大课堂。每个人都在社会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一个角色,每个人又都在人生的课堂中不断感悟到成败得失。放眼当今社会名利场,不难看到在“成名、成家”的名利思想驱使下,有的人唱了一首流行歌曲就迫不及待的冠上歌唱家;有人跳了一个舞就成了舞蹈家;有的人画了几张画就成子画家;有的人写了几行短诗就成了诗人……然而,却几乎没有人自称为教育家!这并不是搞教育的人个个处世都十分谦虚得体,而是教育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实在是太崇高、太伟大了,以至于没有人敢随意以这崇高去加冕或自封,也没人敢随意以这伟大去奉承官员和平庸之辈。  相似文献   

15.
萧萍 《家庭教育》2014,(12):14-15
沐阳讲述 我的表弟叫小迢子,他是一个美国人。说实话,有时候我真想把小迢子的“他”写成“它”。我发誓我完全没有别的意思,因为我外婆说,“它”从来就没有像正常人那样走过路,而是像小狮子那样上下蹦跳。他住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从他住的地方到那个原始森林边上,他几乎都能叫得出那些地上地下的朋友,杰克,玛丽,巴顿,这些不是什么小学同学,而是大头黑蚂蚁、瓢虫或者松鼠什么的。  相似文献   

16.
方向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来到这里旅游,但是在未经开垦以前,这里不过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偏僻地方,这儿的人从小到大都从未走出过沙漠。据说,这里的人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因为他们无论怎样尝试都走不出去。  相似文献   

17.
人生风景线     
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心里痛苦得过不去,仍然坚持继续走下去,走着走着,就有奇迹出现了。佛学院的一位禅师在上课时把一幅中国地图展开,问道:"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偏要走弯路呢?"学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简单     
简单不是肤浅,不是无知,而是坦诚,是直率。社会好比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上演着自己的剧本,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大幕徐徐开启,有些人使劲地往台前挤,往灯光下挤,为了多一个亮相,多一个镜头,他们几近疯狂,甚至不惜暗中在脚底下使上一两个小伎俩;有些人戴上了面具,上演着违心的故事,说着违  相似文献   

19.
刘燕敏 《红领巾》2014,(12):7-7
比塞尔村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英国人肯·莱文发现它之前,它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夏末和声     
不是所有的树都要成材,不是所有的路都有岔口。风轻轻一吹,就把我从一个路口吹到了另一个路口。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样,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什么色彩了,那些喧闹与纷繁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他们眼里只剩下一些天空的颜色。我的生命也许就是这些桀骜不驯的树,恣意生长,淡淡黄尘中,暖暖阳光里,像云一样飘着。没有人会记得我,作为一棵树,是没有必要记住这些的,泥土记住了这一切。一棵树曾经承载过的一切,泥土都承载过,除非它死了,泥土也会是它最后的微笑。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一辈子有多长,谁也不知道树最后会长成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