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江苏高教》2022,(7):21-29
现代性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是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一种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精神气质”,给予普及化时代的大学发展一种未来取向、空间延伸及制度性反思,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当前大学发展中存在着个体主义宰制的“有界”发展理念、脱域机制异化的“虚空”发展理念、工具理性遮蔽下的失衡发展理念等问题。大学作为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术组织,在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探索更加卓越的学问作为目标之时,应该建构适应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性存在、软边界组织、平衡发展等理念。  相似文献   

2.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关键在于应具备"现代性"水准,这就必须在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学发展及知识发展的基础上去把握。既要继承和借鉴以中世纪传统大学、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及19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大学的优良传统,也要顺应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更要充分体现引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大学宗旨,建设具有国际性、开放性、未来性及鲜明个性等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虽然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阐述“治国安邦”这一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但也为我们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现代大学的本质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大学是一个独立地从事培养人和发现、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教育的解构和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教育上,后现代主义以其一贯的反传统姿态,对现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育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解构和重构,对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弊端,解决伴随现代化带来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性合理化地建构秩序的境遇下,知识分子经历了从立法者到阐释与批判者、从"异乡人"到"定居者"的转向;大学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压力之下也相应地走出"象牙塔",踏进"服务站"而蜕变成"多元化巨型大学"并晋升为社会的"轴心机构"。随着学科知识的日益专门化、学术生活的日趋秩序化,知识分子获得来自"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承认越多,其对抗正统与教条,不轻易被政府或集团收编,对权势阐释真相的独立本性与批判潜能则越少。此一现代性悖论,是高教研究直接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道玻璃墙。  相似文献   

6.
市场监管作为政府一项具有特定内涵的独立职能,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已取得人们的共识。然而由于受传统行政理论范式的影响,我国市场监管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履行。本文以治理理论范式为视角对我国现行市场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与解读,并进而尝试提出重构我国市场监管体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抑或师资队伍建设,无不以学科为基本单元来划分和组合,学科是大学集这三者于一体的重要基地。从根本上说,大学的声誉仰仗各学科水平,大学的生机源于各学科活力。因而,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抓好学科建设意味着抓住了大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现代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认为大学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场所,一方面研宛高深学问。一方面“教授高深学问,齐成硕学闳材”,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从四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治理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治理在大学系统内的推行,大学治理已逐步成为具有确切内涵、被广泛使用的核心词汇。考察大学治理的内涵及现实,分析大学治理中“去中心”与“元治理”、后官僚制与官僚制、民主与效率这三对主要矛盾的关系,可以发现,大学治理在秉承后现代性理念的同时,不应完全抛弃现代性的某些本质内涵,应体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与交融。  相似文献   

10.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办学体制。现代大学制度应该符合大学的基本特性,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当是国际性与本土化的统一。我国大学存在着批判精神的流失、演进逻辑的失衡、教学科研评价制度失衡等现象。现代大学制度的重构关键要培育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要处理好政府、社会与大学的关系,要完善高等教育法规,要建立高等教育的中介评估与认证制度和健全的学术评鉴制度,大学内部应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略论大学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制度是一种动态存在的行为规则系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过程即大学制度重构的过程,是新的规则要素、结构融入原有制度系统和个体认知、价值取向和行为结构的过程。大学制度重构主要包括大学制度设计、大学制度遭遇冲突、大学制度实施中的博弈等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性发展的三次浪潮中,大学理念逐渐走向多元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理念充满矛盾与交错、对抗与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理念的灵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基石,市场主义与国家主义是大学理念的生存机理。当代大学正处于多重转型当中,追寻自身内在的精神家园、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平衡,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全球化时代"国家、社会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现代性构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历史积淀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精神涵括自由、民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出现了消解危机,其表征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术失范日益凸显、人文精神渐趋衰微。鉴于此,欲重塑大学精神,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建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西方政治现代性有自己的价值观主张,理性、自由和正义的理解都依附于政治现代性的阐释。生存于政治之中的大学在这一背景中世界观异化,精神世界荒芜,大学理性走向工具理性,大学制度的道德性萎缩,大学逐渐自私化。大学的道德理想在这一时代空前失落。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以来,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成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在收获成功的同时,却面临大学理念偏失的危机,行政化趋势明显、趋同化现象严重、商业化愈演愈烈。检视大学理念的偏失,重构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应当从厘清现代性概念入手,在阐明现代性思想核心(即理性和自由)的基础上,提出应从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两维度来重建现代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学视角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系统中的各生态因子通过长期的磨合,已经趋于稳定。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后,使得其教学目标、模式、教材等都发生了实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引起各因子之间的失调。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重构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应该如何重构,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以求重新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具有丰富内涵和“双面性”。现代性与现代大学相互影响和反映,现代性为现代大学发展拓宽作用场域,给予面向未来和现代化的方向,提供时空延伸功能,并引发理性反思,现代大学也为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支撑。然而,现代大学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存在迷失于现代性困境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功利取向的宰制使现代大学精神式微、技术理性的侵蚀使现代大学理念弱化、进步强制的钳制使现代大学教育性功能窄化等,这造成了现代大学根本任务的偏离和教育使命的削弱。现代大学发展要回归原点,可通过澄明根本任务与精神、凸显重要特点与价值、彰显使命理想与追求来重塑现代大学的发展旨向与基底。  相似文献   

19.
民国私立大学师资管理有教师聘任、薪酬体系、培训进修、民主治校等制度性规范和校长情怀、熟人关系、个人利益和政治因素等非制度性因素,呈现出公私并举的制度性安排、兼任教师比例高、教师流动性大、浓烈的人文关怀等特点。民国私立大学师资管理经验对当下民办高校师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注重法律法规建设,营造有利于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强化人文关怀,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20.
清代自康熙中叶后,内地人民开垦蒙地的禁令松弛,在鄂尔多斯逐渐形成了一个汉族移民群体。为解决汉族移民管辖问题,鄂尔多斯的行政体制发生调整与重构。这种调整与重构分为两个层面,即蒙旗在其内部设置相关组织、人员,国家设置相关职官。汉族移民与鄂尔多斯蒙旗的融合,以及鄂尔多斯行政体制的重构,都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也存在着各种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