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威 《中国教师》2011,(16):11-13
<正>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专注儿童成长,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我大致从四个方面来谈。一、在成长中的"教"与"育"其实,我站在这里有两个角色。第一,我可以作为学前教育行业社会力量的一个代表。第二,我是一  相似文献   

2.
闵后雄 《湖北教育》2006,(12):58-58
苏霍姆林斯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是一个木匠,在夺取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因而,家庭生活贫困而动荡。然而,他有一个温馨和睦而又生机勃勃的家庭环境。在这个家里,大人从不大声呵斥,更不责打小孩,一个目光,一个表情,就足以使孩子明白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  相似文献   

3.
记不清是哪本古书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群孩子在玩耍,忽然发现大路旁边的一株树上结满了鲜艳的果子,众小儿争相跑去摘,惟有一个小孩站立不动。别人问他,他说,树在路边,人来人往而果子仍在,一定是果子苦涩不好吃。众小儿摘下果子一尝,果然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5,(5):F0002-F0002,3
“今天,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如今的教育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课程,是不可替代的课程。为人父母者都面临着观念更新、角色转换和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我们需要透彻想明白一个看似很绕的道理:即未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需要怎样的家长。  相似文献   

5.
有人在微博晒出一本儿童读物,其中一篇题为《一只丑小鸭的悲剧》的故事让网友直呼“接受不了”。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丑小鸭在听完鸭博士讲述的“丑小鸭”的故事后,也坚信自己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遭到妈妈的否定后,固执的丑小鸭选择了离家出走。不过,它却并没有像童话中的丑小鸭那样如愿变成白天鹅,而是被一名家庭主妇宰杀,烹成了_一道佳肴。  相似文献   

6.
王巍 《甘肃教育》2013,(21):94-95
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工作,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精良的发动机。我们希望,这个精良的发动机会启动孩子的一生,承载着家庭、社会的期望,勇往直前。而现在,我们发现,那些业已打造成功的发动机,运行效果并不叫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大家好!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是为我们的孩子做一些研讨,在座的各位有些是我的老朋友,有些是我的新朋友,我想和大家探讨的主题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中国家长不合理的教育期望中国的教育是要孩子上大学。在座的每一位都想着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能上一般大学绝不上职业类大学,能上清华、北大绝不上一般类的重点学校,这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上名校!  相似文献   

8.
李明哲 《山东教育》2003,(35):28-28
语文课上,我们在学习《宋定伯捉鬼》。师:宋定伯是一个……的人。(板书)请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生:宋定伯是一个有智谋的人。生:宋定伯是一个有胆识的人。生:宋定伯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我注意到董清欲言又止,就示意她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董:我觉得宋定伯是一个骗子。这——我一下子愣在那里。“阅读提示”中编者对宋定伯所持的是肯定的立场。师:董清同学提出宋定伯是个骗子,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学生散读、思考、交流)生:我赞同董清的看法。宋定伯装神弄鬼,一再欺骗鬼,极其伪诈。鬼不知宋定伯的险恶用心,坦言相告,泄漏了天机,遭到宋定伯…  相似文献   

9.
10.
林裕辉 《福建教育》2005,(5A):13-16
日头行将西沉。伴着落日余晖,放学的孩子三五成群,四六成簇,络绎走出校门,走在乡间的小路。不知谁起的头,人群中有人唱起——  相似文献   

11.
聂红 《教育导刊》2009,(9):49-49
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习什么?笔者认为,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会自理,学会合作和想象是理想幼儿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在“统计”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六一’就要到了,你们想怎样装扮我们的教室?”在孩子们想出了要买气球时,教师马上问:“买哪几种颜色的气球?”“我想买红色!”“我想买绿色!”……天真的孩子,多彩的颜色,我想孩子们的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可奇怪的是当孩子  相似文献   

13.
陈思 《陕西教育》2005,(9):46-47
陈蓓,我们的女儿,已经4岁了。回首过去的岁月,有的是对拥有蓓蓓的满足、感激和庆幸。孩子的妈妈今天居然叫孩子“贝儿”,这个称呼凝聚了我们对女儿的多少爱、多少感动,以及由此在而生的多少创造和妙想!  相似文献   

14.
姜茏芳 《小学校长》2006,(2):16-16,11
对于语文而言,它不像数学那样,教材目标指向非常明确。语文就是“一百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感悟会有所差异,所以,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其教学的目标会有所不同,可以说目标是由每个教师自己制订的,尤其是“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这两维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教学,这本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但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随意性、盲目性、无确定性,甚至可以说是无目标性,以致造成学生语文课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没来上课也没什么问题。语文课占的时间最多,可收效不容乐观,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语文课的目标问题。在课堂上,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我们有没有想过:给孩子长点什么?  相似文献   

15.
我经常对儿子说“真笨”这个词,尽管很多时候是无意中说的,甚至是带着爱意说的,可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我还会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有时,在朋友、外人面前还有意表现得很谦虚:“我儿子不行,挺一搬的,不能和那些好孩子比。”结果,经常淹没在这些负面的信息里,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2010,(7):4-10
相关研究表明,3岁~6岁是幼儿学习阅读的关键期,那我们的家长该如何把握好这个阅读关键期,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图书中找到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呢?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是不是也该阅读不同的书籍呢?为此,我们特地为亲爱的孩子们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智慧成长。  相似文献   

17.
梁小桥 《家长》2013,(1):37-38
一次我和儿子铁锤说起我的朋友给他小孩讲数学题,如果讲过三遍小孩还不明白,他就火了。铁锤听后说:“他讲了三遍都没给孩子讲明白,他自己不检讨,凭什么和孩子发火呢?” 一道题你会做是一种能力,不仅自己会做还能让别人也懂,这又是一种能力。 讲题前事先做好功课 有的家长事先不做功课,不了解孩子在这道题中的问题具体出现在哪个环节,拿过来题目就讲,几遍下来,孩子依旧是一头雾水。所以给孩子讲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读到了这样两则故事,慨叹之余,觉得耐人寻味。故事一:一次,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考察。上海的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特别安排了一位资深的中学特级教师上课。上课时,教师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下课前30秒,教师问:“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19.
我国老一辈的革命家,在给子女留些什么这个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深深懂得“遗财”不如“遗德”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让爱子毛岸英身背行李去拜老农为师学种田;抗美援朝战争一打响,又将他送到前线,最后牺牲在朝鲜战场,成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英雄。朱德同志一生俭朴,两袖清风,生前曾多次对孩子们说,我死后你们没有什么可继承的。房子、家具都是国家的,我的那些书你们可以拿去留着读。临终时,他老人家交代夫人康克清把多年积攒下来的两万元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读到了这样两则故事,慨叹之余,觉得耐人寻味。故事一:一次,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考察。上海的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特别安排了一位资深的中学特级教师上课。上课时,教师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下课前30秒,教师问:“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