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作为西部大省(区),具有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农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广泛开展农牧区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2005年,三省(区)进一步增强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探索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在此基础上,2006年将继续狠抓落实,不断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青海大力推动东西部、城乡间联合办学2005年是青海省中职招生取得较大突破的一年。根据全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2000年,我作为浙江省首批赴四川省支教教师的一员、杭州地区职教系统对口支援乐山地区的代表,去四川乐山五通桥竹根职业中专任教。期间,我们实地考察了四川乐山等地职教发展的情况,感受很深,现对西部职教面临的困惑作些思考。一、西部职教发展的困惑及原因1经济发展的制约性较大西部地区集中了53个少数民族和80%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7%,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4.7%,且西部地区极大部分是老少边贫地区。所以,西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用“低…  相似文献   

3.
坐落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资源大省和经济发展重地。2005年,在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三省都较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中职招生任务.开创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2006年,三省均提出.要乘势而上.再进一步,确保中职扩招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中职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作为西部大省(区),具有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农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广泛开展农牧区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开发和建设的空间十分广阔 ,带给职业教育的机遇将会更多 ,提供的条件会更好 ,我们要抢抓机遇 ,积极参与 ,既要为大开发服务 ,又要在大开发中不断自我发展青海省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盐化工、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西北内陆省。近几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 ,青海省的职教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截止去年底 ,青海省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13所 ,在校生36971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4.1 % ,改革开放以来 ,累计培养各类中、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10万…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对西部农民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西部农民职业教育存在"农"性不足、教育形式单一性与农民需求多样性矛盾突出、师资数量不足与质量参差等问题。坚持"农"性、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多样化教学,培育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中国西部农民职业教育困境的破解之策。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在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西部人才资源开发,既是西部大开发的组成部分,更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教育政策时刻与教育发展步伐及发展程度联系在一起,作为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育政策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升及教育的发展。西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落后,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及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实际看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政策取向,提出扶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培训机构等四项建议,以期促进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的,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素质,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从分析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特征入手,认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存在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集约化程度不高、教育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要推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必须立足公共财政,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制;顺应社会需求,建立市场化的教育供求机制;加强调控引导,建立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集约化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时代命题,赋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使命。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在历史逻辑上同根同源,在理论逻辑上同向同行,在实践逻辑上互促互补。基于此,职业教育具有赋能西部地区共同富裕人才值、产业值、公益值和开放值的架构逻辑,进而助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行动逻辑必须明确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标准,构建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商式的共治格局,搭建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交流平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水平、产业发展质量、社会治理秩序与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的全维进阶。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中职教育也是如此。2005年,教育部提出中职扩招100万的任务后,西部各省(区)经过各地教育部门和职教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从本期系列报道开始,我们就走进西部,纵览在面对2006年继续扩招100万的艰巨任务与严峻挑战下,西部各省(区)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3.
省教育厅召开全省职成教年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教育部2005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开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文件已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一、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2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  相似文献   

14.
西部博览会     
范泛 《初中生辅导》2010,(Z2):90-92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简称"西博会")始创于2000年,是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七部委及十二个省区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  相似文献   

15.
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探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要改变西部特殊教育落后的状况 ,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保证。西部现有的师资培训存在模式单一、数量少、层次低、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制度等不足 ,针对西部地区的人口众多、民族文化丰富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西部师资培训模式构建的新思路 :发展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训 ,完善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后培训 ;逐步实现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训的双向融合 ,注重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立 ;师资培训课程内容的构建应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 ,同时兼顾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有机结合 ,推行“小松树”服务计划模式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特殊教育师资匮乏的难题 ,有效地实行师资培训 ;加强特殊教育管理的横向联系 ,逐步形成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保证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 ;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 ,建立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教育资源中心 ,资源共享 ,提高师资培训的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 ,实现远程师资培训 ,提高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流域巾上游,是全省的农业大县,虽然著名的佛教圣地塔尔寺座落其境,但由于全县大部分乡镇地处浅山地区,工业不景气、农业发展滞后,致使57.4%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面对现实,近几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十五”期间“努力实现向特色农业强县.旅游观光大县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发挥在外留学人员的作用,教育部从1993年起就开始组织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并早在1996年正式启动了“春晖计划”。1997年,教育部组织留法学者支持西部建设团赴甘肃为国服务;1997年、1998年、1999年,教育部先后三次组织在外留学人员参与辽宁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在优势政策的驱动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我们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地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时代飞速发展,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由于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突出,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与西方地区农村老师的工作实践严重脱节,而不被农村教师认同,即使国培计划也难免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应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融合监控和评价机制,保障经费,提供多种培训形式,增强中小学自主发展意识等多方面着手来发展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促使我国西部地区加快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对在职职工的培养成为促进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关键。本文是在分析西部地区在岗职工学习时间不固定学习目的性强等诸多特点后,提出建立一套适合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