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清末学务场域的考察,发现地方社会中的废科兴学活动是一场权力角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层士绅的权力体现了强劲的扩张态势。处境困窘的地方官联合生计被夺的下层士绅进行了猛烈的反击。研究表明:在清末,地方官失去了在地方社会的占绝对优势的支配地位;将士绅想象为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利益和共同的文化生活,因而一味地采用整体化研究方式,不足取,“上层士绅保守下层士绅激进,”这个流行的说法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2.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 学习目标是由不同层次的目标群组成的,它包括整个学段的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在这一体系中,每个下层目标都是其上层目标的体现,而每个上层目标又都对其下一层目标有制约作用。由此可见,学习目标是由一系列目标群组成  相似文献   

4.
人类生活在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里,语言与话语几乎是人类生活的一切。它联结、沟通并维系着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诗人说,人的真实生活是对话的相遇;哲人说,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一些碎片,唯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才能使这些多元的思维碎片形成整体性思维;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我想,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的心灵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  相似文献   

5.
人类生活在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里,语言与话语几乎是人类生活的一切。它联结、沟通,并维系着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诗人说,人的真实生活是对话的相遇;哲人说,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一些碎片,惟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才能使这些多元的思维碎片形成整体性思维;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我想,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的心灵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东汉末党锢之祸中宦寺地位的界定毫不例外地持否定态度。但党锢不失为下层 民众中产生的宦寺集团在下层民众起义前寻求向上社会流动的一种尝试,它与汉末的黄巾起义一样,是 下层民众改变生活境遇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宦寺是革儒学上层的命,黄巾是革黄帝的命,都是在汉帝 国制度之外争取权力的斗争。不轻贱黄巾起义中的民众,就不应该轻贱党祸中的宦官。  相似文献   

7.
唐朝历史悠久、社会繁盛,音乐家和乐人众多,其种类涉及不同地位的人群,既有上层阶级的乐官、中层阶级的文人音乐家、下层阶级的家伎、又有西域的胡乐人等。他们在音乐导向、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乐舞结合、音乐交流、雅俗胡乐融合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人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个人对活动对象、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利,它是相对于外部力量而言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与可能;二是表现在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力,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9.
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人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个人对活动对象、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利,它是相对于外部力量而言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与可能;二是表现在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力,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主体意识的强弱与是否得到高扬是文化独特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在古希腊神话中,从创世神话开始直到英雄传说,几乎每个故事都在言说着人在世界万物中的主导地位、支配地位。这反映了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成长和高扬。这一成长历程具体表现为主体的人与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不断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相似文献   

12.
[病例]一个两层的书架,上层放书的本数是下层的5倍,如果从上层取出100本放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放书的本数相等。问:上、下两层原来各放多少本书? [病症]因为上层比下层多放100本书,所以下层原来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几千年的官僚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一种纲常等级秩序思想,但在这种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中却沿袭着相对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度,并得到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这表明,科举制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后期,夷夏观念的演变是复杂的。就下层民众而言,他们仍然依据传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盲目排外;而在上层,夷夏之辨的演变则呈现出两种趋向:一种是在文化层面发挥夷夏之辨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  相似文献   

15.
两汉时期《山海经》的传播者有四类人:帝王,学者,文学家和民间传播者。这些传播者形成两条平行的传播路线,一条是处于上层的王公贵族、学者和文人中进行,另一条是居于下层的民间画工艺人的传播。无论是居于上层的知识分子,还是下层的画工都是集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具有二位一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家国同构的宗法伦理型社会,整个社会是由不同地位、身份的人组合成的等级有序的网络整体,每个个体都处于特定的宗法等级关系之中。个体在政治、经济、伦理方面的缺失,形成了中国古代臣民的依附型人格和政治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玩耍的童心,这种童心依靠玩具而释放出来;教育学家认为,玩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儿童的智力。就孩子而言,玩具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师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对于语阅读教学而言,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天石 《教育》2009,(12)
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  相似文献   

20.
随便与约束欧洲人比较死板,喜欢拘泥于细节,德国人和英国人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美国人则不然,待人处事上表现得灵活而随便。几乎每个英国绅士都知道他们应该怎样做才不失绅士风度;而美国人,尽管有关礼仪的书充斥于市,却很少在礼节和习俗上统一起来。除了在上层社交场合,美国的普通民众在社会交往中大多摆脱了种种不利于人们接近的等级性清规戒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