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野  田翠勤 《科学中国人》2010,(2):126-128,F0003
运用能量释放公式(地震公式),通过对汶川5.12地震(主震级为8.0级,震源深度为14公里)能量释放状况的分析,并通过与相近(主震级与震源深度)案例能量释放状况的比较。认为;汶川5.12地震,若主震级为8.0级,则震源深度为14公里的实测结果远小于实际震源深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7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哈佛CMT目录和美国NEIC地震辐射能量目录,研究了全球范围内震源深度大于70km的地震的辐射能量与地震矩之比(或称折合能量)随地震矩的变化及其与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震源深度为70~400km的地震,折合能量随地震矩的增加而降低;对于深度大于400km的地震,折合能量随地震矩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征与浅源地震似乎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应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高陵4.4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161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比原始定位结果更加收敛集中.高陵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7km,地震序列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8km,平均值为6.9km.  相似文献   

4.
地震小词典     
一、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二、震中:震源垂直向上与地表相对应的地方。往往是一个区域,常称为震中区。三、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小于 6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  相似文献   

5.
运用传统的绝对地震定位方法,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相对定位方法(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华北地区(110°~120°E,35°~42°N)1993—2004和2007—2012年间发生的17 315次地震进行地震重定位研究.经过两次定位后得到11 453个地震的震源参数,重定位后震中分布形态更加清晰,向活动断裂两侧收缩,与区域构造呈现出更加密切的关系.重定位后的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3~18 km范围内,约占地震总数的88%,表明华北地区的发震层主要位于中上地壳.约有97.6%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0~23 km,由此推测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下界面约为23 km.新河地区地震重定位后震中位置清晰地呈现出NNE向条带状分布,与新河断裂的走向一致,在垂直于新河断裂走向的剖面上,地震震源呈现上陡下缓的"铲状"形态.在唐山地区地震重定位后地震分布表现为唐山、滦县和迁安3个震群,在唐山断裂北段呈现出2条明显的断层,东边断层比西边略深.  相似文献   

6.
震源深度是研究地震信息的基本参数之一,也是目前地震学界最难准确测定的参数之一。本文选取湖北秭归MS4.7地震,运用F-K方法模拟得到不同深度垂向(Z)、径向(R)、切向(T)的理论震相从中识别出sPL与实际波形进行拟合比较确定震源深度,并且参考前人用波形反演和双差定位法测定的结果,最后确定震源深度在9-10km。另外,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近震深度震相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近震深度震相确定震源深度方法的可行性和存在的不足,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地震化石是暴露地表的古地震遗迹。对形成于地壳较深层次上的地震化石开展综合研究,可以直接获取有关震源破裂过程和方式、震源附近的地质构造背景、孕震环境条件以及相关的震源参数等重要信息和数据。由于大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5~15公里的深度,这个深度上的温度、压力条件与地表不同,其地质结构和介质性质目前也无法确知。以往有关地震成因的种种解释,大多根据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或者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推断,给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总结并可视化欧亚地震时空规律,对于掌握欧亚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有一定参考意义。方法:本研究摘取欧亚地震带区域自1986年到2016年间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据不完全统计48次),应用数学统计,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欧亚地震带在30年间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在时间上来看,欧亚地震带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时间间隔很短,地震频率非常高,春秋两季的发震频率明显大于夏冬两季;春季的震源平均深度最高,以春夏秋冬为序震源深度依次降低;地震平静期和活跃期交替出现,周期性明显,且与太阳黑子活动联系密切。在空间上来看,欧亚地震带的7级以上的地震高发区集中在亚洲,高密度区为东南亚,西亚以及我国的西南地区;从动态分析来看,欧亚地震带高密度区的移动轨迹呈锯齿状向东迁移,目前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及我国的西南地区。结论: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时空规律明显,未来几年内,欧亚地震带应该处于平静期,但仍要警惕地震中心向东移后,缅甸、印度、中国西部等地区发生7级以上特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受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西南和西北处于欧亚地震带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关于地震的记载历史超过3000年。根据记载,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12月20日,地震造成甘肃、青海两省131人死亡,980人受伤。与积石山地震发生时间仅仅相隔1天,12月19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同样是10千米,但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1月22日清晨5点59分左右,日本福岛县海域发生了推测震级为里氏7.4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25千米。由于地震引发海啸,有1.4万人转移。日本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在福岛县与宫城县,海浪高度达3米。此次地震和海啸并未造成重大灾难,不过让人们回忆起最近和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鹤岗市关门嘴子水库位于小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区,三江平原西部,是以城镇供水、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应用双差定位法,对水库及附近地区地震155个无震源深度观测资料进行小震精确定位研究,得到了所有地震的震源深度,讨论了关门嘴子水库及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活动断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工作中,对激发的有效地震波要求有足够的能量、显著的频谱特征以及较高的分辩率,才能查明地下深度范围地层的构造形态、岩系分布和目的层赋存情况,更好的为资源合理开发服务。本技术针对现阶段地震勘探常用类型的激发震源分别进行分析其优缺点,以及怎样合理利用震源提高资料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3.
雅鲁藏布江流域浅层地温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江流域是西藏粮食主产区,其地温的演变规律,对研究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形式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利用近36年雅江流域5、10、15、20cm地温资料,分析雅江流域地温的演变规律,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雅江流域5、10、20cm地温与海拔高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局部地形对浅层地温影响显著;近36年雅江流域各层地温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增幅为0.20℃/10年,增温幅度以15cm层为最大.增温主要表现在冬半年;年内各层地温最高值基本都出现在6月份,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份;5cm层对冷暖气团引起的升降温过程反应最为敏感,越向深层反应越迟缓;夏半年地温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冬半年随土壤深度而上升;雅江流域地温年振幅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各地向下衰减速度不均匀;地温突变主要发生在雅江中游的拉萨,且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雅江中、上游地区浅层地温以异常偏暖年份居多,而下游则以异常偏冷年份居多.在异常年份中,20世纪70、80年代多异常偏冷,90年代后均为异常偏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认为只有当潜在震源区中心眯离场点距离(R)很近时,潜在震源区面积减小,地震烈度、地震动值加速度越大;反之人相反,并且当R〉40km时,潜在震源区范围不确定性对地震度,地震动峰值和加速度的影响搬小;不令地区或地震强度如何,潜在震源区范围的不确定性对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规律相似;相比较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对地震动峰值国速度的影响较对地震烈度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地温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地温和气温、日照时数、蒸发量均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与降水量的负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6月~9月,5月份平均风速和0cm地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气枪震源和电火花震源作为两种最主要的海洋单道地震震源,由于其技术特点的不同,它们的应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两种地震震源的发展历程,接着从声学基础理论对单道地震勘探反射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介绍了气枪震源和电火花震源的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并对典型的设备技术参数和海上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两类震源的实际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作层(0~20cm)地温是影响作物适宜播种的关键因素,春播期早晚决定着生长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粮食产量。文章利用1971年~2016年赤峰市14个站的0~20cm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46a来赤峰市春播期浅层地温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各站春播期平均地温呈现升高趋势,升幅为0.23℃/10a,大部分站点浅层平均地温与同时期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增温幅度相当;空间分布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大田作物开播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东南部4月21日,西北部5月1日。  相似文献   

19.
地震勘探领域,可控震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陆地地震勘探项目中。互相关检测技术是可控震源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针对常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互相关检测方法,当在采集过程中出现强、中脉冲噪声时,会在相当长的时窗内造成噪声水平提升的问题,采用阈值多级中值滤波可控震源数据检测方法,通过对实际可控震源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证明利用阈值多级中值滤波可控震源数据检测方法,有效实现了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数据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提高,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距离震中较近的定日县、拉孜县居民都有震感。地震的监测和风险防范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地震波信号传到地震台网,据此得出地震震中、震级、发震时刻、深度、破裂机制等参数。地震监测如何做到"又快又准"是我国科学家长期以来重要的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