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省级大气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阐述了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队伍、信息化平台等的建设与实践,介绍了在中心建设中取得的建设成果与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11年,2013年被评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6900m123456、室外实验场地近4万m~2,仪器设备3400台套(总价值12300万元),国家层次的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实践教学人员130人。  相似文献   

3.
大气科学专业以培养从事现代化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提升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建设大气科学教学实验室,改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技术方案,改革创新教学实验方法与手段,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本科实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163-166
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做法和经验。该中心大力推进科教融合、资源集成、协同育人,将实验教学划分为基础认知实验、专业求证实验、业务应用实验、创新探究实验等4四个层次,将实验内容整合成综合观测、信息分析、预报预测、公共服务等4个模块,形成全方位、多触角、宽领域的创新资源集成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构建"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手段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等多项举措,促进数字传媒技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从学生获奖、教师教学成果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实验教学中心在促进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介绍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的构建,阐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系列核心课程建设、创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与成效.  相似文献   

7.
结合吉林大学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实践,阐述了中心建设的意义、教学理念改革思路和建设目标,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特色与创新、开放与共享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旨在对相关类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筑智能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江苏省省级建筑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体会,介绍了建筑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实验中心的特色建设及发挥实验中心辐射和示范作用等方面的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基于武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回顾了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历程,指出了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着重从提高本科实验教学的地位、实验教学改革、制度化的经费投入、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2):150-154
阐述了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实践,介绍了在管理与运行机制、仪器设备配置与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理念与教改思路、实验课程特色等几方面的改革创新成果,提出了目标规划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Ogbu's (1988) “cultural model of success” guides us in understanding one's success through historical, cultural, structural (normative),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Perceptions of schooling and achievement are related and affected by these important factors. Therefore, this chapt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its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Background literature on South Korea, such as its demographics and history, is used to introduc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South Korean education. Finally, a brief history of Korean education provides a context for th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