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力  梁伟  徐建波 《教师》2022,(25):111-113
随着市场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细化,地方高校传统的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社会的新要求,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日益迫切。针对当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建设新理念,文章以湖南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云+云实验”的实验举措、“赛学一体化”生态圈的构建、搭建教学辅助平台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授课内容与地方经济所需技能存在差距等问题,提出构建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案例驱动、赛研赋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以课堂实验为基础,以双师型人才培养为抓手、以竞赛研究为演练,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管理类教学严重滞后于行业步伐,对地方高校的教学构成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在工商一体化的背景下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湖南工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和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管理类专业近年来对以新学科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三所高校注重管理专业"业务整合、平台培训、特色发展、学科交叉、创新引领"的"五位一体"教育改革实践,符合管理实践,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创业素质和新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吉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改革为例,从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实践表明,改革方案成效良好,可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新办材料类专业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学校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所得结果可为地方高师院校开设相关工科专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升的客观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从理念更新,学科专业群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实践探索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往工科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案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我校初步实践.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能促进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淮海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教育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导向,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转型发展的机遇,地方应用型高校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以新工科教育理念正在进行专业内涵建设。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学监控和专业评估等方面重新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应重视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面向新工科建设根本任务,提出了采矿工程、测绘工程等矿业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这对实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系统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目前存在教学内容组织不科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考核评估方式单一等问题。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为例,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进行调整,精炼理论教学内容,理论课时由原来的44课时调整为36课时,而增加了8学时的工程实践课。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从灌输式教学转向自主学习型教学,从理论教学为主转向工程实践教学为主,从大众化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从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向创新型教学;同时,对课程评价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研究以测绘工程专业的测量学课程为例,创新沉浸式情境案例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与方法、丰富教学评价等,对既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创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也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发的产业变革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国家积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启动开展"新工科"建设。阐述了"新工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分析了"新工科"建设中地方本科高校的立足点,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合作教学、创新创业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文章以专业内涵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固化、课程体系陈旧3个问题为导向,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办学基础和特色,从升级专业内涵,制定柔性化培养方案,构建横向破壁、纵向贯通、逐层进阶的课程体系3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对"地下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以"短视频"辅助教学、工程设计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串联前序后续课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课程目标总体达成度分别为0.7633和0.7618,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关教学经验能够为同类院校新开该课程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工科"是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老动能持续调整与经济结构改造升级的新需求而提议的国家工程教育发展目标.在工程教育整体架构下探讨"新工科"理论蕴涵与主要特性,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当前的工程教育框架与"新工科"发展需求的不适性等瓶颈,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借助行业讯息融合、工程理念科学化、专业结构改造、产教融合培育、治理体制提升与优势资源竞争,实现和地方经济形态相吻合的"亲行业""注技能""重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工科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需求发展,专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路径.以大庆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建设和发展现状为例,对当前新工科发展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如何做好面向产业、服务行业企业相关工作,培养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集群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机械类专业学生存在的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欠缺的现状,分析了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配套措施不完善、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提出了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健全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良好氛围等措施促进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地方工科院校秉承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地方需要的具有工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其根本任务。通过研究,分析了影响工程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表现在对工程教育观念理解狭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欠合理、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去工化"现象严重等方面。以此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进行教学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对新工科的建设要求,分析了地方院校土木类专业建设新工科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培养不足、跨学科知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追踪行业新发展技术及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力度不够。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土木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思路和主要措施,即重构人才知识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协同育人体系,加大国际化能力培养和建设适应新工科要求的师资队伍。研究结果对土木类专业开展新工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学专业以培养化学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分析化学实验”是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内容涵盖食品、医药、环境、农业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分析检测,应用特性突出。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尝试性改革,将一些特定的实验内容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相结合,在保证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按照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开展实验,使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可以有效地与市场接轨。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化学化工类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质量,为国家分析检测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