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正>80%用户使用微信办公。中国用户活跃度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微信,并以每季度2.3%的速度增长。40%用户加入百人群为了企业内部的沟通,34.2%的人会基于拓展人脉而加入百人大群,37.3%的用户表示是被动拉入群。对于社交传播而言,下一个重点风口,需要更多考虑如何发挥评论的价值,打入用户的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意义,分析了社交媒体营销的内涵与主要工具,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策略,为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营销,宣传与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7.
正"品牌大使","内容经理","传道士"。人们常常用这些词来形容社会媒体经理一天的忙碌生活。要成为社交媒体经理中的佼佼者,他必须每天不断进行信息更新,参加会议,进行讨论交流,这些都要求一个社交媒体经理的高度在线效率。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下他们的一天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李宏  李微 《情报科学》2017,35(9):172-176
【目的/意义】随着部分使用者退出社交媒体和注销社交媒体账户,社交媒体倦怠的概念由此而生。但究竟 什么是社交媒体倦怠,社交媒体倦怠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机制如何,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 【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梳理了社交媒体倦怠的定义及其社会学意义,探究了社交媒体倦怠产 生的原因,归纳了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构建了社交媒体倦怠理论模型整合图,为社交媒体倦怠 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作为背景,构建了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信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所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来源可信度、传播渠道可信度、信息内容可信度、传者专业权威性、传者可信赖性、网络依赖以及信息客观性正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信任度的评价,评论质疑负向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信息可信度的评估,网络使用和信息完整性对突发事件信息可信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对美军军事传播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军对待社交媒体的态度从2007年以来经历了全面拒绝、政策审查和谨慎使用的过程。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美军对社交媒体态度的转变历程、社交媒体的利用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华 《现代情报》2016,36(12):164-169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不仅有助于发展与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而且有助于提高社交媒体舆情监控、社交媒体搜索、社会化推荐等方面的效果。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社交媒体信息研究、信息可信度研究、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指出国内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存在的研究面窄、定性研究多、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并提出应对中文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进行系统研究、进行自动评估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社交媒体用户和用户忠诚度的内涵,分析了社交媒体用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从用户体验、细节服务、用户黏性、服务宣传等4个方面入手,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交媒体用户忠诚度,提升社交媒体营销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社交媒体大量兴起,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比较分析国外社交媒体及其信息沟通模式,对我国社交媒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多维度归纳对比国外几种流行的社交媒体特征,提出交叉圈状型、去中心直线型、交互网状型及弱互动型4种典型信息沟通模式,并综合国外社交媒体发展优缺点,提出8条推动我国社交媒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国亮  张汇川  刘子嘉 《情报科学》2020,38(12):128-133
【Purpose/significance】This paper aims at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both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social media fa⁃ tigue on dis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of user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mobile, as well as revealing the different of use intention of users under pressure.【Method/process】According to Stressor-Strain-Outcome framework and data of 306 mobile social media users,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tructural eEquation Model.【Result/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formation overload and technostress both can increase the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there is also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ocial media fatigue. Social media fatigu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dis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although fear of missing out can reduce dis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the impact is in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本研究对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对2014-2019年的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研究进行系统归纳,梳理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总结] 分析发现近年的政务社交媒体研究多为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主题集中于政务社交媒体的运营管理、内容挖掘、应急管理、功能与作用。现有研究存在着数据来源较为单一、数据分析方法有待优化、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范式等方面的不足,并从政府和公众两个视角为政务社交媒体的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档案工作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良好的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也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和利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社交媒体的发展,给传统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社交媒体的优势,不断完善档案服务和利用工作形式,提高档案服务水平,促进档案工作在新时期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邢云菲  王晰巍 《情报科学》2022,40(9):176-184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中网络舆情在演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意见分化、对立或集聚,进而产生网络声讨或网络对峙的群体极化现象。研究旨在通过梳理国外社交媒体中群体极化的发展脉络与研究主题,为我国相关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将国外社交媒体群体极化研究分为主题发现阶段、主题发展阶段以及主题成熟阶段,并深入剖析在各个阶段下的发展脉络。【结果/结论】本文通过对该主题的整理和分析,总结了五项国外社交媒体中群体极化研究热点,包括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群体情感或观点极化、群体极化的仿真预测、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群体极化的管理策略。最后,提出未来可从网络谣言传播中的群体极化、内生极化与外生极化以及群体去极化等内容展开进一步研究工作。【创新/局限】系统性梳理社交媒体群体极化的国外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结合信息管理学科研究主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郭俊华  徐倪妮 《现代情报》2017,37(2):157-162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应用社交媒体,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韩国政府部门从2009年开始积极应用多种社交媒体工具,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增加了政府透明度及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本文从应用动机、政策和举措3个方面分析韩国政府应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及效果,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9):131-141
[目的/意义]对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把握国内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的发展动态。[方法/过程]以CSSCI期刊库2012-2018年发表的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相关理论和模型、因果分析框架、未来研究方向三方面剖析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采用的理论模型最多的是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其次是技术接受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的因果关系分析框架,将纷繁复杂的前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和结果变量都囊括其中。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