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封建特权思想典型的"官当"思想,现今依然严重影响着中国的现代法制建设。官当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魏晋南北朝、消失于元朝,其设立的最根本原因是对于封建等级特权的维护;官当制度的特权思想对当今我国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有根深蒂固的负面影响,所以,肃清"官当"流毒,对建设法治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保来 《天中学刊》2001,16(4):75-75
“官当”,即以官抵罪,也即官吏犯罪,可以其官职来抵消其应受刑罚的全部或一部分。“官当”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刑罚制度。 官当之法始于晋。晋律中的“免官比三岁刑” [1](P945),是我国刑法史上最早的以官抵罪的法律规定,但晋时尚无“官当”之名。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律才正式使用“官当”的名称。陈律规定:“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并居作。其三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一年赎。”[2]北魏也有官当之法。北魏律规定:“王官阶九品,得以官爵除刑”,“五等列爵及在官品令从第五,以阶当刑二岁;免官者,三…  相似文献   

3.
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文本是《唐律疏议》,其中的十恶、八议、官当等,特别是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体现了儒家的礼观念,是一部礼法共用的具有宗法性特征的法典。  相似文献   

4.
“官当制度”是封建法律的适用原则,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这种特权制度也随之被废除了,但是,它的特权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并没有从我们当今法制社会中完全消除。为了彻底铲除这种特权思想的影响,为了净化我们的司法圣坛,有必要对“官当制度”进行剖析。本文从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发展过程以及对几千年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影响进行阐述,使我们了解认识它的危害性,进而寻求铲除其影响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评语全面客观反映学生面貌,当阳市官当中学明确要求,评语必须经“三评”,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三个环节构成。 针对班主任写评语过程中对学生表现过于直露的  相似文献   

6.
唐朝后期从法律条文上说,除了沿袭前期的规定以外,还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法规,主要表现在限制了“八议”和官当的适用、限制了赃罪自首的条件、扩大了官吏同职连坐的范围、明确了官吏去任仍要追究在任时所犯公罪等方面。但是,唐后期在实际处理官吏犯赃案件时不如前期严格,以致造成唐末吏治败坏不可收拾的局面,这是值得深思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清代从统治者到一般官员直至有产者阶层,都大力倡导、扶持和发展典当行业,清政府更使典当业的税收成为众多行业的最微者,尤其是大批的政府官员因受高额利润利益的驱使,纷纷加入到典当业的经营行列中来。清代的典当业资本之巨、铺数之多、规模之多、类型之多都堪称历史发展之最,皇当、官当、民当等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中国的典当行业达到了极盛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通过文化考试选拔人才的。如果碰巧考个“状元”、“秀才”什么的,最直接的实惠就是弄个三品五品的官员干干。若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也要看他官当的有多大。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当官看得比什么都重。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因为书读好了将来可以当官。当官有什么好处呢?自然好处多多。如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轻女作者说:“我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都当班长,到了四年级却啥也没当上,就整天闹着让我找老师帮帮忙,给他一个官当。”结果这位母亲真的找了老师,她儿子也如愿当上了小队长。当时有人问:“如果你的儿子长大了,让你帮他当市长,你也有办法吗?”我虽然一直没说话,但听了这话却在心里由衷地赞了一句:“问得好!”因为有些问题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努力去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材料: 北京某商厦公开承诺:如果小学生把废电池交给他们,按数量多少可获得从“列兵”到“少将军长”等不同的“军职”作为奖励。原来这是商家开展的一项旨在提高少年儿童环保意识的公益活动。有人批评说:用废旧电池换官当,有点不严肃。也有人认为:孩子当然不会把“官”当真,用这样的方法调动少年儿童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废旧电池回收难的的问题,何必求全责备。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  相似文献   

11.
经济犯罪法律制度的价值在于遏制和预防经济犯罪。在现代法治理念下,构建合理高效的经济犯罪法律体系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控制经济风险的有力保障。强化经济犯罪法律体系的预防性功能;建立灵活的入罪出罪机制;完善经济法规体系;构建严密、严格的经济犯罪法网,使经济犯罪法律制度更能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房屋拆迁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存在某些缺失,本文主要针对宪法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缺失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法律制度的变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即国家主导型和自然演进型。中国近代的法律制度变迁采取了国家主导型的变迁模式。采取国家主导型的变迁方式是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这一变迁方式导致了两个后果:国家悖论和民众对国家制定法的疏离。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莎剧《威尼斯商人》法庭审判中法理的灵魂。道德 法理的价值远胜于不道德 法理的价值。法理原则、社会道德、时代精神三者的统一,彰显出法理的客观性和导向性。从法律逻辑程序和执法的正义性等方面,也可认定鲍细娅断案的公正与合理。  相似文献   

15.
犯罪问题己经成为各国都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难题,如何预防和控制犯罪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近代学派分别以犯罪行为与犯罪人为重心,系统地进行犯罪分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犯罪预防措施,这对法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鉴于此,要想区别各种犯罪的异同,就必须研究它们的分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犯罪的预防与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6.
民本观念是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强调重民、责民、养民,要求统治者自律,蕴涵着较为先进的法律文化。这种观念在思想理念层面上与现代民主法制思想的许多主张有着共通之处。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家法律文化所包含的民主性精华,是发展现代民主,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前的日本刑事立法深受中国封建法律制度及文化的影响.明治时期,日本建立了以大陆法系为模式的近代刑法体系.现代日本的刑法体系则兼具了两大法系和日本固有法律文化的特质.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现代刑法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保障了社会生活的安定.  相似文献   

18.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相对应的一种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的大都是学年学分制,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学分制的法理基础作出分析,从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矜恤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特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古代家族主义和泛道德化的产物。矜恤思想对传统法制的影响体现在立法中,同时也贯穿于法律制度设计与司法实践领域。其在法律原则方面体现为追求立法简省、对特殊群体刑罚的减省和区分犯意、奖励自首;在律典中体现为赦宥、录囚、恤囚和存留养亲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有案件的上诉与复审以及对死刑的复核复奏。矜恤思想的现代化意义主要在于其揭示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体现的刑法谦抑底蕴和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各国法律援助的宗旨。只有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才能真正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目标。我国应从扩大耒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申请人的范围,加大专业法律援助人才的培养,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基金,对具有法律义务的律师建立奖惩制度等方面来构建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