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鲁迅的作品被视作中国现代主义的经典,但现代性本身也在被人们不断地重新解读和认识。后现代概念的提出,既是对现代性的继承,也是对现代性的背离。后现代性所具备的解构与消解内涵又与鲁迅的历史观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在这种文化语境中来看鲁迅的《故事新编》,可以看到鲁迅在开启现代性之门时对现代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境下话语模式突显出一个特性———后现代性,具体表现为对已有规则部分解构,对现存主体系统部分消解,呈现无序和多元化的态势;而网络语境下话语模式后现代性的体现是网络媒介、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7,(3):83-87
我国影视文化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具有精英文化的弱化与艺术性的缺失,商品特性的泛滥与主体性丧失等特征。由此而面临一系列困境和挑战,呈现为在科技中"复制",在欲望中"狂欢"以及在碎片中"拼贴"的后现代解构症候。当下我国影视生产应立足传统,直面现实,重构艺术价值,构建绿色、健康、繁荣的影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江苏卫视2010年开播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电视婚恋浪潮。这些节目的流行与当下所处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不无关系。中国当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浸染着后现代之风。文章主要从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反美学的审美判断、快餐化的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揭示后现代语境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文学代表人物J.M.库切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在《凶年纪事》中大胆地对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文学理念进行挑战,在论说和叙事之间嵌入互文性关联,但是作者既不做道德主题解构,也不以像是的先验含义来暗示小说形式,以此使得《凶年纪事》的文本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点.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正是西方后现代主义酝酿之际,各种文艺思潮纷纷涌现。桑塔格在此时发表了《反对阐释》、《论风格》、《关于"坎普"的札记》等多篇文章,后结集出版命名为《反对阐释》。在这些文章当中,桑塔格提出了新的批评理论,在文坛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时,她为先锋文化摇旗助威,她也因此成为新型文化的代言人。桑塔格留学法国的学习经历和美国当时的文化背景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促使桑塔格最终成为新型文化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语境中的《庄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化语境,赋予我们重新审视经典的视界,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解《庄子》,可以发现《庄子》在反对崇高、解构神话、以边缘立场反对中心强势话语的统治等方面都与后现代主义有相通之处,《庄子》和后现代主义代表了原始天真对抗模式化世界,以人类精神解放为其终极目的的一种追求,它通向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更为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对现代的批判与重构,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科学主义、技术理性等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并提出展望性的观点,以求呼唤一种积极的后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钱付良 《文教资料》2008,(10):20-22
在后现代语境下,<红楼梦>在内容上刻意对内容的消解而远离政治与意识形态,在表现形式上以"新奇别致"的审美游戏的方式来加以表现,在语言上则以形而上的意识对语言结构的颠覆来冲击封建理性主义的顽固结构体系.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语言方面都使人意识到是对封建传统思想的颠覆与解构.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主动性,对生活疏于观察,再加之语文功底不扎实,对写作更是缺乏信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本文试从后现代视野出发,以平等和宽容为精神内核,强调价值多元的写作教学,使写作呈现出一种向所有人的真实生活与潜在创意开放的姿态,以此对写作教学的提高提出一些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钢琴组曲这种体裁是舒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的标志,奠定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狂欢节》是他具有代表性的钢琴组曲之一,是他双重性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现实性与幻想性;形象性与隐喻性。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由诸多"后现代主义"哲学流派相互激荡而成的当今"后现代"哲学语境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诸流派与教育理念变革的视觉交汇为基点,探究教育理念的"后现代"元素,以激活各种异质话语,完成教育理念的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13.
敬鹏林  梁毅 《梧州学院学报》2007,17(4):60-62,74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伊格尔顿一直关注文化研究.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娴熟地运用文化政治批评方法来剖析和批判后现代主义,深刻地表达了对文化危机的担忧.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语境下拓展实践美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中国当代美学应积极参与到全球美学理论的交流、对话中。在后现代语境下拓展实践美学 ,必须 :(一 )清理其哲学基础 ;(二 )走向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统一 ;(三 )清理和批判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美学。  相似文献   

15.
党权一词的使用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此后的政党建设中也多从此次合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党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抗日战争期间提出一系列关于党权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政党政治的发展也不断延展着政党党权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有必要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党权的特性,并且要紧密结合历史,重新解构党权在新时代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16.
语言、语言风格、文化都是人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三者互融互动,共生共长.文化是风格构建的机制,又是风格解构的理据.研究了风格解构的内涵、特点和作用,风格解构的基本原则,风格解构的文化理据.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典籍翻译关涉依照优先次序传递源文本的字面意义、文化内涵和文体特征,而语境在典籍翻译的这种三重关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坛经》的英译中,探讨理解和传达过程中的语境问题,着重传达语境信息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包括把语境信息直接融入译文,通过增译、插入、注释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揉合异化的内容和倾向归化的语言和形式,利用译语的文学资源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学术范式以“我思”主体为核心 ,确立了一种历时性历史观 :历史是人的逻辑展开。因此 ,这种历史观的最高原则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它要求历史的书写展示人的时间展开的连续性和“进步”的秩序。但这样的历史观已经在后现代性学术范式中失效。后现代性学术范式所确立的历史观可以称作是“共时性历史观” ,即主要是根据语言学的“共时性研究”描述历史。它认为现代性的“历时性历史观”旨在制造“连续性”、“进步”的幻象 ,其实历史是断裂的、播散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观下 ,如何书写美学史 ,是目前国内美学史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变的历史境遇中,后现代主义颠覆了西方近代以来确立的历史进步观,并对历史客观性、历史总体性、历史决定论、历史目的论和历史意义的形而上建构进行了彻底的解构.马克思的历史进步理论,作为现代历史进步观念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对象.面对后现代主义历史观的挑战,我们应当从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通过与后现代主义历史观的对话来透视、分析当代西方社会的复杂社会状况,从而推进马克思历史进步思想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