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穆先生认为,“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故此,历史教学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上堪当大任。然而,现实的历史课堂中常常出现情感渗透的教条化现象,导致一些结论因失去科学的引领和自然的升华而变得空洞、无力。究其原委,多是因为我们陷入选择性结论的误区所致。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中的“结网”黄晔所谓“结网”,是指在历史教学、历史复习中把古今中外众多、纷杂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纲目、经纬编成知识网,使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概念分明,条理清楚,心中有数。这里的“历史知识”主要指教材中的显性问题,显性知识的“结网”工作,可以说是历史...  相似文献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渗透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变得越来越程式化,学生不仅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因学生得不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导致学生精神空虚,情感失落,甚至造成人格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是新课标给语文教学的定位。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的培养。苏露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教师和学生的情感。飞扬于课堂上呢?下面我就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索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对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从原来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发展到现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里最大的改变就在于把原来的“能力”加以细化、活化和升华,拓展成为“过程与方法”,仅一小部分归于“技能”之中,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个“道”是说作者著文做诗,是为了表情达意,传递情感的。教书,就要把这个“道”揭示出来,读书,就要把这个“道”把握住。如此.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可达到提高思想,升华情感,开阔心怀之目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持别强凋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今文学作家 ,无不孜孜追求文学作品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 ,作诗的首要要求 ,“意与境二字而已” ,“有境界自成高格”。这里 ,王氏所谓的意境 ,是指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交融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意境 ,包括两个因素 :“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境”指的是作者描绘的具体生活图景 ,“意”是“境”的触发 ,“境”是“意”的载体 ,二者水乳交融 ,互为依托。为了表现特定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者往往选取特定的“境” ,以语言文字为媒体 ,使之升华为美好的艺术境界。可以说 ,营构意境 ,深化…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人生就没有快乐可言.神秘的金字塔就不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更不知什么是《物种起源》,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整个世界将笼罩在愚昧、野蛮之中.没有了书,就像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有,语言也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巧梅 《成才之路》2012,(20):42-42
高中理科班历史教学因会考制度,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要把理科班学生特点,“新课程标准”蕴涵深厚文化与思想内涵价值,历史教师应具备人文素养,历史课堂艺术性作为“切入点”,进行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同教师的谈话》中说:“一般发展不仅指智力发展,而且包括情感……集体主义特征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元化的。诸如,“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等。要实现这些任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实践表明,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人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的一生被文学史概括为从诗人到学者再到战士的思想历程,这也是现代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典型。在他理想的追求和思想逻辑中,其实就是“国家”、“民族”与“人民”这三重概念的发展和纠缠:“国家”是他认知的起点,“民族”是贯穿始终的情感中心,而“人民”则是思想的升华,从中,也折射出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跌宕起伏和知识分子的曲折探索。重述这里的思想演变,对于我们洞见现代国家意识在知识分子精神史上的深刻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文字鲜活,生活气息浓厚,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诗意的、审美的、充满情趣的”。但是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由于对“工具论”的片面理解,强调了双基,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仅把教材当成传授知识的工具,把学生当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导致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巧妙整合影视作品、教材内容、本土文化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体验“红色”情境、唤醒“红色”情绪、升华“红色”情感,帮助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有机汲取“红色”精神,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道德情感、人生理想的熏陶和提升,培养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与人的素质,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人的素质,指做人的品质、做事的品质和信念思想的品质等等,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将如何得到体现呢?我以为,必须“三维并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值得加以关注。一、让思想引领教学,智力与情感双翼齐飞(一)实施开放性、探索性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思维能力。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性地将课程通过各种办法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根据历史教材所  相似文献   

15.
书的征服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了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16.
范例教学是前联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范例”内容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品德课中的范例教学,就借鉴瓦·根舍国的范例教学法的观点,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和课堂结构进行合理地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文中的某些蕴含着道德观点、概念和行为的方式方法等的事例,当成教学的范例,并通过范例的讲授,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同志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議工作报告中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永远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統帅。”(見报告第35頁)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統帅,脱离政治,就会失去指針,迷失方向。作为党性很强的历史科学,作为以培养青年共产主义世界观、阶級斗爭观点和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为目的的历史教学工作,政治不挂帅,根本无法进行。政治挂帅的內容很多,在当前形势下,政治挂帅的首要标帜,就是要把党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綫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8.
书的征服蒋子龙①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②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令人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就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触动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这里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说的情感教育。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的目标落在实处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 ,发展人类生产力就是发展人类的各种天性。即人的全面发展。要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首先就得把人当人 ,让人像人。而传统的语文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教本”为本的物本教育 ,这种教育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便是 :重单向灌输 ,轻多向交流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重定性结论 ,轻主体发挥 ;重教法研究 ,轻学法指导 ;重最后结果 ,轻思维训练 ;重短期效应 ,轻长远发展 ;重智育教育 ,轻全面发展 ;重英才教育 ,轻面向全体……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点、长远利益以及未来社会对人的需求 ,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