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可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母亲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相反,她的生活常不缺钱用。  相似文献   

2.
母亲如春     
本文写的是那种最平凡,最平常,也最容易被忽视掉的爱——母爱。母爱是风,抚平你心湖上的波澜;母爱是水,润物细无声,化解你成长过程中的痛。默默地奉献,十几年.几十年,她对你好,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你是她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感谢母亲     
《课外生活》2009,(5):46-47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当我们起床后看到热气腾腾的早餐时,当我们穿上干净漂亮的衣服时,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召唤     
洪沐 《师道》2006,(4):59-59
1971年,我们全家跟随父亲下放到黑河附近的一家林场。当时我刚满13岁,弟弟小我两岁。不久,父亲上山工作,冬季大雪封山,来年春天才能下山与家人团聚。那天早晨,雪后初晴,我带着弟弟从家里出来,径直朝学校方向走,因为我知道,母亲此时正站在院门口目送着我们上学的背影。当母亲的视线从我们的身后消失后,我偷偷拉着弟弟拐向了进山的小路。这个计划是我昨晚想好的,听说进山找爸爸,弟弟激动得满口答应。我们很快被山里的雪景陶醉了,扯开嗓子大声喊着,围着树林打雪仗,接着又用弹弓打树上的松鼠。我们边走边玩,直到累得气喘吁吁才罢手。太阳逐渐升…  相似文献   

5.
土耳其阿狄家庭教育暨康复中心一位专家表示。由于现代社会政治及经济结构的变迁,父亲如果能对子女付出更多的关爱,可助子女在智力、情绪表达以及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策划者】宜昌市第六中学维蓉。【项目创意】感受亲人真实的情感,面对青春成长的课题,经历人生重要的一课,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的阅历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7.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母亲是孩子的样子、影子、镜子。从母亲的遗传因子到后天的成长过程——母亲是我这一生中永远最怀恋、最敬仰、最值得骄傲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坚守     
自懂事起,三个姐姐就告诉我,母亲太傻。当年,父亲与母亲已经有了我们4个女儿,父亲却离开了母亲。  相似文献   

9.
纪伯伦 《幼儿教育》2014,(12):26-26
母亲过于强势,控制着整个家庭氛围、进行各种大小决策,而父亲过于弱势,在重大家庭议题上没有话语权,会影响孩子心理。  相似文献   

10.
作为职校生,进校时就选择了专业。不管你爱或不爱,不可否认,从进职校开始,你就与自己的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是自己的选择也好,是别人为你选择也好,瞬间的选择,迎来的命运也许是千差万别。专业,既然选择了,就不言后悔;路,既然已经踏上了,就应勇敢地走下去。这里,五位职校生向我们深情地讲述他们自己的专业。虽然他们的专业各不相同,但那份对专业的热爱都发自内心,一样的深,一样的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亲爱的职校生们,用心张开无畏的翅膀畅游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你会发现你所学的专业是最美妙的。让我们一起来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吧!  相似文献   

11.
名人与母亲     
7月9日 晴 写母亲的文章有很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位名人笔下的母亲。朱德的母亲给我感觉是艰苦勤劳,胡适的母亲给我感觉是忍人所不能忍,史铁生的母亲有着坚强的意志。朱德是穷苦出身,朱德的母亲一生生育了十三个儿女,因为生活所迫,只能留下八个。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吃完早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出走     
佚名 《初中生》2009,(6):38-39
母亲第一次出走,是在我六岁那年。我五岁时,父亲煤气中毒,双耳血流如注,接连做了三次手术,家里欠下一屁股债,才将父亲从死神身边抢回来。父亲病愈后,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母亲对父亲说,她要出去打工。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还是走了。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宗教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们坐在自家屋子吃菜豆子,远在对门园子里的菜豆子怎么看得见?母亲说:怎么看不见?风就要来了。我看见风从对门过来,进了我家的方格子木窗,风是庄稼们的眼光,还是她们的听觉?我不作声了,我们规规矩矩地等父亲回来。时候过了晌午,屋背后有山,山背后有田,父亲赶着孱弱的水牛在“哦起哦起”地犁田,不犁完那块二三亩的蛇湾丘,父亲是不会回来的。  相似文献   

14.
母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每天早上天刚泛白便起来,洗衣做饭,利索地为家人准备好一切。不一会儿,父亲、儿子便会准时地从各自的房里出来。  相似文献   

15.
我15岁那年.母亲去世了.葬礼结束后.我走出教堂.心里阵阵发怵:再不会有母女之间推心置腹的交谈了.  相似文献   

16.
金钟 《今日中学生》2006,(11):39-40
我们就像吉普赛人,几乎年年搬家。父亲总是能够找出许多搬家的理由,比如调换工作,房子太小,邻居素质太差,无法相处,或者离城镇太远。父亲的这些理由一出来,母亲、姐姐、弟弟和我,就得收拾屋子里的东西,忙上几天,然后把东西乱七八糟扔上汽车,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父亲已经在那里找好了房子。  相似文献   

17.
林海 《生活教育》2008,(9):19-20
人生驿站天下所有母亲的身高不是用计量器量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用点点滴滴的爱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拾粪换粮记     
1971年冬天,我刚满11岁。我家是个大家庭,那时,上有太奶奶和爷爷、奶奶,下有哥哥、我和两个年幼的妹妹。全家9口人,只有父亲和母亲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母亲是妇女劳力,只记半个工。每年秋天,我们家都因工分少,领不到吃一年的粮食。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情书     
我八岁那年,父亲远离故土,离别妻儿到离家千里之外的矿山去工作,一年难得回来两次。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母亲便鼓励我,让我试着给父亲写信。记得母亲让我写的第一封信只有短短十七个字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等待     
新月 《家长》2009,(7):43-43
小时候,我时常见母亲在家门前的小路口等待父亲回家,那情景让我终身难忘。在秋天的季节里,一层厚厚的落叶,铺满了无限延伸的小路,走上去吱呀呀地响个不停,像一支很忧伤的曲子。母亲每天都徘徊在这条小路上,不停地向路的另一头张望。傍晚时分,家门前昏暗的灯光下,映出母亲焦急等待的脸。母亲的头发被风吹起,凌乱地飞舞着,眼望路口时的目光专注而急切。直到远处闪现出父亲的身影,母亲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脸上绽开放心的笑容,轻声对父亲说:“你回来了?”然后和父亲并肩回家,那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几分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