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要使生物学复习课运行在“活跃思维、启迪思维、训练思维”的轨道上,问题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问题的创设是提高问题质量的关键,只有用心创设具备激疑价值的问题,才能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呈现出生命力与创造力,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3.
李庾南 《江西教育》2002,(18):18-20
一、“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主体性教育是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高度民主的教育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主动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整体素质。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指向是:运用“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变学生只是背诵传承知识为学会并能创造知识;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交往开放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堂课学生学习效果怎样 ,直接受其思维的左右。思维积极、灵活与思维冷漠、呆板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差距。创设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古人云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以激起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 ,使他们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规律、发现新问题。思想品德课故事性强 ,道理性强 ,思想品德课教师该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把枯燥的道理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理解呢 ?下面归纳几种常用有关思品课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供教师们参考。一…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是一种注重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强调知识整合、注重迁移运用、培养批判性思维等特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恰当的课魂确定、有效的情境创设、小微的历史细节讲述和启人深思的问题链设计来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评价的高阶思维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探究,发现规律结论;启发想象,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创设出生动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发现的欲望,并引导其思维逐步深入,从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和思维的灵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问题的方式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下面我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创设情境能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知识知识学生学习的外因,这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心理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探索思维,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  相似文献   

9.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之在a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颜廷智 《考试周刊》2011,(91):86-87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钟卫根 《考试周刊》2012,(12):48-49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设计的学习环境,称之为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作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课堂理答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针对性回应以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将学生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抓手。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课堂理答停留于正误判断性回应,较少从知识迁移运用、思维训练提升、学习情绪情感的激励投入等层面进行引导,这与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目标存在一定落差。以课堂理答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实践落地,需要教师积极倾听学生的表达和养成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理答意识,搭建三步递进的认知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创设平等包容的应答氛围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洞察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投入的情感能量。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高阶思维(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解决新问题的探究学习。教师要把握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点,搭建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体路径是:创设认知失调情境,增加学生热爱科学知识的“温度”;重视知识内在联系,促进知识之间意义的“关联度”;利用问题化教学策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思维的“广度”;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感受科学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解决新情境问题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探索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辅助下自觉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需注意的事项和技巧。1.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需要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使学生自  相似文献   

15.
正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我们运用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提出学习目标而非由教师强加,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状态,并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最邻近发展区"诱发学生思考,探求知识。应当承认,目前有些学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学习上存在依赖心理,究其原因,是教师只围绕"教"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处于被动的思维状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使创设学习情境更加便利与快捷。教师应用好多媒体,努力为学生学习科学创设自主、互动的反思情境,强化反思在巩固学生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上的重要作用,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做好思维性活动课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思维性活动课课堂的基本要素包括:明确具体的目标、恰当创设的情境、优质的探究问题、学生的自学、讨论与展示、教师高超的课堂调控。教师运用学习活动观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创设生动贴切的生活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高质量的探究问题;课上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参与体验学习活动,分享交流学习成果,充分体现思维性活动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智慧地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必要时给予准确、精彩的点拨和激励性、导向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笔者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启发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作一探讨。一、导入要奇——兴趣性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显现的内容,必须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但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显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二、精讲点拨——科学...  相似文献   

19.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设计中,本人运用认知原理,精设“问题主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面向学习群体,巧串“问题链”,创设问题情境,展现学习关键性步子;课堂关注学习个体,遴选“问题点”,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改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教”为学生“学”,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这已成为教学中很重要的问题,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用比较法;二知识串联法;三创设问题情境;四大量阅读资料;五反复复习、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