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文化与教育之间复杂而深远的关系,使视觉文化与教育之间也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以文化、视觉、教育三者的交融重叠之处为出发点,思考视觉文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潜在的巨大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伴随图像资源不断丰富,视觉文化的比例、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网络教育已经形成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根据网络的交互特征和图像传播的属性,网络教育的视觉文化传播可以理解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网络链接的图像数据流动、人与计算机之间界面交互的图像内容选择和人与人之间符号互动的图像形式交流。为更好实现教育价值,需要提出改善视觉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方磊 《黄山学院学报》2006,8(3):157-160
重新审视技术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以视觉文化为中介的“技术-文化-教育”的教育观念;并通过层层剖析教育技术人才的三重主体角色与客观背景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证了视觉文化素养是视觉时代教育技术人才的必备素养,它在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结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之间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关联,提出在读图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传承民族文化,提高视觉素养,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新素质的理论思路,并对业已开展的视觉文化研究、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视觉文化对代,无数新的视觉形式和视觉技术,深刻地塑造着我们对于生活世界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走向和思想观念,并进而影响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流变。在此背景下.视觉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出既融合又分离的趋势:在教育技术的新化形态上呈融合趋势.但在教育技术的智能型态上却呈分离趋势。融合表现在物质载体、符号载体、信息资源等方面.而分离则表现在社会环境、传播内容、教育价值等方面。如何调和视觉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既融合又分离的矛盾,就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技术的普及和视觉文化的发展已经打破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堡垒,视觉素养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文本文化的演变、素养内涵的重构和视觉语言功用的凸显,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认为,结合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中国语言文化的特征,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四个途径有机地整合视觉素养教育,构建起视觉文化语境下语文课程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视觉文化以其承载的精神内核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走向的影响日益突显,青年价值观多维图景呈现出观念多元分化、判断虚无简单、选择世俗务实;同时青年价值观更在孕育、催生、构建视觉文化形态。把握视觉文化与青年价值观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为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启示,主要表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青年价值观的根脉力;重视视觉文化育人,提升其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凝聚力和作用力;多措并举防范消极效应,增进视觉文化与青年价值观互动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环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危机。当代儿童审美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加儿童审美教育模式的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企业文化与视觉识别设计系统的现状分析、试图从设计角度来分析企业文化与视觉识别设计系统之间的辨证关系,并找到在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和视觉识别设计系统的措施和途径,衔接企业文化建设和视觉识别设计之间的共通桥梁。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传播载体发生新变革,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随之改变。新时代视觉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和影响力,还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和覆盖面。高校应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视觉素养、增强视觉文化产品多元快速优质供给、优化线上线下校园视觉文化环境三方面,探寻“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视觉文化已经在各类文化形式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应根据视觉文化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应对视觉文化革命给大学生审美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以"影视鉴赏"课程教学为例,可以通过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结合、视觉文化与接受美学结合、视觉文化与审美创作结合几个途径来开展。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51-155
今天,视觉文化已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化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的主流文化形态和大学生的时代变化,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把握视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教育目标的关系,顺势而为;把视觉文化的非理性与以理性至上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相融合;以概念文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要结合视觉文化的主导性,创新出一种可视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视觉文化研究作为教育资源创新过程中的媒介,可以让更多的视觉教育资源脱颖而出,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学作用。视觉文化研究开拓了教育技术的新视野,也要求教育技术人要把真正适合于教育、学习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把视觉文化的研究融入进去,走出一条适合我们本土教育模式的道路,开发出适合本土教育的视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对教育尤其是教育技术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着重分析视觉文化与教育技术融合的必要性,视觉文化的跨学科支持、融合的途径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具有很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媒介素养教育很难获得成功.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视觉文化为导向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视觉文化内涵促使媒介素养教育从根本上摆脱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消解了“保护主义”存在的基石.由于国内视觉文化还未成为主流文化,必须选择有价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彰显地域特色的、能够适应教育规律的视觉文化内容进行整合与建构,才能使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语境中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呢?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并梳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学术谱系,将有利于现代艺术教育的重构和发展,也标志着当代社会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与形成。  相似文献   

17.
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图画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校园里的主流视觉文化具有教育意蕴,携带着多元价值的视觉商品不时地冲击学校教育。在学校,学生的反思性活动被惯例性地创造和连续性地维系于主流视觉文化建构的既定性图像世界中,真、善、美的标准催生主体对视觉作品内蕴价值的塑形。对人性的剖析是确立管理理念的逻辑起点,“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为学校视觉文化管理实践的能为及何为提供理论依据,视觉文化是培养“文化人”的“软力量”。学校视觉文化管理在理念上追求管理性与教育性的共融,内容上应促进主体性人格的发展,人员上应提高管理者的视觉文化素养,组织上应整合国家、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视觉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的文化逐渐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针对教育的特点,探讨并分析了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视觉文化和教育的融合,必然会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视觉思维,从而能更好地改变教育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入图像时代,语言文化与视觉文化发生了地位上的变化。Web2.0时代网络由于其可写性,视觉文化的传播因此变得更加广泛、快捷。青少年作为各种视觉网站的最大用户群体,其视觉素养教育意义非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培养视觉审美、防止视觉污染、引导青少年进行视觉文化创造、传承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本文也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如何提高青少年视觉素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视觉文化的溯源和视觉元素的分析为基础,对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视觉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反思:由重"内在思"到重"外在看"、依靠感官刺激生成的兴趣和注意及视觉文化中思辨性和想象力的缺失对教育人文精神的彰显、学习内在需求的维系及心灵的深层培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中,需要审慎处理与视觉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