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阶段的心理特点,网络游戏成瘾之所以多见该群体,归结于其心理机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具有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方面。应积极探寻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通过心理矫治方法从宏观角度采取预防措施,为国内该领域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的网络游戏成瘾对其学业和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巨大,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主要有网络游戏自身特征、成瘾者的人格特征、环境的影响等,目前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措施主要是"堵"的方式,这不符合青少年中学生的天性和心理特点,因此必然存在其局限性.教育游戏作为一种与网络游戏有共同之处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方法,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矫治具有很大的价值.当然,运用教育游戏要有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潮州、湛江等城市部分高校大一、大二学生网络成瘾、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网瘾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高校制定有效的网瘾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高校学生总体网瘾检出率为16.43%,其中男生网瘾率为18.62%、女生网瘾率为13.92%;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在BMI指数上无显著性差异,在肺活量指标上的差异达高度显著水平,在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3个指标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而在50 m、立定跳远、800 m、1 000 m几个项目3个指标上的差异达高度显著水平,表明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非网瘾组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水平明显优于网络成瘾组。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不同类别大学新生玩家的网络游戏成瘾现状、网络游戏动机差异,以及探讨两者间的关系,182名大学新生网络游戏玩家接受了《网络游戏动机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的调查。数据表明,在网络游戏动机上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大学新生玩家中网络游戏成瘾比例是16.5%,在网络游戏成瘾上不同类别的大学新生有着各自特定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试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结果: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干预后,网络成瘾者摆脱了网瘾状态;网络成瘾者心理指标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等3 项因子经过干预恢复到了正常,而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因子需要进一步干预;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明显改善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指标BMI、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最大摄氧量.提示运动干预和心理辅导的结合是有益于网瘾戒除的,在帮助戒除网瘾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体质,是大学生网络成瘾戒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普及。同时,网络也带给青少年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来及时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是以关注青少年健康发展为前提的,呼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一种积极防治措施。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介绍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下的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朝鲜族父母养育方式对朝鲜族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采用网络成瘾(IAD)自测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吉林省延吉市部分朝鲜族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为:朝鲜族父母的养育方式对朝鲜族初中生的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影响,网络成瘾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比较,在情感温暖理解、偏爱等方面没有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方面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成瘾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对一名中度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了体育干预研究。通过研究,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成瘾症状持续减轻,网络成瘾行为以及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一研究结果可为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体育干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也将为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干预方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随机抽取123名网络游戏玩家,采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游戏成瘾率为3.25%,且SCL-90测试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各因子与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休闲成瘾是目前颇受关注的青少年心理障碍和社会问题之一,以往在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休闲成瘾问题对其成瘾过程中的动机过程关注较少,通过分析青少年网络休闲成瘾过程中的动机变化,认为青少年参与网络体闲活动经历了从缺乏动机到外部动机最后发展成内部动机的过程,并提出预防和干预的最佳时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网络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新的问题——互联网综合成瘾症(IAD)的出现。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它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可回避的人文困惑和负面效应。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心理根源在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因此,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的犯罪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心理学家等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犯罪进行了综述。在该问题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分析、对青少年心理特征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的外因分析、综合心理分析,旨在为有效防治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量表(LAD-D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汕头市和揭阳市的初中、高中、大学共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见,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倾向与其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应注重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急剧增加且日益严重。剖析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德育和法制教育;全社会齐抓共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构建科学的网络管理机制;加快网络立法,用法网全面覆盖互联网;尽快对网络信息分级,建设绿色网络,有效防控和戒除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与运动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里,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身心损害,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成为一个新型的社会问题。为了探索出一套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方法,我们对36名确诊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运动干预组和心理与运动综合干预组、对照组,分别应用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心理与运动综合干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观察其效果;结果显示,心理干预(成功44.4%趋好44.4%失败11.2%),运动干预(成功33.3%趋好55.5%失败11.2%),综合干预(成功88.8%趋好11.2%);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和运动干预是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措施,综合运用心理和运动两种干预措施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目前利用各种力量,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有效措施,丰富休闲体育运动内容,把青少年充裕的闲暇时间吸引到轻快、欢乐、自由且富有意义的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中去进行了论述,旨在宣扬体育活动对预防与戒除青少年网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网络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为高职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Young制定的互联网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武汉地区三所高职院校的近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7.97%,网络成瘾学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高职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在对网络态度的调查中,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中持“后悔花费了太多精力”、“偶尔后悔”者比例远高于非网络成瘾组;网络体验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的学生比非网络成瘾者在网络游戏中感到更多的成就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更多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8.
网络游戏成瘾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此应加强重视,并结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给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以正确引导及情感关怀,使之找回人生奋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魔兽世界交易门"所凸显的不单单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更在于现代人的生命意义危机问题的凸显。"存在的虚空"在现代人身上表现得相当普遍。作为一个"虚空的存在",虚拟世界可以为现代人提供空间,但生命本身却并未因此而能够获得救赎。然而游戏也并非戕害生命的罪魁祸首,如何将"游戏"合理地引入生活来涵养人们的生命,建构积极的"游戏人生"观,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对商丘市实验中学学生调查,选取36名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针对实验组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查找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基本特征,开出对应的运动处方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针对性运动处方干预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和心理症状诊断各因子得分降低幅度非常明显,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