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赋予了被侵权人以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保护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作为与民事侵权相对的国家侵权领域也迫切需要对被侵权人的精神利益进行救济与保护。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正案中对此项制度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赔偿标准不明确、赔偿范围过于狭窄等多种原因,司法实践中的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引起了不少争议。下文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出发,结合世界代表国家的立法经验,分析我国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与不足,以期提出一些看法与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指受害人因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而获得的金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通过发挥其补偿、惩罚、慰抚之功效。成为保护受害人、制裁违法、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法律武器。本文参照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从侵权的法理方向,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功能、性质及构成要件,讲述了精神损害为什么可以用金钱的赔偿方式给予抚慰的同时针对精神损害赔偿法案中的部分遗漏和缺失,提出了补充和完善的个人观点,以期健全和规范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由船舶碰撞造成的复杂的损害赔偿问题,论述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4个构成要件,即碰撞事实客观存在;损害结果确实发生;碰撞船舶一方或多方须具有过错;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只有上述4个要件同时得到满足,才发生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明确这些要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有助于正确处理每一个碰撞案件。  相似文献   

4.
建立国家赔偿委员会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和法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部法律的公布实施对我国人民民主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却不甚理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众多.本文主要从制度的层面、从我国的权力结构体系上探讨了如何完善国家赔偿法,使国家赔偿难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为此,提出了建立"国家赔偿委员会"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实施八年来,由于立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妨碍了国家赔偿制度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分析《国家赔偿法》立法存在主要问题入手,提出完善《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与人权状况,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发展进程;国家赔偿范围则是衡量国家赔偿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国家赔偿范围越来越受到理论的冲击和实践的挑战。本文从考察世界发达国家的赔偿范围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来反思和重构我国的国家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本身固有的缺陷,致使其实施效果很不理想。本文认为,必须坚定贯彻国家赔偿的立法宗旨,确立合理的归责原则,适当扩大赔偿范围,设定科学的赔偿程序,使其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国家赔偿的应有的作用,实现其保障人权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决定了国家赔偿的依据和标准,而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过去一向是以单一的违法归则原则为主的,但目前的国际趋势却是以过错归则原则为主的。本文首先阐述过错归责原则在国际赔偿法中的定义及其作用。然后通过分析当下我国国家赔偿规则原则体系的重大瑕疵来说明以违法归责原则为主的归责原则体系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说明适用过错规则原则的意义并就重构我国的归责原则体系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分析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以及联系和区别出发,说明见义勇为行为在民法属性上不仅是属于无因管理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因管理行为;然后从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民事法律规范入手,对照具体案例,指出见义勇为的损害赔偿在何种条件下适用何种民事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1.
围绕国家赔偿原则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赔偿范围不仅应包括直接财产损失,还应包括间接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甚至对国家的惩罚.  相似文献   

12.
刑事拘传作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程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它在理论界与实务界似乎都受到了忽视,所导致的违法行为让人深思。本文拟从国家赔偿角度来完善刑事拘传救济制度,进而落实保障人权理念,为打击犯罪、实现程序正义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赔偿标准关系到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保护的范围和程度。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赔偿标准开始出现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其内容有待完善。立足于国家赔偿标准的重要性,在分析我国国家赔偿标准缺陷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标准,应转变执法理念,提高赔偿标准和确立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国家赔偿总的归责原则是违法责任原则,赔偿标准采取直接的物质性损失赔偿原则。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所遭受的侵害来自于行政机关的职务违法行为,产生了明显的损害后果,这一损害和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属于国家赔偿的法定范围,但从国家赔偿标准的规定来考量。两受害者的损失却无法得到赔偿。以上悖论可以通过在归责原则中兼采结果原则,并提高损害赔偿标准的路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随着被害人救助制度建立这一问题被社会所关注.作为其一个重要部分的精神损害赔偿亦应在其中有所体现.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应与其保持统一.在对刑事罪犯人权保护的同时.刑事犯罪所具有的公权性质如何去平等地保护私权下的被害人所受的精神损害则是学界一直予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以期促进刑事制度与被害人救助制度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标志着法律更加深入地保障公民的权益,随后多部法律相继出台,更是逐步完善了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内容。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赔偿范围具有局限性;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明确的赔偿标准;司法实践中自由裁量性过大等,都急需解决。文章从研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出发,分析该制度的含义和范围,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18.
精神损害赔偿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的实践问题.广大的"法律消费者"在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与赔偿数额的决定因素、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方式等方面均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从理论上弄清陷入误区的原因,从而走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误区是正确行使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已适用得相当普遍,而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却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如何突破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阻碍,使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是司法实践中应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针对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和司法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和谐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和首要价值,既是一种人文规范式的道德法则,又是人与自然应和谐互济的生态法则,它包括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等四个层次。汲取儒家和谐精神中的有益养分,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