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和”、“和谐”,而元代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不和谐的社会。关汉卿杂剧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从创作心态、团圆心理、死亡意识及剧中人物的人格美等方面表现了他对包容性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继承。  相似文献   

2.
竹思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 ,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在竹子身上 ,儒生们或看到气节、风骨 ,或看到虚心、谦恭 ,“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 ,松竹梅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中国文人中与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 ,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使人俗” ,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 ,而他策竹杖的风姿 ,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前行”的造型 ,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后 ,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也有不拿竹子善待的文人 ,譬如杜甫先生 ,他有…  相似文献   

3.
中秋节俗主题及其戏曲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节起源于月亮神崇拜.人们将圆月看作团圆之神、姻缘之神、青春之神、吉祥之神.汉代后出现"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嫦娥后来成为中秋的节日偶像.关汉卿<望江亭>塑造了一位多情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她中秋夜的"智取"有"摸秋"节俗和民俗原型的渗透;洪升<长生殿>李、杨两人中秋"重圆",表达的是中秋团圆的节日主题.中秋剧发端于中秋节,中秋剧又以艺术的、感人的形式,对传承节日文化传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窦娥冤》的题目正名可以看出,关汉卿对窦天章这一角色的肯定,而窦天章的儒生人生设计与现实是有很大的反差,这一较为圆满的设计正是体现出了关汉卿的儒生理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商业化内容的不断剧增,使社会文化向着雅俗两极分化的势头渐趋明显.虽经发展过程中大众化和通俗化的瓦解,但诗歌仍然保持着雅文化的艺术品位,形成了较为强韧的文人思维和文人话语的基本模式.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新诗不断强调个人意志与个体内容的表现,以鲜明的个性化追求来反拨过度的政治内容和集体意志的权威性,使诗歌文体更加“纯”化,距离大众易于接受的俗文化越来越远了.  相似文献   

6.
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团圆”结局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元明清的戏曲里,本文以时代的社会心理为切入点,追溯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尚圆传统及以“中和”为美的历史文化渊源,并从创作主体的方面,具体分析了深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影响的传统文人在元明清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心理,既而从广大民众的重道德、重娱乐的审美接受心理方面结合戏剧艺术自身文体的特点,分析了“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柳永与关汉卿是俗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柳永俗词在题材内容上一改前人做法,开始站在平等的角度描写市民大众的生活与感受,抒发自我情怀和个人意识。关汉卿曲表现出强烈的平民意识和叛逆精神。两者作品在题材内容上反映歌妓生活、世俗生活和个人俗的情怀三方面有异同之处,元曲对柳俗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词自晚唐便形成“艳科”的传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仙道文化对唐五代文人词的影响人们似乎重视不够。道教的享乐主义特征,迎合了文人的心理需求,于是借仙述艳就成了唐五代文人词的一大特征。唐五代文人词的仙道意蕴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大量摄入有关仙道文化的意象、语汇;2.借助“游仙”题材,表现文人世俗生活,隐曲反映求仙觅艳的心理;3.表现女冠的生活情事,重在刻画女冠思凡恋俗的性苦闷和热烈的爱情追求。  相似文献   

9.
“乐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同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美学思想,在解析乐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尝试对其在关汉卿戏曲中的具体体现进行探究,从美学的角度为研究关汉卿和关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宋文人歌妓词具有独特的意蕴和审美价值,是解读当时文人心理的一把钥匙。因其内容所限,此类词本该是俚俗的,但北宋文人俗中求雅,不断提升其内在之质与外在之形。在内容上,文人们或专力突显歌妓优秀品质,或抒写真挚爱情,或寄托身世之感,通过这些开拓使其达到“神”变;在表现形式上,他们尽力使用雅语、典故,创造清新淡雅的意境,从而使其达到“貌”变。北宋文人歌妓词的“神”“貌”之变体现了北宋文人的雅化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末年,中国的文学传播经历了从官方传播到民间文化学术流派传播的历史性变革,促成这一变革的是孔子师徒。孔子师徒文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礼学散文,也包括《诗》、《书》、《易》文献和六艺技艺。孔门文学传播有七大显著特点:传播的内容伴随着传播过程而不断生成;传播的动力来源于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真诚信仰;传播的组织方式是在孔门弟子派系之内,按照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分工有共同传播与独家传播;传播行为多受孔子教育思想及弟子个性、特长等因素的支配;传播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后学的才能以及志向;传播形式有单篇、结集、缀语、片断和片语传播。孔子师徒开启了战国两百多年的文学传播新格局,诸子百家面临新的传播环境,在继承孔子师徒传播模式基础上又有许多新变。  相似文献   

12.
黄丽  雷天怡 《丹东师专学报》2010,(4):119-121,130
关羽的登神入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羽是"忠义"英雄的集中代表,是孔子所提倡的忠、勇、义的化身和道德楷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春秋》大义所表现出的"尊王攘夷"的历史观和礼乐伦理教化思想以及"内圣外王"道德修养,表现在文学上则是正统思想和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羽形象的登神入圣演变不仅是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是古代"士"的人格理想和人格追求的结果,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与融合的结果,更是儒学成为民间文化的主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徽派民间家具具有浓郁的徽州文化特征。文章着重从文化背景,家具造型、装饰以及陈设分析徽派民间家具的礼教追求,探究徽派民间家具的礼制文化渊源。文章以家具设计为契入点,以徽学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民俗学的研究成果,集中探讨徽派民间家具的礼教特征。  相似文献   

14.
闽南歌谣是我国民歌海洋中的一枝奇葩,这不仅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更主要是它与当地人民的方言、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闽南民间歌谣与其赖以生存的特定的方言环境和地域文化之间。特别是闽南方言韵律与民歌乐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动态联系。其演唱语言的韵律与方言语调中的平仄起伏、韵脚谐合之美,能让当地人民一听即懂,一唱就能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5.
"左庙右学"是中国独特的历史现象,夫子庙小学地处夫子庙,具有得天独厚的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开创新型学校文化的便利条件。学校通过调整文化定位、经历文化建构过程、凝练核心理念,以"星星论语""、尚礼教育"、"乐学课堂"、"小小孔子研究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课程、活动及环境营造,逐步提升学校师生的文化自觉性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文化。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京杭运河在江北的运输枢纽,因而在历史上产生了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以梁祝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充分研究和发掘济宁丰厚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济宁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复观认为中国的文化归本于心,心是一切文化的价值根源,亦是道德、艺术的价值根源。心之所出为性,所以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考察落实于中国的人性论史上,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考察也是根基于此。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本文所要谈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心性是仁善,以此心性为基础的儒家的艺术精神则为美善合一。而儒家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于音乐上,乐曲中出,即乐由性出,所以有乐合同,有仁善之音。而儒家艺术精神是道德与艺术在最高境界中的合一。  相似文献   

18.
河南孔子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孔子祖籍,周游所到的今河南行政区划内的封国,孔子河南籍贤弟子,河南历史上的著名书院与遍布河南各地的孔庙遗址,《诗经.国风》里的河南地方歌谣等五个方面。积累丰厚,形态多样,级别较高,是发展孔子文化产业的基础。以文化产业层理论为视角,以山东为代表的当代孔子文化产业起步早、效益好,具有规制经济的特点,但表现出的问题也还有待解决。借鉴山东的成功经验,借助于政策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是河南开发孔子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基于河南省作为孔子文化产业补充区的发展定位,河南省可以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儒学教育业和艺术表演业,走一条联合、协调、借势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垂壅庑┯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儒家文化圈”内各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是相互的,多样性的文化教育在冲突与融合中推动着各国文化教育整体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尤其是儒家伦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影响力,经合理取舍,会成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创新是每个民族文化教育进步的灵魂,某种文化教育的接受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创造性的转换,赋予合乎时代与国情的內涵;必须坚持民族文化教育本位的基本立场,善于保留本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之特色。  相似文献   

20.
北大歌谣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结束了中国民俗学的史前史,开启了中国民俗学的科学史。使中国民间文化第一次登上了中国文化的大雅之堂,汇入主流文化:第一次有一批一流的学术精英关注研究民间文化,开展了对民间文化的学科的研究,形成了第一个民间文化研究的中心,创办了第一个民间文化的刊物——《歌谣》周刊,培养了一批民间文化研究的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