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通过对技巧创新动作的设计和训练经验的回顾得出以下结论:技巧男子四个项目甩浪类创新动作的发展潜力是大的,它可以向多周、多转以及复合轴翻转再接方向发展;可以向跟斗上架的甩浪连接方向发展;还可开辟一些违反常规的独特的甩浪创新连接,从而使我国技巧在此类动作的创新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1前言运动水平和成绩的提高与技术的改进是分不开的,只有不断的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对训练手段的更新,才能在训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在双人项目动力性动作中,“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荡没”的技术已渐渐被各队运用,如福建男双的“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荡浪甩前空翻下”、江苏男双的“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落泪甩前直体成倒立”。利用“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荡浪”的技术,不仅增加了动力性动作的技术类型,提高了动作的连接难度水平,而且也丰富了成套的编排。2研究方法2.1观察法观看国内外各届技巧锦标赛技术录相。2.2归纳法总结洲练教…  相似文献   

3.
黄力平在多次国际大赛中获双杠冠军,是新的世界“双杠王”;其首创的支撑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动作,至今仍是双框两周挂臂类动作中的最高难度,是两周挂臂类动作出现新的突破的“高基础”。通过对该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提出其技术的关键在于“振浪式”支撑摆动;难点在于肩的控制,并提供相应的运动学参数,对于该动作的发展和在此基础上的其它新技术的开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及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运用“D组以上难度”的“单飞”或二个C组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的“E+D以上”难度的“多连飞”,再分别结合“大回环转体”和“掏类转体”等类动作构成的高难“单动作”(或“二连接”)、或“单动作”和“二连接”(或“三连接”),并采用E组的空翻为下法,是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E组或SE的“单飞”、发展“E+D”以上不同类型的高难动作“直接”,及运用SE的空翻为下法等,将是新奥运周期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运用有关理论及训练工作经验,结合影片解析资料,对获得世界冠军的难新双人技巧动作——跺子前空翻1(1/4)周同时转体180°接手成悬垂甩浪下的动作技术进行研究后,揭示出该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动作技术规格及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择“飞行”动作中较具代表性的“向前大回环直体前空翻抓杠”,以5名中外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从振浪、撒手腾空、空中翻转和再握四个环节,对关键性技术指标的优劣进行诊断、评价,提出高质完成该动作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单杠向后大摆振浪越杠再握动作稳定性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近几年来大型体操比赛中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完成大摆振浪越杠动作的技术情况,及我国优秀选手此类动作的失败原因,指出此类动作的基础在于振浪技术正确与否及稳定性,经计算分析得出腾跃类动作的振浪应当在躯干摆向9:30~10 点部位时快速振臂,振臂方向指向11~11∶30 部位,身体总重心抛射角在80°~85°。在越杠空翻类动作的振臂应在躯干指向10∶30~10∶00 点部位时快速振臂,振臂方向指向10 点部位较为合适,空翻转动角速度在1444~1295 rad/s之间,而直体腾越时身体翻转的角速度在 481~432 rad/s,振浪后重心腾起速度在382~411m /s,振臂速度在235~252 m /s 之间为宜;最后提出增加振浪技术稳定性的训练意见  相似文献   

8.
提出用振浪率(杠下垂面速度与下摆过程中最快速度比值的百分比)作为考察大回环类动作的振浪是否充分及技术好坏的标准;认为做团身旋空翻的要领是,快速、紧身、晚旋、扣内式转体;由于器械的改革,720°旋的发展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35届世锦赛优秀选手双杠完成的加分动作、编排连接类型及动作完成等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发现:重视挂臂类难度动作的使用和发展.及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潮流性”动作连接来获取更高的加分,是当今男子双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中国选手成套动作的整体编排结构不如外国优秀选手紧凑,其加分动作的连接编排类型,尚需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0.
双杠运动发展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成为竞技体操比赛正式规定的项目。探索其发展轨迹,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决策未来的国际体操大赛。本文主要通过历史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双杠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阶段、提高性阶段和成熟性阶段。特别是本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的三十多年间,双杠技术实现了两周和旋类下法、大回环以及“飞行”动作三个重大突破,使双杠技术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侵害运动员权利的行为进行调查与法律分析,认为在竞技体育中侵害运动员权利的行为比较普遍。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我国“依法治体”方针,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指出应在竞技体育中加强法制化建设,重视对运动员的权利保护和权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能见度不良时,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很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当事船舶采取的避让行动不协调而造成的。本文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出不协调行动的表现形式,并提出避免不协调行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学术期刊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学术期刊资源的优化、整合是体育学术期刊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资源的基本情况,指出了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资源的地域、影响力分布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行业联系,形成“集团效应”等六条体育学术期刊资源优化、整合的战略举措,力图为体育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记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和2006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决赛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的成套难度动作总体趋向于“2个A类、2个B类、6个C类、2个D类”的编排结构;世界优秀健美操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4和第8个;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B类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1—2次组合难度动作也是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贫困妇女中出现了一个群体——往返于城乡做服饰“生意”,并兼做着“背篼”“、拾垃圾”等苦工的女性群体。毫无疑问,她们是贫困地区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反贫困、奔小康、创建和谐社会的动力能源。用“社会性别”(Gender)的价值理念来评估她们的“行为”,将有助于我们为情况复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资源背景等因素俱有显著差异的地区找到一个个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法,找到适合“地区”特殊性的有效的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克洛德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以往的评论大都把他当作残酷、伪善的反面人物而予以否定.克洛德尽管是一个副主教,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爱斯密拉达萌发的爱情是真挚专一、无可厚非的.他既是"蜘蛛"又是"苍蝇"的双重性格,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克洛德所显示出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所不能企及的,他是一个具有悲剧价值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7.
摘要:“武术文化”是近30年出现的全新概念,是一个不易把握的词汇或武术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兼用历史考辩法、实例印证法、学术积累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多维度考查和梳理“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武术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有4方面,即无限放大武术文化内涵、生搬硬套多种学科理论、故弄玄虚偷换武术概念、理论研究与技术相脱节;表现为抽象化、定性化、主观化、人为化、神秘化、玄虚化的突出问题。针对此问题,从实证和逻辑的角度大胆提出了具象化的研究构想和实践,并对一些传统的习惯说法和已定论的重大问题提出质疑及悖论,如特别强调武术与多学科的依附规律在于“结合点”,而不是“面”;用解剖学原理科学解释“丹田之气”就是一种腹式呼吸方法;用物理学方法印证真正的“轻功”“飞檐走壁”等多个新结论。由此将具象化方向确定为: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指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学术成果的创新化。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分粒径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二次有机碳对细颗粒物的贡献,重新构建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杭州市区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分粒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小粒径段中,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为主要贡献源类;在粗粒径段中,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的贡献逐渐增多,二次粒子与机动车尾气尘的总分担率下降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针对排球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动作,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诱导法;正误对比法;限制法;变化法;重新练习法;鼓励法;此外在纠正这些错误动作时,要善于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  相似文献   

20.
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与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与安全是科学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依据幼儿身、心处于“稚嫩”的阶段以及运动经验缺乏等特点,教师应加强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与监督,预防幼儿运动中的各种损伤,并对幼儿从小进行安全教育与保护,使幼儿逐渐形成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避免和减少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