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美术不只是"画画",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其中,观察力与记忆力的培养是基础,思维力和想像力的培养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美术素养是在对生活美感的不断体验中获得的。对此,笔者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了多年的积极探索,通过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积极创设体验的情境、加强学科间有机整合等途径,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美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萌 《家长》2023,(23):135-137
<正>小学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旨在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了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设计多元化教学方式,让美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在体验艺术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一)提升学生智力及心理品质科学研究证明,学生若不经常动手、不玩耍,其脑力发育会弱一些,而在艺术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小学低段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大多数意识和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其具有创新意识,显然是我们美术教育者要重点研究和思考的.开放性的美术教学,能够实现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帮助学生更快乐、更有效地学习美术.本文根据笔者的美术教学实践经验,从美术课堂内的教学和美术课堂外的教学两大方面来研究如何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开展开放性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是广大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多彩的儿童时代充满快乐和无限遐想,带给他们许多的快乐和纯真,而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成了他们快乐的小天地。多年的美术学科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实践告诉笔者,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因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因此,音乐教学必须把培养、挖掘、拓宽学生的想像力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小学美术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美术学习是快乐之事。通过美术创作,不仅可以开启儿童自由表达思想体验和情感的大门,还能培养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探索独特的教学手段与方式,采取快乐有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乐学、善学,促进他们快乐、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美独特的表达与理解,孩子也不例外。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能让幼儿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应设法支持幼儿进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尝试通过游戏和美术的相互结合满足孩子的愿望和需要,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让美渗透于孩子所行。  相似文献   

10.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倡导以活动为途径,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