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怿 《学语文》2007,(3):37-38
一、纯真自我——“童心说”的历史涵义与现代解说“童心说”是明代文学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主张。他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所说的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他认为凡天下最好的文章,莫不是童心的表现。文学写童心,其实质也就是表现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对表现受儒家礼仪束缚的“伪情”。李贽的童心说,推动了  相似文献   

2.
艾青的成名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一九三二年在上海被法国巡捕逮捕入狱时写的。在狱中,他回忆自己的身世,深深怀念哺育他五年的奶娘“大堰河”。其实这是他的误记。他的奶娘是贫苦的农家妇女,  相似文献   

3.
狱中诞生的世界名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沙俄当局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他写出了杰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法国作家伏尔泰因诗作讽刺了王室,被关进巴士底监狱。在狱中他写出了自己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捷克斯洛伐克革命作家伏契克由于叛徒出卖,被德国法西斯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忍着酷刑留下的伤痛,写下了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国后,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他在热那亚的监狱中口述在东方的见闻,由别人代笔,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西…  相似文献   

4.
杨康 《现代语文》2004,(6):15-15
韩非穴约前280—前233雪,中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于王侯世家,是韩国的公子。和秦国的大臣李斯一起就学于儒学大师荀况。韩非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期间曾经多次向韩王上书,写下《难言》、《和氏》等文章,但是韩王并没有召见他。韩非的报国之心受到冷遇,悲愤中写下《孤愤》、《五蠹》等名篇。这些文章流传到秦国,为秦王赢政发现,大为惊叹,于是发兵攻打韩国,以获求韩非。韩非来到秦国,后来因得罪秦王宠臣姚贾,后者与李斯勾结陷害韩非,把韩非逮捕入狱,并在狱中将其毒杀。韩非的思想主要包含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简介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抄录了柔石的狱中书信,信的署名不是柔石,也不是赵平福或赵平复,而是“赵少雄”。“赵少雄”是谁?课文没有注解。其实,“赵少雄”就是柔石,准确地说,是柔石此时的化名。陆方在《上海英烈传》第二卷里详细地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1931年1月17日下午,柔石来到汉口路东方旅社31号房间,出席党内一部分同志反对王明的秘密集会。不幸,他和林育南,以及‘左联’作家胡也频、殷夫、冯铿等与会同志遭到租界巡捕房逮捕。被捕时,柔石化名赵少雄,声称是北新书局的编辑,他被巡捕押着去北新书局对证。”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打算“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这种只给志同道合的人欣赏的创作观念在古代非常普遍。李贽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藏书》,明确说:“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日藏书也。”张岱的《石匮书》也含有类似的意思。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也会有这种“自娱自乐”式的创作,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些课文后面插有补白,其中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和《孟子见梁襄王》两篇课文后面补的是明代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和李贽的《四书评》中的几个片段。大家知道,王夫之和李贽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在给《齐桓晋文之事》和《孟子见梁襄王》作  相似文献   

8.
李贽曾批选《坡仙集》十六卷,自称其选目“俱世人所未取”。李贽本人的特立独行,加之《坡仙集》在晚明的广泛影响,使其选目本身即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坡仙集》的选目特点、批点特色,反映了李贽独到的学观。  相似文献   

9.
晚明杰出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童心说》中提出:"性情自然说"的哲学思想。据此他在多篇作品中表述其对音乐的本质与创作及音乐的审美等多方面的音乐认识论。他在《琴赋》、《读律肤说》、《杂说》等诸篇散文中的音乐理论多是对儒学以《乐记》为代表的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悖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李贽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音乐认识论对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虽观点激进,性格桀骜,但仍有不少追随者和朋友。他辞官之后,四处漂荡,也主要靠朋友(如黄安耿氏兄弟、麻城周思敬和周思久、梅国桢、通州马经纶等)襄助,才免衣食之忧。人教社200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学思之窗”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1.
徐渭《涉江赋》中的“真我”是具有《楞严经》“妙明元心”学理背景的“含裹十方”之“我”,是纾解科场失意心理之作,不应视为其文艺思想的典型形态。与李贽“童心说”、袁宏道“性灵说”黜伪求真的取向相同,主体内涵有别。徐渭《翠乡梦》对原红莲故事进行了重构,成为《楞严经》序分的艺术再现。集诸艺于一身的徐渭对《楞严经》独有的“都摄六根”的“根大”思想必有会心之解,对其进入诸觉浑成为一的创作状态多有启示。徐渭本于《楞严经》的六根互用不是一般的通感修辞,而是浸润于《楞严经》佛理而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徐渭卓越的诗画成就与其独有的诸识与精神气韵浑成一体的审美境界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贽是明代中期一位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反对当时被作为官方哲学的唯心主义理学,在世界观、社会观、历史观等方面提出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观点,特别是公开对统治阶级奉若神明,理学家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及其经典提出大胆的非议和批判,在当时的思想领域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使得统治阶级及其卫道士们惊恐万状,视为“异端之尤”,称他是“离经叛道”、“非圣无法”,而屡加迫害,最后以“敢倡乱道,感世诬民”之罪名逮捕入狱。李贽不屈自刎,终年七十六岁。  相似文献   

13.
李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是真心,教材《中国文学史》的有关论述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傅剑 《老年教育》2008,(11):4-6
咱“家”长者实在多,“家”中好温馨;长者都是热心人,可敬又可亲;热心关爱咱《家园》,好事说不尽……这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老年教育杂志社的一位编辑模彷《北京欢迎你》的曲调随口吟唱出来的,引走了全社上下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对李贽写作目的的探讨是李贽研究问题域中的首要之义和应有之题。笔者以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对李贽的论述为切入点,初步探讨李贽“为己”与“经世”,“自适”与“教化”相互冲突而又对立统一的写作目的,并深入剖析其成因及思想来源,指出李贽的写作在晚明文化语境中的历史意义。以期对李贽的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917年10月,胡适把他一年来写作的白话诗编成《尝试集》,给钱玄同看,并请他作序。钱玄同和胡适还没见面时,1917年7月,他就对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些新诗提出过意见,说胡适的“白话诗”“犹未能脱尽言的窠臼”。胡适看了钱玄同的批评,给钱玄同复信里说:“此等诤言,最不易得……”所以胡适后来在北京所写的白话诗。就都不用言了。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苏辙与李贽《老子解》两部著作的对比研究,提出苏辙的《老子解》的特征在于主张孔子与老子没有根本的对立,强调儒教与佛教尤其是南宗禅的一致,其放异彩之处正是在于无心与解脱精神,所以,可以说苏辙的《老子解》往往成为无心无欲的修养论,而李贽的《老子解》则更多体现了他的政治论,那就是反对为政者以自己为中心的独断专制,由此可以说苏辙把老子看成处世课本,李贽则把老子看成不干涉主义和放任主义的治世观念。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对李贽文学观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的小说观察受李贽学观的影响,《红楼梦》的创作态度及创作原则与李贽的学观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发展,曹雪芹的“亲睹亲闻”,“取其事体情理”,“新奇别致”等小说创作主张,以更新的学理念,拓展了小说的审美思域,在小说理论史及小说美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清初“桐城派”巨子方苞(1668—1749)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株连入狱。后来,他写成著名的《狱中杂记》。方苞下狱,是否仅仅由于家藏《南山集》书板?抑或还有其他潜在原因,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夏瑜是《药》的关键人物,也是幕后人物,其形象的塑造,凭借的仅仅是康大叔的转述:夏瑜在狱中策反,说了一句“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遭到牢头痛打后,他说牢头“可怜”。情节虽然简单,但对它的解读,很多人却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