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历史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教学主旨,是统摄历史知识的主线,是涵养历史思维的关键,更是汲取历史智慧的锁钥,赋予了历史课堂以澎湃的生命力。正如李惠军老师所说,“历史课的灵魂就是撬动历史认知、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意的阿基米德支点”[1]。“课魂”对于一节历史课而言至关重要,但是提炼“课魂”并非一件如汤沃雪的事情,需要历史教师具有相当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  相似文献   

2.
在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一帆风顺,是一节难得的好课……”对此,本人不敢苟同,提出一点个人看法,请同行批评指正。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应该从多方面去考察,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手段的优化等等。但从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的观点来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志还在于是否提示了矛盾和因势利导地解决了矛盾。“一帆风顺”的课即使有其可取的方面,但也可以认为,这样的课一定不是一节成功的好课。试想,在一节课里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来,整个教学过程都按教师设  相似文献   

3.
(一) 要加强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就得教会学生在概括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掌握住最基本的历史概念。每一节历史课几乎都要让学生形成若干新的历史概念,或加深理解若干旧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究竟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并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呢? 先从具体的例子说起。有一位教师在初中一年级讲“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一节课时,就要求学生形成“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这一概念,在学生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时已经可以接触到,问题在于是否已经具备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的具体的基础知识。由于这一节课的教材中缺乏有关自然经济的具体史实,教师在讲述中只能给它下  相似文献   

4.
曾经在杂志上渡过这样一个案例:作者听过的一节六年级《最后的姿势》一课,这节课教学过程很顺利,学生几乎是对答如流,上课教师感觉也很好。课后,作者找了三个学生交谈,问:“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我懂得了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四位学生,他真伟大。”“我懂得了谭千秋身上充满了爱与责任,他的灵魂很美。”  相似文献   

5.
顾林 《中学教学参考》2011,(36):109-110
一、教学案例 前两周,我听了一节政治课、一节物理课,碰巧这两节课都在评讲习题。虽然一节课属于文科类、一节课属于理科类,看似有较大的差异,但在评讲习题时也有值得相互借鉴之处。作为听课者,我会从学生和教师的两个角度去思考、审视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学生“听得懂吗?效果如何?”,教师“有什么收获?如何评课?”。  相似文献   

6.
一节课上完了,一课书讲完了,合上教案就算了结了吗?没有。从教学过程的特点看,一节课,一课书,虽然有其各自独立的任务和目的,但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前一节与后一节,这一课与那一课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教学的连续性。因此,教师在课后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成败得失,把心得体会写下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写“教后”。写“教后”好处甚多,归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更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就如一个“路标”,引领着教学过程顺利展开,而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从教经历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先进理念与高超技术包装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积极踊跃,各种素材生动贴切,教师讲解也入情入理。可是,一节课下来,脑海中留下的只有几幅吸引眼球的素材画面和在问题刺激下流于表面的学生脱口秀,很难有余音绕梁、情感共鸣的回味。在一节课中,应该把握怎样的主旨才能真正激活课堂,长久点燃学生的心灵呢?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一节课要有一个灵魂。有了灵魂,一节课就活了。所有的素材包括教材,都是诠释  相似文献   

9.
课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有了课时目标的准确定位,才有课堂教学的“智慧”绽放. 结合教研室的教学视导,我对“课时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之“纲” 教材的编排大多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加深,从中引出新知识。教学重点就是一节课教学内容之“纲”,学生掌握了此项内容,才能纲举目张,触类旁通。因此确定教学重点要认真分析教材。  相似文献   

11.
“节节课好”是针对“一节课好”的异化提出来的。“一节课好”的本意是研究、示范、评优,对于促进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节课好”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价值.扭曲了人们对它的认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一课成名天下知”的功利、“因一废十”的高耗、“教案剧表演”的虚假等.这些都偏离了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调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教”的指引下,自主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此作者就“伴性遗传”一节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章建跃认为:“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合理性和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上加强思考,这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挖掘内容本质,结合学情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以“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对此进行探究.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挖掘核心素养培育因素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的,不仅要体现教材的内容,还要立足于学生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波的干涉”一节难点是理解波的干涉图样。如何使学生把波的干涉图样与水面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为此,在“波的干涉”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成功的课堂教学是与明确的教学目标分不开的。制定一个有效的目标,课堂教学中才不会盲目行事,才能有目的地去完成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关注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思想是教学的灵魂,有思想才会有创造,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独立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7.
思想是教学的灵魂,有思想才会有创造,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独立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观念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在备课时,不单要考虑知识目标,而且还要考虑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小学数学在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现以年、月、日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加强备课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一、加强“确定教学目标”的指导   教学目标有大目标和小目标之分,这里讲的是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理顺所教内…  相似文献   

19.
去年,听过一节课《我是一条小河》。这是一节在“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课堂观摩大赛”中获一等奖的课,也是颇有争议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20.
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优秀的组织与合理的实施相结合,必然是一节成功的课。那么,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一定要注意一“活”一“紧”,而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更要注意“时”、“实”、“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