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教版选修1(2007年第2版)第1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配有一张插图(见图1)。图片旁边的文字注解是“梭伦(约前640-前558)”。同样的头像插图也出现在单元导语中。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内容中有一则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余致力于中国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逝世时间是1925年3月12日,而大家普遍认为他的革命道路是从1894年11月建立兴中会开始的,前后仅31年,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你数字时间的分隔符"两点"写在什么位置,你知道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教育一线的教师们。目前小学数学所用教材有几个版本: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冀教版等,可这些版本的教材对于"时间的分隔符"使用不一。例如,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时间分隔符"使用的两点是在两数字的中央偏下的位置,[2009年秋季教材]二年级上册《六时、分、秒》第64页。  相似文献   

4.
2010年人民版《历史》必修2第9页写道:“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在长江流域.还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2010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6页则说:“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相似文献   

5.
万明 《历史学习》2010,(7):23-23,38
(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综·2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由先前的黑白色变成了彩色,在视觉效果上确实增色不少,但美中不足的是部分知识点的用法不够科学严谨。笔者以现行的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人教版(2009年3月第1版)]和下册教材[人教版(2009年9月第1版)]及人教版配套参考书为例,提出几点质疑:一、标点符号不合乎规范1.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尾误用问号八(上)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导引中:"熟读课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01年版的注释、图片有三处失误。笔者觉得有必要指出,以求教科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课本(2001年版)37页提到“印度雨季(6-9月)和旱季(10-次年5月)”。湘教版课本(2007年印刷)43页提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分为三季”。有的书上又认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从11~次年2月为凉季”。许多资料都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究竟分哪几季说法很不一致。除两季、三季外,还有分四季的,多了“季风退缩季”。“三季说”虽不少见,但名称、月份多不一致。除上述名称外,还有称“干热季”、“干凉季”的。很多资料认为雨季的月份是6-9月,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创作的一首意象丰富而又壮美、意蕴深厚而又隽永的哲理诗歌。全诗共分六个小节,第五节最后一句是“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关于“枯干的心灵”的理解,《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人教版2001年版)是这样解释的:“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长期以来,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一直是亦步亦趋地沿用这种解释并把它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笔者认为:上述解释存在明显的不妥之处,其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0.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的古代艺术》(2009年版第31页)一课有一道思考题:“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问:这段话记录的传说有什么意义?”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2009年版第75页)的答案提示是:“人类摆脱以往的愚昧和黑暗。……也反映了人们对发明文字的祖先的无限敬仰和钦佩。”笔者以为,该题目及答案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01年版)收入了《故宫博物院》一文。笔者认为,这篇文章中第七自然段位置不妥。第七自然段原文是:  相似文献   

12.
释“问讯”     
吴越 《学语文》2014,(3):70-7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01年版)课文《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一句,课文未提供“问讯”的注释,与人教版配套的教师州书给出的参考译文为“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译文将“讯”作讯息、消息义,将“问讯”解释成“打听消息”,看作动宾结构。  相似文献   

13.
程森 《现代语文》2014,(4):146-148
初中语文教材自2001年第1版刊出以来已历时十余载,印刷多次。期间08年7月刊出第3版,在再版中除文言文篇目稍作更改外,一些文言文注释也做了调整。如:九(下)第23课《愚公移山》中对“陇断”的注释:“垄,高地”。文中为“陇”字,而注字为“垄”,显然错误。再版中已将误注订正为“陇”通“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