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选择教学内容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在培养学生目标上,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历史教师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把历史教学与现实衔接起来,即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我认为“以史为鉴”既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其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是如何把情感目标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真正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次课程改革将《自然》改为《科学》。过去我们把教学看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就把教学定位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而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转变。”如何在现行的《自然》课程教学中融入课改理念,在《自然》课程中融入《科学课程标准》中贯穿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是自然课教师应该自觉思考并亲自实践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课程,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改为多元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科学课要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并围绕三维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当前的科学课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的自然课教学中,教师对“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的教学研究较多,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目标的预设与达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科学(自然)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存在的问题1.教学“预设”对情感态…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应以探究为核心。”然而当前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以至于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自主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呢?笔者认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对过去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创新。笔者通过实践认为: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活动形式”;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看成是课程的“重中之重”,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势必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科学探究中应敢于“放”,在科学课教学中应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  相似文献   

9.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将“态度”作为历史课程的一级目标。我国历史教育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新理念。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目标,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但上述两个“标准”都未对“态度”加以界定,其所列“人生态度”“科学态度”等也说不上是该概念的周全外延。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并学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应当重视“探究—体验—感悟”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都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课程目标.此目标在历史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既是重要目标,我们当然要努力去实现。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探究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一、探究教学的历史回顾探究教学的早期表现形式是“发现法”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目标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已经被广大高中历史老师所熟知,初中历史知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之后,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明确了五大核心素养并且加以落实。“教师应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制定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以往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设定对初中历史教师而言需要一个探索转变的过程,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为例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在2020年上半年全国疫情期间面向全省录制的网课中实施,反响很好。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即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重视,有助于体现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价值。作为一种主题思想,教学立意是历史课堂的灵魂,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与学生学情,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价值聚焦,集中体现了以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思路,有利于学生在繁杂的历史知识中把握重点、理清逻辑、生成价值。基于此,本文拟结合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立意”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一部分是介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但由于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较少涉及,因此许多教师常将它矮化为“非重点”,使得“三维目标”难以得到落实.显然,教师的这种边缘化处理有悖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科学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贯彻这一基本理念,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标准教学》(历史)中明确提出:“‘学习要求’主要是指学生要达成的目标,提示教师要完成的任务。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主,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杭伟华 《化学教学》2016,(12):45-47
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化学观念”建构的要求,以人教版《化学2》专题3“化学键”教学为例,探讨了通过“确定教学目标”、“设置驱动性问题”、“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等来完成“观念建构”视角下的化学教学,以达成真正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应以探究为核心。”然而当前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照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要在音乐教学中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合唱这一音乐形式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