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西部城市丹佛签署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之作为法律生效。美国民众显然对奥巴马寄予厚望,他们期望奥巴马能够像当年的罗斯福总统一样力挽狂澜,挽救美国经济,因此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也被称为“奥巴马新政”。美国《政治周刊》甚至将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称为“罗斯福新政”的当代版。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新政期间,为克服严重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推行和实施了一系列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和实践,掀起了自20世纪初以来的第二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高潮。本文从历史背景和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是经济迅猛发展的年代,又是竞争异常激烈的时期。未来的国际竞争关键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植根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要熟练掌握每年的考试大纲和考点,及时准确地让每一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应对高考。罗斯福新政作为一个独立的考点,需要学生列举其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些都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学生自己应该会总结和记忆,下面笔者谈谈对罗斯福新政需要加深把握的知识: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  相似文献   

5.
高青 《成才之路》2009,(11):68-68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社会经济一片萧条,人们对未来充满疑虑,甚至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了”。  相似文献   

6.
掌握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内容及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经济思想指导下实施的不同模式,如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状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及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组织、欧盟等组织的基本特点,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考点:美国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与不同“时空”下苏俄和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的教学,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重要信息就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动摇;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罗斯福是在美国经济“坠入沟底”的一年当选为总统的。他上台执政后,推行了旨在克服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新政”。“新政”究竟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什么,很值得认真琢磨。有学者认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经济一直处在“特种萧条”之中。国内外还存在“‘新政’破产”之说。笔者近几年来接触到一些材料,对这些论点产生了疑窦。今就所惑,草成此文,切盼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罗斯福新政是西方社会反经济危机政策成功的典范。“新政”针对大危机中爆发出来的问题,在财政,金融,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放的改革,“新政”不仅取得反经济危机的效果,而且奠定了美国现场市场经济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比较,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角度说,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美国国民收入骤降、国民财产损失巨大而形成的一种严重货币荒,人民群众购买力剧减、消费远远落后于生产,美国经济处于难以继续运转的僵化状态。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就是为了将美国经济从这种僵化状态解救出来而制订的。它的基本内容是放弃金本位制,实行有控制的通货膨胀。由于罗斯福是个平衡预算的信徒,不相信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他始终拒绝将通货膨胀提高到这种理论要求的水平,直到二战前,“新政”货币政策虽有可能完全克服1929—1933年经济济危机,实际上却只是基本上而没有完全克服那次危机。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在这一国际关系体系下,随着欧洲革命高潮的结束,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如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相似文献   

12.
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指导意见》以及人民版必修二教科书的编排看,三者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的处理是一致的。它们均强调、突出其在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节机制上的创新——实现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转变。教学实践中,“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的操作流程一般是以一定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新政的政策内容,再归纳出其特点(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说:“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头数,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开始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后来却发现.这是当时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学生很容易会产生疑问:既然当时美国经济如此萧条,这么多人等待救济。为什么政府不把这些剩余的产品无偿分给有需要的民众?  相似文献   

14.
邢宇梅 《考试周刊》2011,(91):166-166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高中历史必修2教科书每一版本对其的评价基本都持肯定态度,认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而言:第一,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第二,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第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世界而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2 0年代末至 3 0年代初 ,美国经济的大衰退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以“工业复兴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法案被国会通过。“新政”具有人民性和资产阶级民主性 ;国家对社会经济强有力的干预调控 ;应急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历史进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美元贬值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美元贬值,对中国来说,我们现在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香港也如此,其他的亚洲国家都是浮动汇率制。美元贬值,新元、日元、韩元和卢比都会升值。人民币钉住美元,实际上是跟着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这实际上是增加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这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7.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面对危机,胡佛总统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使得危机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参加竞选,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在金融、工业、农业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在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措施中,其中对工业的调整被认为是"新政"的中心措施,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18.
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稳定大危机中美国的企业形势,恢复美国民众的信心,刺激美国经济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罗斯福思想的转变以及“新政”的应急性等因素的影响,罗斯福政府拒绝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坚持不承担稳定世界经济义务,甚至推行诸如购金银等以邻为壑的政策,因此,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世界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在30年代的分裂,世界经济秩序因此进一步恶化,并最终造成美国经济也无法在二战前者出30年代的大萧条。  相似文献   

19.
1.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000美元上升到2000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15000美元升至25000美元,而海滩边的土地更是从20000美元跳到75000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20.
在“新政”的研究中,“新政”的分期一直是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新政”终极时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研究这一问题对“新政”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终极时间”的看法,国内外学者、专家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学者巴塞尔·劳赫、拉尔夫·德·贝茨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明确指出:“新政”的终极应在1938年.阿瑟·林克、威廉·卡顿在他们的著作中则提出“到了1939年,他(罗斯福·富兰克林·德兰)开始放弃国内进一步改革以换取国会对他的外交政策支持,‘新政’结束了.”还有《America Past and present》这本书提到:1936年后第二年“新政”就结束了,即193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