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访曹操墓     
曹操这个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2009年12月,据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墓。消息一出,就惹来很多争议,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质疑曹操墓的真实性。从听说发现曹操墓的那天起,我就特别想去现场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课堂更精彩一直是我的教学追求。近些年来,“史料教学”已成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共识。今年,我连续第五年任教初三,恰逢《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依据“教学建议”的相关要求,结合多位历史教学专家关于课堂教学的观点.对此有了新的理解,并付诸实践。本学期,我特别注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捕捉史料细节,以丰满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使之更具体、鲜活,更有现场感,  相似文献   

3.
探访曹操墓     
赵以航 《初中生》2011,(Z5):104-107
曹操这个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2009年12月,据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墓。消息一出,就惹来很多争议,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质疑曹操墓的真实性。从听说发现曹操墓的那天起,我就特别想去现场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4.
探访曹操墓     
曹操这个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2009年12月,据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墓.消息一出,就惹来很多争议,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质疑曹操墓的真实性.从听说发现曹操墓的那天起,我就特别想去现场一探究竟. 这次“五一”,机会来了. 妈妈的朋友唐际根博士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先生邀请唐博士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前所长刘庆柱教授5月3日再去曹操墓现场考察.唐博士答应带我和妈妈等几位朋友进入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的墓葬现场.在这次探访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5.
2010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入选。消息一经公布就陷入各种质疑之中,曹操墓成为当年最热门话题之一。普通公众是如何认识曹操墓的?考古学成果受到质疑给考古学界带来哪些反思?本文作者针对以上问题,用问卷方式进行了实际调查,并从公众对曹操墓真假问题的态度、网络与传统信息渠道的取舍、考古知识普及、考古学成果展示方法和曹操墓发掘意义五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求科学、准确地认识曹操墓。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位偏远山区的中学历史教师 ,从事历史教学已有近 1 0年。近年来 ,始终感到有一种危机意识在困扰着我 ,几次想向贵刊请教但由于种种疑虑未能如愿。近几日 ,我的想法更为强烈 :历史学科危机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广大的同行们面临“下课”的危险。在此 ,我借用了贵刊编辑专家和广大同仁的研究成果 ,谈一下我长期以来的疑虑和粗浅认识 ,敬请批评。一、中学历史学科现状及原因分析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长期以来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 (只有在高三文科才体现出这门学科的存在 )。不容置疑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下 ,各学校非常自然地…  相似文献   

7.
心长同志的大著 《曹操墓研究》即将付梓,他来信嘱我写点读后感受。我欣然应允。,向他表示祝贺,并与他同享丰收的喜悦;在则读后颇受启发,确实有话可说。我与心长同志相识,是名副其实的“以文会友”。也就是先读其文,后识其人的。两年》。读后,我深感作者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类型的学者; 从交谈中得知,心长同志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尤其热衷地方文史研究。他几十年),曹操墓田,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的邺安风骨”等专题用力最勤 《曹操墓研究》就是心长同志刻苦钻研上述专题的作品结集。 …  相似文献   

8.
罗栋 《中国教师》2009,(16):29-30
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掌握中国和世界历史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是当前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要面对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真想回到过去.去品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去体会历史人物的酸甜苦辣.去解读封建王朝埋藏千年的化疑案。  相似文献   

10.
我玩电脑已经有三四年历史了,也可以算是一代“老江湖”了.网上阅读也是我的强项哦!  相似文献   

11.
孙梅 《考试周刊》2012,(50):11-11
当同学们陆续走出中考考场,我知道2012年的中考结束了。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新在哪里?""难在何处?"……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中考的结束而消逝,相反却愈来愈强烈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图文并茂""题型新颖"是我对2012年历史中考试卷的第一感觉,如非选择题部分17题"史实与推论”、18题“历史时空”都是新增题型,当然材料题仍是2012年中考考查的重头戏。这就不能不引起我对史料教学的再一次研究。史料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所谓“史料”应当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原貌的材料”,史料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文字、数据、表格、图片、音像、实物、口述等。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我通过对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的研究及平时教学的实践,谈谈对史料教学的看法.希望有助于以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中学历史教材是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的。这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不但要学好中国历史.也要学好国外的历史.才能真的学好中学历史。所以我们决不能忽视现有教材中世界近代史的部分。我认为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我非常荣幸能被邀请参加此次会议。在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我现在正在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是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亚(中国,包括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发展情况。因此,这几天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了解过去以及现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的历史教学情况。鉴于到场的中国学者对这一研究领域拥有长期的第一手经验,而我的知识水平说得最好的话也只能是“略知一二”,我有些担心可能无法给大家带来新知卓见。所以当我在介绍这方面研究成果的时候请不要把我看成“专家”,可以把我当成是一个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等待方家评…  相似文献   

14.
苏海健 《考试周刊》2010,(19):168-169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点成功。  相似文献   

15.
许珊 《考试周刊》2011,(29):177-177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是有效的?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历史专家、学者及广大的一线历史教师都有深刻而精辟的论述。作为一线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有效的历史课堂要"有笑"。  相似文献   

16.
酸 乍一听到暑期要搞远程研修.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原本计划了两个多月的敦煌之旅现在成了梦幻泡影。若是专家授课的形式.或许我心里还会舒服些.因为有当面请教与质疑的机会.上次培训时与湖南师大教授的一番谈话.就令我获益良多。但是,这次是见不着人,只有视频的远程培训!听那些老头子们在镜头前絮絮叨叨,会比亲近历史、亲近文化的敦煌之旅更有助于我的成长吗?抱着这样不满的心态.我开始了这为期10天的培训历程.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深感历史学科在很多学生心中早已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特别是高三历史复习课,更多了一层“炒冷饭”的感觉。上课效率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甚至有些同学还认为。上历史课.上和不上一个样。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尴尬、非常危险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我认为,主要在于教师。一个好的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能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充满生气。而且效果又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是我大学四年里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在思考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三个观点:历史离我们很近;某些历史不可信;历史是好的知识,历史很有用。其实这三个观点也是我学习历史的一些体会。2004年9月3日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天上课,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我给同学们讲了这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19.
承蒙市教研员陈春露老师的厚爱。建议我写一篇从教以来个人成长经历的文章.既让我受宠若惊,又让我惶恐不安。因为我仅仅是一位农村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也只有6年的时间,若是论成绩,和很多优秀的年轻教师相比自是相形见绌,不值一提。但思前想后,还是打算撰此一文,希望能通过总结自己从教6年来的得与失,鞭策并勉励自己不断前...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学同样需要讲究艺术性.力求融汇知识和培养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历史。学好历史。下面我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