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带新高一,再教必修一,虽然有了一年的经历与积累,但有时还是觉得吃力。政治史中的有些内容,连我自己都正在努力对它提起兴趣、加强认识,所以,当郭富斌老师告诉我赵亚夫教授要来西安中学听课,而且其中一节是我的课时,说实话我腿都有点软了!我和赵教授从未见过面,但知道他是历史教育专家、权威,第一次与赵教授见面,就听课、评课,怎能不紧张!  相似文献   

2.
我和郭老虽是偶尔相识,但却给我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虽然没有和他交往,却有机会看到了他的一些文章。我最先看到的是他在一份教育杂志上发表的《粉笔生涯三十五年》。我发觉到他好象是满腹牢骚想要发泄似的,但这些牢骚却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而发的。以后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他所写的一篇悼念他的学生的文章,这篇文章虽然没有交待出那位学生自杀的缘由,但却写得情文并茂,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死者的一份真挚的感情。此外,我还在书店里翻看过他所写的一些游记的单行本。应该说,由于多年的教学生活,他教导出来的学生可说是桃李满门,更有不少成了知名人士,再加上他交游广泛,他真的是一个教育界的名人。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历史教学》编辑:您好!本人是贵刊千万读者中的一员,前几天拜读了贵刊主编任世江老师的《评郭富斌的教学实录——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文(见《历史教学》2010年12期),其中有  相似文献   

4.
回音壁     
子衿 《新作文》2013,(5):62
◎洛雨晴缘:(贴吧网友)《高中生适读》里虽然没有我的文章,但是我从中看到了那种很久没有看到的很有感觉的文章。王泽林的《我们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或许是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虽然他对何家鑫的描写并没有那么出色。我曾单独问过他现在那个人的状况,但很显然那已经是很久远的故事了。他的文字可以带动我的思绪,这篇是许久未见的好文章。期待他能带给我更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在观看历史大剧《嘉靖1566》,看到虽然嘉靖皇帝无法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但我从他的身上也看到了一些闪光点:他数十年不上朝,但始终牢牢掌握着朝政大权;虽然很多时候他不问政事,但各项工作开展得却井然有序;虽然他很少见朝中大臣,但提起他,无人不噤若寒蝉。为此,我想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番,创新我们的班级管理,轻轻松松做个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6.
上完晚自习后,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他在《文苑·经典美文》上看到了我的名字,当时我就想,应该很少有与我同姓名的人吧。我叫他带我回教室看一下,果然在《文苑·经典美文》2010年38经典碎片栏目中,看到了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邓梁 《教育文汇》2007,(8):53-53
《教育文汇》,你让我“一见钟情”。虽然几年过去了,但初识《教育文汇》的情形我仍然记忆犹新。那次,我去找一位同事换课,不巧他正好上课去了。我便来到他的办公桌前,打算给他留张便条。无意间,看到桌子上摆着一本杂志——《教育文汇》。我的眼睛顿时一亮,  相似文献   

8.
蒯威 《辽宁教育》2013,(3):88-88
《读者》2012年第17期的“言论”中,选载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段话,他说:“《乡愁》表达的原本是淡淡的哀愁,但看到内地演员朗诵《乡愁》,总是激动,甚至凄厉,有样板戏的味道,令我很难为情。”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画报     
《小雪花》编辑部主办2007年6月20日出版SOS在线《小雪花》编辑部SOS在线的编辑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南浦小学四(1)班的学生。我在《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第3期中看到了李洋同学的故事,我和他同龄,但他那种在逆境中对知识的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所以我把他  相似文献   

10.
承西安市历史教研员张艳老师美意,使我有机会在各校教研组长参加的“2018年西安市新课程培训会”上,展示了一节题为“自由在低处——新大陆上新体制”的复习课。课后,不少与会同仁给予我热情鼓励,特别是郭富斌、史小军、张晓娟、华春勇等几位老师给了我诸多教益,深表谢忱。下面以这节课为例,谈谈我对“1787年宪法”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知道朱邦国同志的名字是30多年前的事,但认识他却很晚。1956年春,我在《少年文艺》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是淮阴市区一所初中的学生,那就是他。当年秋天,我在淮阴中学升入高中三年级,他也考入了淮阴中学,是高一的学生,但我们并不相识。  相似文献   

12.
正《我爱幼儿园》"以前我上的是托儿所。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甚至有了一位老师,她像公主一样有着长长的头发。我上学啦,我上的是幼——儿——园!"看到小莱昂如此欢欣的宣言,是不是以为他走进幼儿园的那一天也快乐得手舞足蹈?其实不然,他和我们身边许多小朋友们一样,在开学的那天根本不愿意起床。因为前一天夜里,他起来了好  相似文献   

13.
《读者》2012年第17期的"言论"中,刊载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段话,他说:"《乡愁》表达的原本是淡淡的哀愁,但看到内地演员朗诵《乡愁》,总是激动,甚至凄厉,有样板戏的味道,令我很难为情。"诗人讲的这种情形在当前的语文课上可谓司空见惯。前不久,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这样一段教  相似文献   

14.
《全国优秀作文选》的老师们:你们好!当我看到贵刊2006年第4期的《人生的标点》时,感到很眼熟。果然这篇文章在《金奖话题作文》上就有。原作者应该是魏慧娟同学,陈冰同学投稿的是仅改动了几个字的复印件。他的这种行为不符合文中的“要靠自己”的观点,并且欺骗了读者的感情。他也许怀着侥幸的心理,但切记,纸是包不住火的。至于范同文同学的《围城记事》,我认为那也是抄袭的。因为文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原作雷同的。  相似文献   

15.
郭伟 《现代语文》2006,(5):61-62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郁葱抒情诗》曾获第三届鲁迅学奖,这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早在2001年,我在《红岩》杂志上就读过他的长篇哲理诗《存在》,全诗充满了诗人智慧的沉思,有很浓烈的存在主义色彩,记得当时我有如电击般激动不已,深以为自己便是他唯一的知音。后来看到他获奖了,知道有那么多人推崇他,当然也很兴奋,不过大家谈的更多的是他的短诗,诚然,这些短诗自然流畅、诗意隽永,但我本人还是更欣赏他为数不多的长诗,他的《存在》。这里,我打算对他的这首诗作一番粗略的也许是相当不成熟的解读,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欣赏经典     
有个美国外交官,二三十年代在莫斯科呆了十年。他在回忆录里写道:他看过三百遍《天鹅湖》。即使在芭蕾舞剧中《天鹅湖》是无可争辩的经典之作,看三百遍也太多了,但身为外交官,有些应酬是推不掉的,所以这个戏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到后来很有点吃不消。我猜想,头几十次去看《天鹅湖》,这个美国人听到的是柴科夫斯基优美的音乐,看  相似文献   

17.
正认识肖复兴源于他的作品。读《父亲手记》与《我教儿子学作文》,我看到的是一个好父亲;读《和当代中学生通信》与《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老师;而读《我的读书笔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读者——一个好读书的人。根据阅读经验,原以为《我的读书笔记》是一本"读后感"的合集,从中可以看到到底是哪些书给一个作家打下了精神与艺术的底子。可是,开卷发现,他只是在给你讲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不解之缘     
吴士美 《老年教育》2006,(12):30-30
光阴如流水。我与《老年教育》的不解之缘如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时光追溯到2001年,我为庆祝建党80周年所写的一篇演讲稿《追求》被《老年教育》发表了!更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因此结识了刘俊奇总编。他是一位令我敬仰的人,话不多,但句句流露着真诚:“《追求》一很有激情,有激情才能写出好章。希望看到您更多的佳作!”他鼓励的话语,使我从此笔耕不辍,也从此与《老年教育》的编辑们结下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19.
孟俊杰 《班主任》2010,(12):63-63
第一次接触《班主任》是在2008年秋天。那时候我教副科,看到同办公室的一位班主任经常被学生气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真替他着急,时常帮他出谋划策。这位班主任手头就有《班主任》杂志,我拿过来翻一翻,立刻被一篇篇精彩文章吸引住了,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9月17日 晴 幸福是什么样的感觉,幸福会伤感吗?伤感幸福是怎样的呢?以前,偶然问看到郭敬明的《岛》,不懂他的文字,但会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后来我终于懂了,那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