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关的情感和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2.
<正>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感化幼儿,才能和幼儿的心灵产生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达到师爱的最高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幼儿去爱别人,在爱的沐浴中使幼儿学会去爱父母、爱伙伴、爱身边的一切。否则,教育幼儿去爱祖国、爱人民只是一句空话。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打动幼儿。而幼儿园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初入园的孩子千差万别,相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总有个别孩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是一片洁净温馨的乐园,幼儿德育是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同携手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的过程.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幼儿德育开展,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秀品格的基础工作,也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的过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到游戏、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开展并欣然收获.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  相似文献   

5.
爱,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人们在尽情享受关爱的同时,也应该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热情去帮助和关心别人。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有去爱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爱。这是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幼儿教育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让幼儿学会给予爱,这不仅是发展幼儿才智的手段,也是培养幼儿高尚情操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素质教育怎样搞?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实践中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品质,最重要的是精神,最关键的是兴趣。一、最根本的是品质。品质中最根本的是爱心,而当代幼儿最缺乏的正是这个。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处在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地位上,想怎么就怎么,不管别人乐不乐意,只要求别人爱他们,他们却不去爱别人。因此,对这一代幼儿的品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帮他们树立起爱心。教育幼儿应从爱父母做起,进而教育他们爱别人。对他们来说,爱别人除爱家人外,就是爱同学、爱老师、爱家庭以外的人。所以在教育中要教…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曹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幼儿园生活中.作为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那么如何把爱的种子撤播到孩子心中呢?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  相似文献   

9.
[引言]英国牧师、诗人邓约翰说:"没有谁是独立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整体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给你爱;你给世界多少爱,世界就会回报你多少爱。不仅爱你的亲人,还要去爱每一个人,爱世闻万物。这样,爱才不至于自私、狭隘,才不容易像脱水的花朵般枯萎、凋败,也才能收获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10.
爱的体验     
爱是一种对待他人或事物的内在情感,对幼儿而言,爱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如与人分享好吃的东西,对别人说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能够宽容和谦让等等.爱是需要模仿的.爱不是靠强行灌输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本文通过以下案例,总结出支持引导幼儿在社会生活的真实事件中,去主动体验去学习,和怎样引导幼儿体验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程茹 《现代家教》2000,(4):56-57
现在的幼儿,由于在家庭中受到“重点保护”,得到优厚的待遇,容易滋生缺少爱心的弱点。因此,培养幼儿爱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幼儿爱的情感教育中。我主要从幼儿经常接触到的人和事出发,教育他们理解爱,懂得回报,激发其对别人的爱心,训练其友好行为,  相似文献   

12.
误区一:只要身边有人照看就好。很多父母以为,只要孩子身边有人照看,没有危险就好。其实,幼儿最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接触、拥抱、关注的目光、有人和他说话……在没有交流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思维迟缓,缺乏爱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一、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笔者认为,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对幼儿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幼师是幼儿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影响着幼儿的一生。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从父母的怀抱来到老师的身边,从温馨而熟悉的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望着同伴和老师陌生的面孔,心里不免产生分离的焦虑和恐惧,这在他们情感上是一个很大的波动。这时教师只有用无微不至的爱来安抚他们不安的心,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儿童是在爱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及激励和信任的,因而要想让幼儿感受到爱,教师就要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他们。对小的孩子要更多地用身体接触,如亲亲、抱抱、拍拍……对大一些的孩子则要用目光、语言等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信任、鼓励、称赞等等。同时,还要让幼儿学会爱别人和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爱的教育是双向的,即爱与被爱。  相似文献   

14.
李燕 《考试周刊》2013,(12):186-187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儿童的任务。近些年,早期教育大力提倡为幼儿的明天做准备,提出幼儿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具有合作、宽容、承受挫折、有爱心等健康品质。然而,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像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久而久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好的事物都应该给自己的不良品质。他们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爱,而不知道将爱奉献给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呵护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因此,成人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这样才能使幼儿知道爱是双向的,只有付出了爱才能得到爱,从而使幼儿的身心更加健康地发展。所以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5.
情况分析 九月接大班,全班52名幼儿均为独生子女,其中原大班未升学的有16名,中班升入大班的有34名,另外2名为新入园幼儿。通过数日观察发现:幼儿之间不礼让,想自己的多、考虑别人的少;分群严重;部分幼儿为被动来园,集体意识差。由此看来,培养幼儿爱同伴、爱老师、爱集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及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爱心培养的关键期。当前,爱心缺失现象在我国幼儿中非常普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各种有利的契机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使幼儿在得到爱的同时也学会从爱别人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幼儿,他们爱动手打人、爱抢别人玩具、没礼貌,被家长和教师统称为“不听话”的孩子,在小朋友眼里是“不受欢迎”的小伙伴。针对这种个性强、性格倔强的幼儿,教师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呢?一、针对幼儿具体表现分析“不听话”的原因每个“不听话”的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认为自己做的都对,没有必要听家长的;有的认为是别的小朋友太娇气,总爱找家长告状;还有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待不同的问  相似文献   

18.
饱满与平静     
在这个世界上,谁顺谁逆,是说不清的一件事,往往没有定数。然而,人缺什么都不能缺两样东西:——对别人和自己的爱。爱生命中所包含的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来自各方面的爱,却很少想到爱别人,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幼儿跳出自我,站在某一社会角色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确实是有难度的。但是一旦做到这一点,便是一个可喜的飞跃,可以由此诱发出更多的正确行为,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基于这个想法,我们设计了“快乐娃娃”的活动方案,旨在教育幼儿像“快乐娃娃”一样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萌发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通过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以及角色扮演的实践行为理解深刻的做人道理。在“快乐娃娃”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情绪热烈,达到了预期的  相似文献   

20.
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更自信更快乐。由此可见,爱心培养是多么重要。随着我国1+2家庭模式(一个孩子加父母)的大面积普及,受所处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固执、偏狭、自私的弱点越来越突出,他们觉得别人爱自己是应该的,别人帮助自己也是理所当然的,很少去想怎样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更谈不上去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爱科学。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健全心理和高尚品格的形成,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