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上级命令,我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遥远的南疆军区工作了两年多时间。 这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在那里,我的身份虽然转换了,由军报的副总编变成军区的副政委,但总觉得自己好像是个“边缘”人:是领导又不像领导,不是记者却像个记者。这种边缘化的身份,为我认识部队、理解部队,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强化记者素质提供了独特视角,使我在发现、思索、自省这三个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教益和感悟。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调查记者,2011年开始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进入慈善公益领域,先后发起了“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两个公益项目.在此期间,我开始以一个公众人物身份接受媒体采访报道.身份的完全置换,令我意外获取一名被采访者的具体体验,从而可以窥见我们媒体记者在公慈善益报道领域中一些不足或者有待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3.
1999年7月25日,香港《亚洲周刊》的记者在美国访问李洪志,其中的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记者问:“据说你是以杰出人才的身份来到美国的?’ 李洪志大言不惭,这样回答:“我还不够杰出人才吗?我第一次来美国是以旅游者的身份到休斯顿讲法,来时有的学员就告诉我办移民,找律师,我也没有出面。等了大约9个月时间就批下来,1998年2月份正式定居美国。”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自己到底是怎么搞到的绿卡。当然这也是移民人士的普遍心态、把自己的移民经历都视为秘密。  相似文献   

4.
刘宏志 《记者摇篮》2005,(11):28-29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2003年的11月8日.大连《新商报》为了把这一天过得更有意义,组织了“一日记者”体验活动。作为《新商报》的忠实读者,我有幸以特邀记者的身份参加了那次活动。  相似文献   

5.
张志安 《新闻大学》2007,(4):108-115
【访谈实录】真相不足,需要通过报告文学来弥补张志安(以下简称"张"):记者和作家两个身份,您会把哪一个放在前面?为什么?卢跃刚[1](以下简称"卢"):记者。就传播信息以及表达自己的价值、理念而言,当然是记者在前,虽然记者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当作家和我的经历有关。80年代,虚构和非虚构的东西我都写,写了很多报告文学和非新闻类作品。1986年,我以小说家的身份进入报社后,还在写先锋小说,但一年以后,我就转型了。因为见证了大量中国的现实,但不能都通过新闻的形式报  相似文献   

6.
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起一段往事。这事情虽然过去20多年了,可每当我想起它,心里就会涌动一股激情,那令人激奋的场景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灾区均伤病员被送到祖国各地治疗。那时,我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南化报社工作。一天,我以记者身份,参加了公司临时抽调的由几十名民兵组成的小分队,到南京火车站西站接运从唐山来  相似文献   

7.
刘琼 《编辑学刊》2007,(4):46-50
敬事以信,敬业以诚 记者:插画家、图书策划者、书籍设计家、老师,对这四个身份,您分别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吕敬人:不管是什么工作,我的态度,我想用父亲在96岁时写给我的座右铭来概括:敬事以信,敬业以诚,敬学以心,敬民以亲.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16):31-35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和身份的嬗变推动了他们以报刊为阵地来表达救亡、革命和自由的诉求,促使了三次办报高潮的发生。这三次办报高潮与中国新闻事业的近现代化、记者职业身份的形成、记者职业场域的建构融合在一起。记者职业化是一个结构性的过程,在它形成的每个阶段,记者通过对自身话语体系与群体的职业边界的塑造来建构职业化的路径,因此职业话语与场域成为职业化的两个驱动力。本文以记者职业化启蒙、初显、形成为出发点,以报业从业人员转型到职业记者过程中的话语体系和职业场域为分析视角,剖析每个阶段对记者群体身份的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同志以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身份于6月4日到21日先后访问了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等五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是自1949年新中国诞生以来,我国第一位领导人对东欧五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不仅在我国同东欧五国关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整个国际局势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们这批随行记者说来,也是一生中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总理关心记者工作过去就听说,赵总理很关心记者的工作。这次随行采访,我亲身感受到这一点。在捷克斯洛伐克,赵总理参观莱赫尼采农业社时,捷方通知只许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2006,(5):48-48
《福建新闻界》2006年第1期发表马永凯的文章《“身份对等浮动心理”技巧在采访中的运用》。文章指出,所谓记者的“身份对等浮动心理”,是指记者在采访时,会接触到多种类型的不同人物对象,这些不同级别、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采访对象,对记者来说会产生一种“地位心理”,记者要随着被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进行对位变化浮动。这就是记者“身份对等浮动心理”。  相似文献   

11.
李根蒂同志是《群众日报》记者,1953年调到《人民日报》,后又调到上海《文汇报》,任《文汇报》驻京办事处主任。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延安时期的采访作风,处处以普通人身份出现,人们认不出他是记者。他采访容易了解到真情,写的稿子比较扎实。这一点给我的  相似文献   

12.
来新华日报已近一年。从学生到记者,身份的转变就是自力更生的过程,一切从头开始。我今天想用五个词来概括我这一年的感受。第一是激情。报社是个快节奏的地方,初到报社,我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同事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充满了激情,让我不由加快了步伐。但是没有条口,没有线索,对于采访拿捏不准,让我经常稿件石沉大海。  相似文献   

13.
现场声是电视新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现场声往往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例一:我台记者费如林同志1988年曾报道过一条消息:《台湾著名笑星葛小宝首次赴祖国大陆探亲》。这条消息全文只在开头配了四句解说词,其余用的都是现场声。新闻一开始,在播出葛小宝走下飞机、人们上前热情欢迎等一组画面的同时,记者以简洁的语言,介绍葛小宝的身份。指出,他是  相似文献   

14.
当记者20年了,除了两次回报社值班的短暂时间外,我几乎没有离开过记者岗位,一直站在采访一线。如今,我已经两鬓染霜了,依然和20年前一样四处奔波采访,依然和20多岁的年轻记者一起出现在各种活动和事发现场,依然为赶写稿件而废寝忘食,依然为写出一篇有社会影响的“得意之作”而兴奋不已。从现在看来,这记者我可能要当一辈子了。一直到退休身份都不会变化:我始终是一名普通记者,始终没有离开采访一线。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否牺牲过大?这是否有点悲哀?这样一直干下去是否值得?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尽管我国现在有几十万新闻工作者,但自…  相似文献   

15.
记者参与工作,继而围绕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是现场采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态,而现场采访有“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分。显性采访是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决定了记者暂时不公开身份,或者公开身份而不表明采访内容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暗访”,这种采访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记者参与的报道可产生较强的舆论力量,也符合报纸宣传发展方向。作为军队新闻媒体也应大力提倡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追求记者参与的最…  相似文献   

16.
来新华日报已近一年。从学生到记者,身份的转变就是自力更生的过程,一切从头开始。我今天想用五个词来概括我这一年的感受。第一是激情。报社是个快节奏的地方,初到报社,我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同事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充满了激情,让我不由加快了步伐。但是没有条口,没有线索,对于采访拿捏不准,让我经常稿件石沉大海。我开始努力阅读同城以及一些知名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记者参与工作,继而围绕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是现场采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态,而现场采访有“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分。显性采访是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是记者暂不公开身份,或者公开身份而不表明采访内容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暗访”,这种采访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记者参与的报道可产生较强的舆论力量。因此,新闻媒体也应大力提倡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追求记者参与效果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喻乐 《传媒》2004,(7):29-31
第一次见到金碚竟然是在电视里.那还是2003年5月25日的晚上,当时他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身份在央视<对话>中作为嘉宾出镜,与之对话的企业家是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总裁杨元庆.当时金碚留给记者印像最深的一句话是:"刚刚柳总说,首先我要有钱,有钱是什么意思?我缺什么的时候我可以买什么.但是有些东西是靠钱买不来的.比如说什么东西?比如说我的管理理念,我的最骨干的优秀的团队,以及团队之间的默契关系."时隔一年,金碚以<中国经营报>社长的身份向记者再次谈起"默契"这个词.  相似文献   

19.
学会倾听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九年了。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周围人眼中的“小妹妹”,变成了现在小同志们口中的“宋姐”。年纪长了,热情不减,这九年来,我对于记者这份工作,从来没有厌倦过。其实在这里,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格去谈什么“自己的新闻体会”。因为周围有着太多优秀的新闻人。所以今天的我,愿意以一位仍然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去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新闻之路。平等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如果说“采访”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对待被采访者的“态度”。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问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20.
隐性采访与记者的角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林  汤天明 《新闻知识》2004,(9):30-31,17
隐性采访,按照笔者的理解,是记者隐去职业身份而进行的一种采访方式,即以非记者身份进行的采访,基于这一定义,加上对于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角色冲突现象,下面,试对隐性采访中记者角色冲突的表现与规避方法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