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长篇小说《长舌巷》,凸显了程贤章以勾勒现代“文学客家”为己任的使命意识和关注平民百姓的悲悯情怀。作品不仅显示出程贤章创作前进的步履,还孕育、催生了“文学客家”理念的问世,为客家文学的创作、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课题,为当代客家地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文学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2.
客家研究多关注闽粤赣地区的族群迁徙、历史等领域,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客籍企业家商业网络建构的研究较少。立足于广西客家研究,探讨客商网络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世界客属大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客家研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为被歧视的客家人辩护的功能,但同时客家文化和所有地域文化一样是旧世界地理封闭和社会封闭的产物,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客家学与所有地区性文化一样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球化格局下,客家学的价值和功能应作大的调整,以使客家文化研究纳入人类文化中。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化形成、传播与地理环境关系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客家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指出客家文化景观的特征适应于山区环境,具有存在和发展合理性。认为在现代社会下,客家人应该更加开放思想,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参与各区域文化交流,通过文化整合,保持传统文化精华,使客家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现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多,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却少,而从事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人又更少。这种尴尬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研究环境的影响。作为文学内部小分支的民间文学历来不能进入主流研究者的视野,只是与民俗学结合在一起,由文学研究及民俗学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人在做这项工作。相对而言,客家民间文学在民间文学百花园中占的地位并不显赫,少有人去关注。二是客家民间文学的基础薄弱。一方面是客家民间文学“创作”(或兴起)方式有限,口头传播并不活跃,流布面窄;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客家民间文学收集整理过的资料并不多;再一方面就是受经费等多方面的制约使田野调查显得很艰难。客家民间文学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基础并不扎实。  相似文献   

6.
"传统"和"新质"融于一体,是评价一部文学史著的基本价值标准。历来文坛时见对单篇作品的评价,鲜有较系统的客家文学史著述。《客家文学史纲》就其文学史观、文学史体例等,均是"传统"的,与已有的"传统"文学史文脉维系相融,就其文学史内容而言如对客家文学的界定、文学地理学的考察视角、客家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认识及对历代客家作家作品的评述与考辨、闽粤赣台客家文学的比较研究等,又是有"新质"的,为中国文学史撰著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学是一种地域文学。它包括客家文人文学与客家民间文学。它凸显了浓郁客家情怀与客家情调;描绘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生存环境;深刻地蕴含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标识而被认同。客家文学映射了客家社会的乡土性与客家特有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8.
"台语文学"应包括客家文学,但鉴于鹤佬话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客家话,故客家文学只好另张新帜。客家文学今后要得到健康发展,在强调族群独特生存境况下形成自成一格的文化个性的同时,决不能由此割断与汉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联系,更不能把客家话拔高为所谓"台湾民族语言"之一种。要凸显客家意识写作,而不能把用客家话写作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笔者依据生态群落的物种共存研究①及人类的演化②,触发客家文学的"泛化"与"特化"理论(generalization-specialization)。"泛化"与"特化"之间并非绝对的拉锯,而是存在的质量多寡。依据历史发展历程分作三时期:泛化、特化不分时期,泛化时期,特化时期。客家文学的泛化,对"客家"概念是空泛、浮泛的呈现,缺点在无独特性,不切实,优点在具有普遍性。客家文学的特化,则标举出客家文学有别于其它族群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而各类文化在相互交流和融合过程中难免带来相互之间的抵触和碰撞。作为中华民系文化之一的客家文化在文化多元化潮流中受到了巨大冲击,要保持客家文化的独特性,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其传统精神,还要转变落后观念以实现客家文化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广西博白客家地区流行的鸡歌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样式。可从鸡歌的内容和演唱环境,分析鸡歌蕴涵的客家精神;客家鸡歌体现出客家人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风尚,反映客家人勤劳务实、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鸡歌体现了客家人幽默风趣、乐天知命的性格和敬祖孝宗、崇信鬼神的精神特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客家后代的廖仲恺不仅继承了客家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多方面深化了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客家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他的革命精神和事迹对客家后代有着深远的示范和教化作用,对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对客家山歌作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分别从语音、用词、用字、修辞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表明 ,客家山歌的语言有很大的存古性 ,它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面貌。其中的根本原因 ,在于客家民系源自中原故土  相似文献   

14.
论客家民间传统童谣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童谣不仅对客地儿童有娱情作用,而且对客家人精神气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它生动地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习俗和审美情趣。客家童谣保留了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客家方言,记录了客家生产、生活习俗,传承了客家传统文化,显示了极为浓厚的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15.
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门类,这给摄影人提供了拍之不尽的民俗题材。分析客家民俗题材的拍摄特点与表现规律,可以诠释客家民俗文化的内涵。系统收集并整理客家民俗摄影的图片文献资料,建立客家民俗文化的影像数据库,对于全面了解客家人文历史、居民生存状态及社会现实情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赣南,中原汉人南迁的中转站与聚散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然而,这里的客家认同意识却不如闽粤强。基于此,本文拟从自然地理、民族交融特点和“客家热”的兴起以及客家研究宣传等方面分析赣南客家族性潜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系统地研究客家民间信仰。本文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及其课题。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客家地区从事民间信仰研究的"微观经验主义";二是研究典型客家民间信仰的"宏观实体主义"。本文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人类学的"空间—场所"理论来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三观点。  相似文献   

18.
钟肇政是台湾乡土文学"承前启后"的小说大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客家生活经验的展示和乡土情怀的抒发著称。其中《台湾人三部曲》的第一部《沉沦》,通过客家观念的融入、客家民俗场景的展现和客家词汇的使用,展示了客家人爱土爱乡、生生不息的精神。《沉沦》对于台湾客家人客家意识的提升和客家文学在台湾文坛的彰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