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贞权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9,(1):29-32
杨吴是五代时期十国之一。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主要是奉唐正朔,接受唐的委任;与梁是从联盟到隔淮对峙;礼尊后唐,坚持平等往来。与其周边政权的关系经过多次较量后,吴国采取了保境安民的政策;除了与楚对抗外,与吴越、荆南、闽等政权基本保持和平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2.
龙德成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9(3):50-51,57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曾经创建的苏维埃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具体性质、任务、政权组成人员、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权的结构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及理论价值,对《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学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夏日新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5-12
三国时期,襄沔地区处于南北各政权相争之地,襄沔大族也成为各政权竞相争夺的对象。从襄沔大族与三国政权的关系看,蜀汉政权中襄沔地区人士最为重要,曹魏次之,孙吴又次之。 相似文献
4.
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庐州地区人口快速增长,除了与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关外,地方官员的积极治理、外来人口的迁入、大量隐漏及浮逃户的存在也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人口增长的推动下,庐州土地得到垦辟、水利工程不断修筑,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保障。粮食生产的发展、茶叶、蚕桑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与渔业和畜牧业的初步发展,大大提高了庐州地区的商品化程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汉士族与慕容氏政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4)
慕容氏政权前期 ,汉士族发挥着特殊、重大的作用 ,成为重要的权力阶层 ,分掌政务 ,使慕容氏政权呈现出强烈的汉化倾向 ,被认为是五胡十六国时少数部族汉化的代表。但是 ,纵观慕容氏政权始末 ,就会发现其根深蒂固的民族性 ,使前后期的政权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7.
政权更替、政权类型以及与政权紧密相关的军事利益集团对结盟政策产生影响。政权更迭后执政者优先考虑的是政权的生存、安全及合法性,而同盟是迅速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之一,两者存在互动。同盟承诺的成本影响同盟承诺的可信性,不同政权类型提供了对同盟承诺可信性的不同预期。军事利益集团通过提供较为清晰的本国、盟友及对手的军力实际情况与军力配置比较,通过军事利益集团内部与外部博弈、权衡,在结盟政策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倪稼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2)
十月革命胜利,俄国即刻确立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苏维埃政权。列宁当时对此赞赏有加:“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机构,……同资产阶级议会制比较起来,这是在民主发展过程中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大进步。”①因为它采取了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相反的、从理论和规范层面上更能体现人民主权的“议行合一”原则。在“议行合一”体制下,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的而非多元的,是单向的而非双向的。立法权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可以绝对地、无条件地领导和监督行政权,而行政权却只能完全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立法权,没有也不允许有抗衡立法权的法律地位、资格、力量和手段。苏维埃制度,得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确认。从理论架构上说,它确实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国家制度理念,是民主制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9.
郑彩云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73-76
马士英是南明弘光政权的关键人物.他耍尽阴谋促成福王朱由崧继统,成为定策第一文臣;其后他独揽大权,起用阉党余孽,打击东林党,浊乱朝政,导致了弘光朝廷的速亡.马士英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呼风唤雨的权臣,与明末混乱政局、史可法的失策及弘光帝的昏庸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志勇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5):97-101
李继迁是党项民族的杰出英雄,是唐末五代宋初夏州地方势力由羁縻藩镇向独立民族政权,进而向白高大夏国演进嬗变过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夏州民族政权的奠基开拓者,为西夏国建立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其一生重大事迹的简要述论,意在对他和夏州民族政权作出尽量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曾国富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3,(5):8-12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衰弱,天下群雄竞起,战争连绵。这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史册留名的庐州籍人氏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庐州常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庐州籍人氏被战争的浪潮裹夹,在战场上奋勇搏击,通过军功晋升将帅为大臣,得以登上历史舞台;二是唐末五代初期统治江淮地区的军阀杨行密是庐州人,在开创霸业过程中,出于乡土感情,对家乡庐州人氏更信任、更青睐。以群体目光来看,庐州人氏有着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二是忠肝义胆,嫉恶如仇;三是为官清廉,政绩良好。 相似文献
12.
翦伯象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传统观点认为 ,杜诗《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写于大历三年荆州。这是错误的。从该诗所言及的“西江”、“扬雄宅”、“长宁”、“夏日”并结合历史典籍来考证 ,该诗应写于永泰元年泸州。诗中的杨长宁与杜甫有一定的交往 ,与戴叔伦等颇熟。该诗是一首应酬诗 ,其写作技巧较为圆熟 ,是杜甫应酬诗中质量较高的一首 相似文献
13.
李少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29-33
河南地方戏是中国戏曲百花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朝阳沟>则是河南地方戏中一朵最光彩夺目的奇葩,它的创作与表演,把河南地方戏推上了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腾冲和顺《阳温暾小引》体系完整,传播儒家道德思想,关注民众理想教育,重视家庭情感教育,突出人生礼仪教育,较早地提出禁毒反赌教育思想,尤为重要的是特别关注大众生存技能的培养,\"义利并重\",较早提出了生存和职业教育思想。同时,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常用摆事实讲道理、树榜样立标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语言口语化方言化,便于大众接受。 相似文献
15.
对晚清政府何以推行地方自治,人们以往大多从革命派、立宪派的角度加以分析。实际上,晚清政府最后几年把地方自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全国各地加以推行,其原因不仅仅是围绕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利益关系,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口的增长、新文化因素的冲击、专制体制的衰落等深层次的原因更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莫军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3-145
唱词创作的基本原则以及行腔方式对唱词的兼顾,是庐剧创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分析掌握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不仅提高了庐剧艺术的审美功能,也能为庐剧创作打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8.
以"156"发展战略为视角,选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年均增长率来进行预测,通过对"156"发展战略目标、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值、年均增长率预测值进行比较,提出泸州在"十二五"期间应以多重手段保经济增长、以产业发展保地方财政收入翻番、以改善民生保小康之路,以此落实"156"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慕容氏辽东政权的“侨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叶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7(3):109-113
永嘉乱后,避难辽东的中原流民主动归附慕容氏,二者结成稳固的政治同盟,共同攻取了辽东郡县,辽东当地大族成为被征服对象,由此在士族集团内部形成了“重侨轻土”、“以侨统土”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李帆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4):23-25
论述了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翻译特点。指出在选择翻译方法时他们秉承忠实与通顺地翻译风格;运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运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