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美的蝴蝶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8):81-83
留美博士戴耘先生,是一位围棋爱好者。数月前,他借回国来京办事之机,到编辑部小坐。闲聊中,就围棋中各局部、各棋形之间的微妙关系,戴博士引用了一句国际谚语来形容:南美一只蝴蝶的扑腾,可能导致北美的飓风。是的,在围棋中,每一手棋,每一个棋形,其选择的如何,都可能影响到全局、影响到胜负,在北边合理选择的某一个棋子,也许正好成为几十个回合之后南边征子变化中的有力接应。因此,从《基本步伐》入手、从合理性人手去经营一局棋,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小谈数字化     
在这里,想谈一个比较小的问题,就是中国棋界的数字化问题。我写棋评几年来,最感困惑的就是这个问题。每涉及到一些数据问题,比如相关棋手的交手次数、胜负结果、对局具体战况等问题时,常常有一筹莫展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涉及到年代稍为久远的情况,沮丧的感觉不是一次两次。我棋评中出现的错误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在这里犯下的。要把这上升到学术的角度看,这些都是名副其实、非常赧颜的“硬伤”啊!  相似文献   

3.
天元     
算知在赛点局中败给道悦,棋份更改在即。面对不利局面,算知遂在御城棋上挂起了免战牌,道悦无奈迂回,以道策与算哲更改棋份之事上报寺社奉行,含沙射影。算知为周全面子,殚精竭虑,倒想出来一个好主意:将往年在御城黑书院正式对弈的御城棋改为提前下打,在御前表演。这一提议得到了寺社方面的赞许,道悦虽然心中无奈,也不得不承认身为棋所的算知这一手做得漂亮。  相似文献   

4.
享保十年(公元一七二五年),本因坊家族的门徒、居住于的秋山仙朴在他为大坂的书店出版的一部名为《新选棋经大全》的序文中,因使用了被认为对家族荣誉有伤害的词句,而被当时的名人棋所道知投诉到了幕府。幕府站在了道知这一边,决定就此制裁秋山仙朴。采取的方法是:查禁《新选棋经大全》,并“户没”(音译)十日。这可以说是棋界最初的笔墨官司了。所谓“户没”,在今天我们已无从查考是一种怎样的处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决非是什么重罚,有可能是警告处分的一种。但是,处罚毕竟是处罚。幕府是在全面地认同了道知对秋山仙朴的控告之…  相似文献   

5.
庆功     
御城棋之前,道悦专程拜访月班奉行,被告知棋份更改和俸禄加增之事已然确定,御城棋上继续争棋亦无问题,不由得大喜过望。由于算知下打的建议被否定,御城棋的安排一如往年,结果是,早已心驰神往于天文世界的算哲速败于道策,而算知苦战之下,在道悦面前再失一城,坊门大获全胜。不过,算知之所以失败,为迎合当值老中关浓守而采取了对自己不利的策略其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棋摊情绪     
每到周末,我都要街边的棋摊过过棋瘾,可是没有想到前两天再去的时候,发现这个摆了一二十年的棋摊竟然不知去向了。一打听,原来市里为了搞文明创建,将这个  相似文献   

7.
答棋迷问     
提问:杨敬东老师您好,我也是一名象棋裁判(二级), 对象棋规则,特别是棋例部分很感兴趣,每期《棋艺》的“答棋迷问”栏目我都看,不但从中学习到规则知识,还能找到共识。现有三个在比赛中遇到的有些难度的棋例寄给您,请您给予解答。其中图(1)我认为红方是两打,而黑方也是两打,因为黑方在走动车后,均存在马1进3白得红方一相 (红方不能走相五退七吃马,否则被黑方平车将死)。图(2) 是我在执裁中遇到的一个棋例,我判红方是两闲,黑方是一将一捉(炮打仕),可是黑方棋手不服,他说从棋理上讲黑方不会用炮打仕,否则红方会走帅五平四捉双,黑方必丢一子。我也觉得黑方说得有道理,像这种从棋理上不会去捉, 而形势上走出来的捉应该怎么判呢?能依据规则中“占据防守要点,立即构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象,按闲处理”的规定判闲吗?图(3)我认为红方是一将一闲,黑方是两闲,兵吃象不算捉。我的观点是否正确,请您指正。谢谢!  相似文献   

8.
张如安 《围棋天地》2007,(13):92-93
大约在两年前,陈祖源说起他在收集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资料,并约我讨论《敦煌棋经》,我畏其艰难而不敢应承。想不到去夏他来宁波即把一部图文并茂的《围棋规则演变史》书稿送到了我面前。我是探索过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在拙著《中国围棋史》中,对每一个时期的围棋的棋制棋规也都有介绍。  相似文献   

9.
棋份     
争棋第十六局在安井门的支持者松平市正邸内进行,然而,算知却没有抓住机会,虽然他对道悦的新战法多少有所准备,而且也的确让道悦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但是最终,还是以一目之差落败。这便意味着,按照棋界向来的惯例,两人之间的棋份将由定先改为先互先,道悦当初对算知就任名人棋所的非难,似乎也显得不那么唐突了。对局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道悦小心的喜悦之情却久久不能散去。  相似文献   

10.
棋鬼     
王华 《围棋天地》2008,(17):96-96
围棋变化无穷,棋人形形色色。纹枰论道的,附庸风雅的,痴迷如命的,游戏人生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有“棋鬼”一篇,故事最后还有“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的叹息。每读此篇,我便想起当年插队的苏北农场里,也有一个何其相似的“棋鬼”。  相似文献   

11.
《围棋天地》2013,(17):21-21
经常看天元围棋,大盘讲解的时候棋手常常找不到棋谱里的棋导致节目不连贯,说着正兴起,突然两位开始找棋谱,挺郁闷的。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建议过,我认为,直接让讲棋的棋手一入拿一个iPadmini不是挺好?直接打开一个围棋的APP进入由现场记录棋谱的人创建好的一个棋局,直播室讲棋者手里的iPadmini上就能看见了,每一手棋很清楚,再也不用在纸质棋谱上找了!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下棋的人,最不喜欢看棋的人在一旁多嘴多舌,随意支招。双方对养,各自胸有成竹,纸上谈兵,运筹帷幄,指挥麾下,驰骋于一方棋评,最忌旁观者多语。缘由每着棋,必要考虑周全,棋者自有各自的招数、棋路,而观棋者支招时,你一言我~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棋者在众人联噪之F,必先乱了方寸.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故观棋会,大多缄口不语,虽旁观者清,也自心中有数,静观其变罢了但也有少数多言者,实在把握不住四己,观棋时随意评说,陶叨不已,实为观棋之一忌也。巾件相到约里与“现约”,其理大致相同世钓者.或垂绝I…  相似文献   

13.
申请     
争棋第十六局战罢,道悦终于赢下这关键一场,净胜六局。按照惯例,道悦净胜算知六局之后,两人的交手棋份便将由定先改为先互先,而道悦与棋所算知为难,也有了实力上的依据。此局得胜,坊门在伊势屋举行了庆功宴会,众人甚至开始憧憬道悦在即将到来的御城棋上执白面对算知的情景。然而,前去与算知确认的友仙却带来了令人大吃一惊的消息,算知拒绝更改棋份,一时间令道悦急火攻心。  相似文献   

14.
每个月都会看到棋迷朋友的对局,或是得意之作,或是遗憾之局,有的寥寥数句评语,有的洋洋数千字,蕴涵着棋友们的智慧和心血,常常让我油然而生出敬佩之意。 棋友追录的是行棋的合理性和弈 斗的精彩性,弈战是由双方创造的,而 胜负之分一定是由一方的错误及一方 对其错误的打击而实现的。没有错误 的棋局就像没有墨迹的白纸,是不能 称其为作品的,因此对错误的点评从另一 方面讲也是对“作品”的评价。在众多的棋局中,不可能保 证每一局都有代表性,但我力求每一局棋中都能使读者有 所借鉴,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5.
同一棋谱的棋有三组?!如果我们仔细地翻看一下《御城棋谱》中所载录之棋谱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同一棋谱的对局竟有三组(严密地说,从初手到终局都完全一样的对局只有一组)。<其一>同一棋谱(只是方向不同),行棋顺序,胜负相异的两局棋,可见下图之图一,图二所示。参与编篡此书工作的渡边英夫先生在“御城棋编纂余活”一文中,曾就这两局棋评论道:“对局的两个人都是道策的弟子,所以我认为双方是在某种条件下就结果经过了商谈,于是就下出了两局实际上是相同的棋。”虽然两局棋在实际上确实是相同的,对于两个对局者来说也可能他们…  相似文献   

16.
图1,选自江湖残局“征西”中的一个棋势。棋例裁决不仅仅限于比赛,它也被应用到江湖残局的破解中.此图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7.
藏棋藏棋,藏族称“密芒”。“密”即“眼睛”,‘芒’是“众多,故称“多眼棋”或“多目之戏”。藏棋中所包含的游戏成分较多,藏棋不仅可以二人对下,也允许四人对下,甚至六人对下。每二人为一方或每三人为一方,每方下子前,同方的人可以随便商量讨论。藏棋下法与围棋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没有让子棋。藏棋的棋盘纵横各17道线(围棋19道线),棋子分黑白两色。比赛时,由持白棋的  相似文献   

18.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05,(19):64-64
滚滚红尘,有一个可与之倾谈的人,寂寂院落,寒宵对坐,茶一杯,棋一局,对面痴情,棋心如水,你以如水的柔指,我以如水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天地征稿     
田澍 《围棋天地》2013,(19):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围棋地理 大到编写一地围棋志。小到记录当地围棋有分量的一人一事均可。  相似文献   

20.
天地征稿     
《围棋天地》2014,(21):21-21
棋书与我 点评自己喜爱的棋书,讲述自己与棋书的故事。 围棋地理 大到编写一地围棋志,小到记录当地围棋有分量的一人一事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