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2003~2009年期间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制定的政策出发,分析了影响政策推进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乡差距和国家的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黄冈市部分农户的实证调查证实了转移出的是相对优质的劳动力,而留守在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却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农村中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教育有着深刻的联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仍然面临种种教育问题与障碍,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应当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与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国或地区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经验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主要动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条件,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适合国情的转移模式是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关键.为此,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选择适合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快相关政策制度的改革调整,加强教育培训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通过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循序渐进,以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正在全国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由于其特有的目的、对象和社会功能,所以具有复杂性、公益性和适应中国社会客观实际和客观环境的特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重在机制创新: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特点,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建立并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宏观和微观政策;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个人发展,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本身、现存制度环境等多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度: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转移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的人才外流效应影响了农村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转移.要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以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发展,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突出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科学决策。农业部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湖北等10个省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下面笔者结合本地实际,谈谈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农村职教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蒋国平 《高教论坛》2005,(5):191-192,F0003
本文阐述了2004年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指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月24至25日,教育部在四川成才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适应现代化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顺利转移。本文在梳理近些年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通过对中职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认识,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政策的演变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围绕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各阶段政策的重点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转移人口需求变化而有所不同。梳理已有教育与培训政策,不仅为了总结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政策的整个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要结合社会、个人发展的走向,分析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福建武夷山市广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途径,已形成长效机制。该市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农村劳动力户籍登记、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房屋中介、个体办证、法律维权、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及档案管理、子女就学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乡镇、街道也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站,村级配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联络员。市里每年还给予乡镇服务站经费补助.激发了他们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推荐培训的热情。市劳动保障、农办、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协同各类培训机构,引导企业建立上岗培训制度。推行就业资格证制度。  相似文献   

14.
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分析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而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流动与职业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从而使劳动力市场也逐步走向国际化,跨国间的劳动力流动大大加快。就我国国内而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传统的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将逐步萎缩,代之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的特点。而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改革,使大批的下岗…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各种限制政策的取消,导致“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形成“民工潮”。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有组织的仅占8.7%。这种无序流动的状况,加大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地区间供求平衡的难度。同时,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剧了城市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压低了行业基础工资,造成城镇失业、下岗职工特别是年龄偏大者再就业困难。为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就业问题,市(地)就业管理部门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劳动力掀起了一股向城市转移的热潮。其基本特点是与农民工群体特征密切相关的,打破了建国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云南“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万人左右等目标,面临着就业岗位增加难度大、劳动力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所提出的就业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困难,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准确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基础。在对准安市部分县区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以及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异地转移为主、就地转移为辅的模式从 80年代以来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传统转移模式已受到新形势的严重冲击而出现转移障碍。新形势对四川农村劳动力传统转移模式有五个方面的冲击 ,应从稳住能人、发展教育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