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从17世纪40年代开始,沙俄开始逐步进入黑龙江流域,加剧清朝东北地区的边疆危机,而此后发生的索伦部首领根特木尔逋逃事件加剧了清政府对这一地区形势的担忧,在与沙俄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就根特木尔一事与之交涉,并最终通过《尼布楚条约》将逃人问题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而根特木尔一事也对清政府的东北边疆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作为清政府的外交官员,他于光绪四年出使英、法等国,又于光绪六年二月兼任驻俄公使,前后历时八年(1878——1885)之久。他在兼任使俄大臣期间,为收回伊犁与俄国进行长达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在光绪七年正月(1881年2月)改订新约(即《中俄伊犁条约》),代替了前任使俄大臣崇厚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为祖国争回了大片国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出色的外交家。这是曾纪泽外交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大成就。 同治十年(1871年).帝国主义代理人阿古柏在我国西北边疆发动叛乱,沙俄趁此时机以“代为收复”为名,悍然出兵占领我国新疆伊犁地区。1876——1878年间,以左宗棠为统帅的西征军迅速平定阿古柏匪帮的叛乱,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沙俄妄图利用阿古柏伪政权侵占伊犁的幻想破灭了,可是他们却拒绝交还伊犁地区。光绪四年(1878年)六月,吏部侍郎崇厚奉命使俄,与沙皇政府商议索回伊犁之事。崇厚乃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昏庸无能,胆小怕事,在沙俄的软硬威逼之下,不顾国家与民族利益,也不请示清政府,竟于次年10月2日,擅作主张同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根据此约,沙俄归还  相似文献   

4.
赫德与英国驻华使领馆的矛盾是晚清中英外交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中英商务司法案件交涉中,赫德无论是从言论还是从行动上,都是站在中国一边。在镇江趸船案、"台湾"号假货单案、芜湖青麻案和佩奇案中,赫德帮助中国与英国驻华使领馆进行抗争,并取得了胜利。赫德在中英商务司法案件中的表现充分说明,当英国驻华使领馆损害到中国海关的利益时,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损害了赫德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损害了英国在华的长远利益,所以此时赫德与英国驻华使领馆的矛盾急剧尖锐化,从而促使赫德在中英商务与司法案件中帮助中国政府在中英交涉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5.
马嘉理事件震怒了英国政府,引发一场国际争端。应英方强烈要求,中国派出郭嵩焘为首任大使,前往英伦赔礼道歉。郭氏为平息滇案,奏请严惩主谋岑毓英,不料招致风波,朝廷上下一片非议。然而郭嵩焘最终顶住重重围攻,出任大使。威妥玛横蛮强硬,使郭的交涉再三受挫。但地充分利用英国民间团体进步的舆论支持,不屈不挠地与英外相作斗争,后来妥然解决了滇案。郭嵩焘也为《烟台条约》争执的厚墙壁打开了一个缺口,为继任大使曾纪泽最终签约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6.
早在入关以前,长期身处敌国环逼的辽东局势之中的清政权,已逐渐形成共定边界、各守封疆、互遣逃人、严禁私越的意识,这为中俄战争时期康熙主动提议划定边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其时,渊源有异的中俄边界观念,实则存在不少相通之处,亦有利于《尼布楚条约》的缔结。1689年中俄划界以后,清朝固有的边界意识发展较为有限,很大程度上缘于其深受天下主义的制约;盖天下主义,非但未因中俄划界发生动摇,反而自乾隆中期起有所强化。自根本言之,清前期中西边界观念之异,不在于"界"的意识,而在于"国"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圣曜母陀罗尼经》是印度大乘密教经典,现存唐法成和宋法天两种汉文异译本,法天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录。随着英藏、中国藏黑水城文献的刊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传播情况提供了资料。黑水城等地出土文献中保存了多件西夏文《圣曜母陀罗尼经》。本文对英藏和中国藏西夏文《圣曜母陀罗尼经》进行了梳理、译释和考证,判定西夏文《圣曜母陀罗尼经》遗存情况;再结合法成本和法天本,探讨了西夏文本所依据的底本以及流行传播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1902年9月签订的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裁厘加税"问题。中英《马凯条约》中关于"裁厘加税"的条款反映了20世纪列强加强对中国经济进行渗透这一阴谋,揭露了列强对中国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财政税收领域进行干预范围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马凯条约中关于"裁厘加税"的规定,在本质上是英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干涉中国内地税制的产物。因此我们不可忘记中英新商约是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10.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页说:“此刻,清朝咸丰帝早已逃跑到承德避暑山庄.留下他的弟弟奕诉与英法侵略者议和。10月.奕诉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时期 ,是中美中英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美英两国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起源时期 ,他们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 ,对华政策不尽相同 ,因此 ,在处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上 ,态度和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包含短语、成语、典故、歇后语等表达模式,这种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习语给学习者的理解和交流带来了困扰。文章浅析了习语不可译性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国际上频频向盟国展开外交攻关,极力争取盟国采取"先亚后欧"的战略,先打败日本,再解决德国。这一外交努力虽然失败,但也反映了蒋介石的外交动机,首先是要为日后反共保存实力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考量,但同时的确有维护中国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跨文化谈判与沟通,以中美谈判为主要研究对象,把谈判各个步骤中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来体现其背后各自的文化。通过认识其不同点及新的发展变化,从各个环节对其进行改善,扩大文化的认同区域,提高谈判综合能力,特别是外语能力,以期达到跨越文化障碍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对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研究中英教育督导制度的相通点、不同点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于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文军 《天中学刊》2014,29(6):104-106
抗战后期,中国政府为了支持法币,抑制通货膨胀以及持续抗战的需要,向英国借款五千万英镑.英国政府虽然答应借款,但提出了种种限制条件.为此,中英两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会谈,谈判甚至一度陷入僵局.从表面上看,中英双方在贷款条件上分歧严重,英国的原意在于提高中国抗战热情,以能够持续抗战,而中国更重视实质上的帮助.中英双方在贷款问题上的分歧,对抗战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17.
魏光焘担任云贵总督时期,云南中外交涉繁杂。面对出现的教案、界务和铁路交涉,魏光焘均以保全中国利权为主旨,在中外谈判中尽力与之抗争,尽管有些问题并未获得成功,但毕竟对于外国列强的侵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初康熙帝平定西藏,结束了蒙古诸部在西藏地方的统治,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祖国统一。清朝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决定排除蒙古诸部首领在西藏的角逐,通过支持本民族领袖来执行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施政,从而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直接管理,这是清朝对西藏施政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谢怡 《海外英语》2011,(14):357-358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business negoti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performance in the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s very different.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oblems of cultural conflict i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and analyzes the causes leading to cultural conflict.After a thorough analysis,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solving cultural conflict in business negotiation:identifying cultural differences,respec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learning about other’s culture,and striving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win-win situation.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是提高教师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研究中英两国教师绩效评价,是为了寻找有关教师绩效评价合理因素和有效因素,进而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评价.本文从教师绩效评价的发展沿革、绩效评价实施程序和课堂评价标准三方面,比较分析中英中小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为完善我国的教师绩效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