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生态学的视角审视高校教师发展系统,我们会发现该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有共同遵守的生态学原则。然而,由于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高校生态管理制度缺位以及学术生态环境和心理生态环境的失调,引发高校教师发展系统的生态失衡。因此,要通过强化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构建合理公平的制度生态环境、营造公正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培育积极健康的心理生态环境来实现高校教师发展系统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指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自1988年以来.我们一直注重在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就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方式等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l生态环境意识起有的主要内容回工认识生态环境的教育使学生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能够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帮助学生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12环境保护意…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当代的教育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重任,中学历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其更具学科优势,本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以实现教学目标和环保意识培养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态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并且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对青少年实施生态意识教育,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也应当在课外活动中广泛地开展,还要引导学生投身生态建设实践。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生物与环境知识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教授好这些理论,就能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生态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已到了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地步,在有的地区其严重程度甚至令人触目惊心。“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是当前发展生产、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建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与城市公民相比具有特殊性,在教育方式、途径上有不同的要求。建议通过建立“农民环保协会”、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等途径加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6.
塑造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新时期,针对我国公民生态意识薄弱、无法满足生态治理需求这一现状,政府可从提升公民生态意识教育水平、培育公民参与生态实践能力、推进生态相关制度全面建设和借鉴国外先进生态教育经验等多元层面主导公民生态意识的塑造。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善治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已到了不客忽视、不可回避的地步,在有的地区其严重程度甚至令人触目惊心。“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是当前发展生产、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建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与城市公民相比具有特殊性,在教育方式、途径上有不同的要求。建议通过建立“农民环保协会”、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等途径加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高等学校生态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学生个体环境意识的教育,但缺乏对他们作为未来环境管理者能力的培养,缺乏生态环境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应提高高等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地位,重视其师资队伍培养,并对高等学校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建设进行立项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当今世界和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德育中必须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生态德育观建设、加大德育中生态意识的教学力度、丰富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等措施,解决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生态意识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倡导文明生活,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紧迫问题。当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新一代可持续发展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保课。因此,利用地理教材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积极参加环保科普宣传,开展力所能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树立全球整体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材料是21世纪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生态环境材料课程对增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生态环境材料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许明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2):88-89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其对象是所有有志于创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学校创业教育体系只是整个社会创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所以,从宏观上讲,社会应构建一个和谐系统的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社会创业实践系统,这几部分有机衔接、紧密结合、相互延伸,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深化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创业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目前,美国平均每四个家庭就有一家企业,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贯穿始终的创新与创业教育。美国…  相似文献   

13.
何媛 《学周刊C版》2011,(3):138-13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环境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通过高中教学实践活动对我国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以加强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族高校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较为滞后,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更为薄弱。以民族高校为平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十分必要。增强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民族高校中的生态环境教育应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倡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科教育中生态环境教育的渗透;加强课程设置改革,对不同专业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如社团、暑期实践、志愿者行动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此发挥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建设备受世人关注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生物教学工作者如何结合学科优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实践为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小学高年段进行了主题式教学实践与探索,尝试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组织古诗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诵读与学习,充分感受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体会自然生态的和谐气息,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友善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创业生态环境包括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生态环境,其中内部生态环境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医药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研究目的,围绕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提升创业意识、增强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构筑良性的创业内部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批评语言学是新兴的生态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基于生态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在语言和言语层面对非生态的语言使用和语言系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现象进行分析批评,以此揭示现实语言中不利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思想,培养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强调语言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细霞 《考试周刊》2014,(63):143-143
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使课堂成为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和反映,是教师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度。课程意识主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诱发潜在的课程意识。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得以充分彰显,教学实践回归丰富的生活世界,师生得以共同成长是课程意识观照下的教学实践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