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包括意识形态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领域,也面临着新闻观念的转变和新闻的传播内容、报道模式、报道手法上的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报道面临的竞争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最敏感的新闻,在体制“转轨”的历史时刻,在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今天,如何进行改革?如何从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工作方法、报道模式中跳出来,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宣传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涉及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而且必将引起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新闻,作为意识形态最敏感的领域,其自身的改革迫在眉睫。 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 对新闻界的震撼 新闻改革,是大变革时代的产儿。讨论新闻改革,必须研究我们所处时代的背景和特征。 在我国工业化的初期,高度集中的行政指令的计划经济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笔者在上海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亲眼目睹上海作为我国计划经济严密运筹的模范执行区,在过去几十年间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的重大  相似文献   

4.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必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摆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旧观念,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新思想,努力写好经济新闻,搞好经济报道,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报道要搞好“三个引导”一是超前引导。就是要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交替中,善于抓住有利于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新事物进行报道。如对其中搞得好的,效益比较明显的企业的作法或经验进行报道,起到引导作用。二是典型引导。用典型指导工作,带动一般,是我党的一贯做法。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  相似文献   

6.
金鸡报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前不久,在泉城济南举行的全国新闻学术年会上,来自首都和各省市、自治区新闻界的代表,根据十四大精神,围绕深入宣传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条件下新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座谈讨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呼唤着新闻改革,是会议的热门话题,取得了普遍共识。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这是关系着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改革,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而且必将引起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乃至人们传统观念、是非原则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新闻事业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理所当然地也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把为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单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必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出满足市场经济需求、满足广大读者需要的报道,我觉得应当努力从以下四点要求做起。其一,要求我们转换新闻价值观念。在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转变必将牵动全局,它不仅会深刻地涉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应如何与此相适应?”这是党的十四大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新闻界所共同思考的问题。作为王要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新闻传播,必然与经济体制及其活动方式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取代传统经济方式的今天,我们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必然要从形式到内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主要要从权衡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和社会需要来决定。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报道,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以及如何报道,也应主要由本报、台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的需要来决定。这  相似文献   

9.
我国以市场取向的改革正在加快步伐。作为意识形态和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才能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才能为这个体制的建立和运行起推动、促进的作用。 以市场取向,把受众当“上帝” 过去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是与计划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由此决定和制约着新闻报道领域、新闻内容、新闻写作、新闻价值观的取向。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喉舌,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在宣传报道上,主要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先进人物、推广先进经验。应该说,这是对的,今天仍要坚持和发扬。然而由于它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报道面窄,信息量不多,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写作和制作技巧陈旧。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使广播电视新闻宜传在思维定势、报道领域、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时效观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新闻评论变化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学 《新闻界》2007,(1):133-13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不断加大,从而使经济新闻在新闻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量的财经新闻报道为受众带来丰富的财经信息,并影响他们的各种投资理财行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引发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许多新闻工作者的经济意识增强了,同时,一些人的政治意识也随之淡化了。笔者认为,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实,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与政治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范畴的新闻舆论,是无法远离政治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报道面临新领域和新格局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逐步确立,“市场”和“经济”在国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生产力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此种背景下,中国传媒沿袭多年的经济报道领域和格局也有不少变化和发展。笔者初步归纳,大致呈以下几种特点:(一)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相互交融。如电子产业、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14次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新闻报道如何反映经济领域中这一带有根本性的改革进程,是我国新闻界面临的一项崭新使命,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予认真学习与思考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一、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不存在专属关系却存在隶属特征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并开始实践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一道十分现实而无法回避的考题。新闻工作者倘若心中无谱,那怎么能在报道中准确地发现与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新闻是依托经济而生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接近受众的经济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经济新闻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传播基础。一、经济新闻要发挥好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作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关系来说,我们齐齐哈尔市仍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抓住两种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重要前提,任何经济报道,要在市场经济的舆论引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抓住时代的特点,从市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新闻摄影也被推向了市场经济这个崭新的领域。新闻摄影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是当前新闻摄影界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要在学懂和弄通上下功夫 新闻摄影要反映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闻摄影工作者,首先就要学懂弄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否则就很难准确地反映这一新事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投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当前,我国正在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而在进一步地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当前,经济新闻怎样反映经济领域中这一带有根本性的改革进程,是新闻界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这一客观形势要求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思想方法和习惯。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着力经济新闻的开拓与深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引起广泛的社会变革,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毫无疑问,我们的经济新闻也必须以市场为中心,不断开拓与深化,以适应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但是,纵观我们的经济新闻,仍然没有摆脱产品经济的束缚,不适应当前开放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经济新闻报道,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首要职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14大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纲,也是经济新闻报道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在摄影报道工作中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报道思路、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央精神,各级党委指示及各种情况信息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指导工作、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报纸靠读者求生存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既定的国策,也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新闻摄影从什么样的角度,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和主题,报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摆在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笔者研究了几年来的一些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发现这些作品的题材和主题,都紧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基本功能和基本特点这“三基”上。 从基本要素中寻找切入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有竞争,市场价格的形成,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新闻摄影代表作,可以原中国青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报人在提高经济报道可读性方面做过多年的探索,但这一问题迄今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对国内一些优秀经济报道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自身在经济报道中的实践,我认为应从社会新闻角度入笔,来提高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也就是说,软经济新闻、社会经济新闻是提高经济报道可读性的有效方式。党报要多写多发社会经济新闻。 一、重新认识党报的经济报道 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生产型经济报道,远远无法适应新时期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使党报改革经济报道,以多种生动活泼形式报道经济新生活,使新闻报道跟上经济生活变化的步伐。 多写多发社会经济新闻是党报贴近经济生活的具体体现,也是读者向党报提出的新需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读者迫切需要了解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新知识、新内容。例如,过去人们有了钱只知道存银行、买东西,现在可以买彩票、债券、股票等投资,因此读者需要可读性强又在行的社会经济新闻释疑解惑、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