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速递     
正前沿俄罗斯计划2031年送航天员上月球俄罗斯计划于2031年将航天员送上月球,之后每年实施航天员登月探测活动。2032年计划将载人重型月球车和第二批航天员送上月球,此次航天员的任务是在月球表面测试月球车的运行情况。2033年航天员将乘坐月球车完成长距离的考察,并测试机器人技术系统。2034年计划开始建设月球基地,2035年继续进行月球基地的建设工作。每次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07-I0007
<正>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负责人奥斯塔朋科称,Roscosmos计划在2020年代末至2030年代初开始进行全面月球探测。在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主持的一项政府会议上,奥斯塔朋科称,"到2020年代末,Roscosmos计划完成超重型运载火箭的测试并启动全面月球探测工作。届时,Roscosmos将根据无人太空探测器的探月成果,选定月球探险和月球基地最为有利的位置。""俄罗斯月球探测任务的预备工作已经开始了一段  相似文献   

3.
科苑 《今日科苑》2006,(6):14-16
月球成为了众多国家心目中的“宝地”,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都已参与到新一轮的登月竞赛之中。专家预计,人类将在未来的10-15年之内再次踏上月球。各国争相登月的理由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到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基地,也就是说,要在月球上跑马圈地,占有宝贵的月球资源。  相似文献   

4.
当人类提出要重返月球和到火星探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注意通过呼吸在新的星球上将要吸入的东西。在迈向新世纪的步伐中,太空探险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重返月球、登上火星成为21世纪开发太空的最强音,这次行动将不再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对抗行动,而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心声。到月球和火星建立人类的殖民地已成为载人航天今后的奋斗目标。美国已经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移民月球的计划,它们设想在月球就地取材,用月球土壤中丰富的铅和铁作为建材,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设立制氧工厂,最终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月球基地。俄罗斯也制定了开…  相似文献   

5.
最近,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彼尔米诺夫透露,俄科学家制定了到2050年开发太阳系长期构想。 该构想计划分3阶段实施,本世纪20年代中期飞往月球,30年代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40年代初开始开发火星。但构想的最终能够实现还将取决于国家财政及综合实力。同时,该构想还计划开展多方面的国际合作来实现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美国宇航局的官员宣布,美国计划在月球的一个极地建造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前哨站,即月球基地。据估计,到2024年,月球基地将永久性派驻人员。  相似文献   

7.
《世界发明》2006,(11):14-14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宣布.在2025年之前,首个属于俄罗斯的自动化外太空勘测基地将有望出现在月球表面。为了实施这项宏大的计划,俄罗斯新一代宇宙飞船“三桅帆船”和载人轨道平台的研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据负责新型飞船制造工作的俄罗斯“动力”公司介绍,“三桅帆船”宇宙飞船最多可搭载6名宇航员和700千克重的货物,与其前辈不同的是,其返回舱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月球探测将为开发和利用月球的  相似文献   

9.
谁要“摧毁月球”2002年5月初,俄罗斯五位科学家向俄政府提出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摧毁月球!这几位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只体格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使得地球以一种笨拙的倾斜姿势围绕太阳运转,因此造成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无常,灾害不断。如果把月球摧毁,地球就不再倾斜,也不再有四季的轮回。整个地球将成为人类生存的天堂,俄罗斯寒冷的冬季也会一去不复返。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科学家名叫弗拉迪米尔·克鲁因斯基,他在俄罗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天体物理学家,他也是“摧毁月球”计划最坚定的支持者。他指出,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
袁海 《知识窗》2007,(3):50-5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于近日首次透露,美国计划于2020年开始建立月球基地,进行地球人小规模短期移民,并在4年内完成永久性定居。按照该计划,未来月球基地将可能落户月球南极地区,因为那里可以获取更多太阳能和氢气等资源。这将是人类开始恢复在太阳系进行载人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为未旗插上月球然后留个脚印那么简单。”按照该计划,NASA将于2020年前后开始向月球小规模移民。在头4年内,月球基地由于受能源和其他供给的限制,只能接待宇航员为期一周的短期访问。随着条件成熟,接待时间将延长至6个月,直至接受永久居民。  相似文献   

11.
受世人的注目的美国无人驾驶太空船“月球勘探者”("Lunar Prospector"):在98年1月6日在卡纳维拉角基地,发射绕月轨道,开始历时一年的月球探索之旅。 科学家希望此行将会解开六、七十年代期间,由六次“太阳神”号太空船登陆月球和近十二次机械探测船勘探月球后所遗下的不解之谜,特别是那儿究竟有没有水源。 科学家博伊斯说,要是在月球极地找到冰,将促使在月球建立一个地球前哨站,诸如月球基地的计划实现。“月球勘探者”没携带摄影机,放置了三副由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的月球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或到达月球表面,中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也成功在月面行走。但是,月球太孤单了,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3,(4):6-6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日(北京时间)报道,欧洲空间局(ESA)联合多家机构,正在验证通过三维(3D)打印的方法,用月球表层的风化土壤来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行性。目前,他们已用1.5吨的模拟月壤造出了一块基地建材样品。如能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建造月球基地的宏伟工程将变得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14.
动态     
正中俄将联合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9日,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  相似文献   

15.
陈光 《今日科苑》2007,(5):13-15
当35年前“阿波罗17”号上的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就再也没有人在月球上激起过尘烟。现在,美国人正打算重返月球,不过,此番“二进宫”,不仅仅是把星条旗插上月球然后留些脚印那么简单——2024年在月球上建永久基地,美国人要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基地,并将其作为太空探索和飞向火星的“跳板”。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宇航局27日宣布,该机构科学家获得了迄今最高精度的月球南极地形测绘图,这将成为未来美国月球基地选址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关于未来月球基地的描述都少不了太空实验室和月球车,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Habot移动基地兼实验室将这二者有机地融为了一体。这个移动基地概念早在2001年就被提了出来,但是直到近期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将于2015年重返月球时,才真正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18.
袁海 《今日科苑》2007,(1):42-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2006年12月4日首次透露,美国计划于2020年开始建立月球基地,进行地球人小规模的短期移民,并用4年完成永久性定居。据美联社和《纽约邮报》报道,按照该计划,未来月球基地将可能落户月球南极地区,因为那里可以获取更多太阳能和氢等资源,这将是人类开始恢复在太阳系进行载人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为未来登陆火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六七十年代的空间考察表明,月球是一个于涸、无水的星球。为了将月球建成探测更深宇宙空间的前哨基地,并向永久性可居住的月球基地发展,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月球上是否存在水的问题。1996年底一项新的发现激起了科学界强烈的反响,人们在争论、研究,并期待着更新的结果。干涸无水的月球?  相似文献   

20.
金科 《金秋科苑》2013,(24):26-29
月球基地计划是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空间设施的计划。这是美国于1989年提出的征服宇宙空间“三部曲”(建设“自由”号空间站、建立月球基地、实现载人登火星)的第二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