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庆东,文学博士,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北大十佳教师”之首;有《47楼207》、《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四十不坏》、《匹马西风》等作品风行于世;媒人(媒体之人)戏称“北大醉侠”,为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近年在多家电台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设坛讲授金庸武侠小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金庸和鲁迅。其作品语言驾驭出色,文章生动有趣,愤世嫉俗。  相似文献   

2.
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的作品影响深广,读者众多,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更是将武侠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颠峰,阐释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奠定了金庸在“武林”中的盟主地位。  相似文献   

3.
金庸小说——在传统文学与新文学的交汇点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这绝非过誉之词.金庸小说的读者层面之广,覆盖面之大,确实令人咂嘴.《金庸传》中有一段评论的话,是对金庸小说的最高称赏:“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真正做到了写尽中国人的人生: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4.
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天龙八部(节选)》入选高中语“读本”教材颇引人关注,笔不反对中学语课本选入一两篇好的武侠小说。中学生要接触各种本,这样可以拓宽视野。金庸作品的字是好的,古色古香,比当代某些“大师”的字要好许多。当代某些作家的作品,有的甚至句不通,也入选了中学课本,金庸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不行?  相似文献   

5.
金庸武侠小说热经久不衰,其中武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神雕侠侣》是金庸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的论述及对郭靖与杨过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试论“侠”的思想价值以及对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的作品影响深广,读者众多,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更是将武侠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颠峰,阐释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奠定了金庸在武林中的盟主地位。  相似文献   

7.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 居住华人最多的地方当然是中国大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金庸的名字广为人知,金庸的作品席卷大江南北,“金庸迷”不分男女老少、地区民族。许多海外华侨对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情有独钟。其实,没有中国人的地方也有不少外国人知道金庸。他们不仅喜爱金庸作品,而且  相似文献   

8.
一说起金庸,自然就想起武侠。他的小说纵横捭阖、想象奇特,我们都很熟悉。其实,除了武侠小说。金庸还有一些散文随笔作品。这里从他最新出版的著作中精选了两篇随笔,分别是《围棋五得》和《摄影杂谈》,谓之“‘大侠’小札”。  相似文献   

9.
大侠金庸     
张霞 《现代语文》2004,(11):6-6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长期以来,人们对武侠小说有一种看法,认为它不能算是什么文学作品,顶多只是人们消遣娱乐的工具,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平心而论,大部分的武侠小说确实如此。但是,当金庸的武侠小说出现之后,尤其是《鹿鼎记》出现之后,这种评论必须改变了。  相似文献   

10.
金庸武侠小说热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庸武侠小说热是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化现象。从作家和作品的关系看,金庸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赋予其作品人物特殊的性格魅力;从作品和读的关系看,金庸武侠小说以深厚的中国传统化蕴涵唤起了世界华人读的“中国情结”而获得认同;从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机制看,金庸武侠小说热是运用现代大众媒介传载化艺术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个案。金庸融合中国深厚的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以传统的武侠形式表现现代社会的积极追求,以“地道”的中国方式赢得千万华人读的认同,及充分借助现代大众媒介传载化艺术以争取最优效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央视《笑傲江湖》的开播,引起了人们对电视剧和原著的评说。说到武侠小说,人们脑子里首先会想到一位儒雅、亲切的老人──那就是大侠金庸,他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作品铸造了文学殿堂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博得了亿万武侠迷的喜爱,甚至有评论家将他列为 20世纪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尽管金庸先生本人对他作品的文学性一直保持谦逊的姿态。除了金庸,武侠小说创作之佼佼者还有古龙和梁羽生先生,他们的武侠作品可谓各具特色。   其实,武侠小说并非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首创,可谓渊源有自。早在汉代,司马迁著《史…  相似文献   

12.
梁安早 《广西教育》2013,(12):26-27,36
2012年12月22日,《广州日报》刊发了一篇题名为《金庸古龙梁羽生作品再版,武侠小说后继无人堪忧》的文章,作者评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尽管金庸、梁羽生等人开始淡出,但新人辈出。在香港的后起之秀倪匡,台湾三剑客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等一大批武侠小说专业作家的引领之下,武侠小说又一次在读者中火了起来。但这批作家的作品质量不尽人意,武侠小说的发展仍然处于低谷之中,偶有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世界的“盟主”,他的武侠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影响,无出其右者。有人说:“凡是有中国人、有唐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可见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金庸小说研究、金庸研究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术研究科目——金学。  相似文献   

14.
大约在上个世纪末起,中国掀起了一波涉及金庸、武侠小说、金庸热及金庸武侠小说等现象的批评热潮,而在相当多的有关金庸武侠小说的批判中却存在着个人情绪化突出,批判的矛头指向偏错等问题.许多知名人士或学者在试图去批判金庸武侠小说时实质上却是在批判武侠小说,批判金庸,批判与金庸武侠小说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他们所要批判的对象与其实际批判的矛头不相对应,似乎是南辕北辙、“声东击西”.  相似文献   

15.
金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走进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田。有人说:“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可见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只能用魔力和神力来形容。金庸在文学史上创造了许多奇迹:在20世纪中国作家排行榜上,有几位文学博士把他列在第四位,他是第一个使武侠小说创作脱离俗套与窠臼的文学大师;他第一次树立了文人办报的新形象,是当代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一介书生,南下香港,白手起家,名动天下。“南来白手少年行,立业香江乐太平”,这是金庸的自我写照。金庸急流勇退金庸说他初写武侠小说,一为交差,二则是因为好玩。1972年,《明报》刊完《鹿鼎记》后他宣布封笔。时年他才48岁,正值写作的“青春”,对金庸突然止住如江河  相似文献   

16.
●嘉宾《文学港》总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建树先生●话题学会幽默●关键词轻松和幽默小明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气氛真是好得不得了,大人见了自己总是眉开眼笑的,即使不小心在大人身上撒了一泡尿,也能引来他们的一句幽默“:哈,中奖了!”当然,那时候他可不知道什么叫“幽默”。听大人们说:“幽默,真幽默!”他听见了还以为是在说“:油抹,真油抹!”后来慢慢就听出点意思来了,所谓“幽默”,就是指“有趣”、“好笑”或者“滑稽”。所以,不论遇到什么倒霉的事,只要一用“幽默”的手法处理,马上就能将它化解了,变得不那么倒霉;原先紧张的气氛,也很…  相似文献   

17.
金庸的小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好看的小说,异彩纷呈,美矣美仑。读他的小说,会使人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代的小说,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到先秦的《诗经》,等等。这里不打算作全面的论述,只试图探求一下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和唐代几篇著名的剑侠传奇之间的承继关系。唐代著名的剑侠传奇主要有《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等。对这几篇作品,金庸曾多次提到过,如卢玉莹的《访问金庸》纪实里就有这样的对话:(卢)问:中国何时开始有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8.
回望中国文学史的百年沉浮,我们不可能忽视那一度翻涌的金庸浪潮。从80年代金庸小说传入内地,“金庸热”可谓经久不衰,国内外的评论界也对金庸小说作出各种评论,尤其是90年代以来精英阶层对金庸小说的认可让其地位猛然提升,大有登堂入室之势。虽然批评文章屡见报端,却也阻止不了“金庸热”的强劲势头。甚至有人认为:“凡是有中国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9.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五百年后的《水浒传》"。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把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融入小说的一个成功的范例,这些优良传统主要体现为仁者的胸次、义者的肝胆,智者的情趣和勇者的气魄。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方面注重传统文化的吸收,一方面把现代普世的价值观引入到古代的题材中。金庸的作品还善于将古典与现代手法融于一炉。金庸作品的成功还得益于其与传媒"四轮驱动"式的成功互动。  相似文献   

20.
金庸武侠小说的价值,是可以从多方面来审视的,文章仅从其小说之一《天龙八部》来对金庸作品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