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人类的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者都是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在语言符号产生以前,非语言符号曾经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时至今日,它的存在,不仅是对语言交际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人在进行交际时,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交流。言语交际是指人利用语言为工具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自从语言产生以来,言语交际便在人类交际中扮演最主要的角色,但并非是交际的唯一手段。在传播过程中,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是同时进行的;同言语交际一样,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肢体语言是非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先分析肢体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并从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手部动作等方面对不同文化的肢体语言进行对比。目的在于通过阐述不同国家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并提出交际中遵循的原则,从而促进有效交流,避免误解。  相似文献   

3.
成晔 《学子》2013,(7):105
英语交际语言教育法简称英语交际法是常用的教学法。它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并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往来,还指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活动和思维。交际法认为":读、听、说、写、译、"都在交际,听者、读者都处在交际中,听者不听、只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个人的语言行为只有在社会与交际中才能发展起来。因此脱离了社会的人是不会有语言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就是交际。交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活动。交际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我们教学中侧重的是用声音,符号来交际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又可分为口头言语交际和笔头言语交际两种形式,交际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新课标”提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根据这个要求,实践中鼓励学生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留心倾听别人的语言,对美的语言加以吸收,对粗俗的语言予以舍弃。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一种口头语言的交际行为,是有倾向、表达与交流的行为,交际的坝方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通过口头语言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把各自的看法和见解陈述给对方。它具备说话的基本结构,是在人与人交往的特定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7.
杨隽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81-282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在人类的日常交际中,所有交际信息基本上是通过非语言传递的。可见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体态语"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体态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往往会产生误解。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减少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习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是要会使用语言,但无论是教语言的人还是学语言的人都知道要达到这一目的是很困难的。从学到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对目的语语言本身的了解程度、成功的交际等等。不难看出成功的交际是语用的关键,而了解交际中涉及的文化因素等于交际成功了一半。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论述了影响中国人与它国人进行交际的各个文化层面,对语言使用者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以便在今后的语用中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言交际的生命本质包括个体生命本质与人的类生命本质。语言交际的个体生命本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语言交际是个体的一种生理活动;其次,语言交际是在个体生命的生理条件容许的情况下的所进行的活动。语言交际的精神本质主要包括:首先,语言交际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运用大脑这个重要的生理器官进行的精神活动;其次,语言交际的作用是影响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论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家伯德惠斯特尔(Rayl 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系统中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西方学者所作的这些调查和统计数字表明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或者说,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认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和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才能找到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克服策略,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